第53章 星際真人對戰遊戲【53】(1 / 2)

翻地時用藥液改變土質隻是第一步。

跟在實驗室裡隻用一花盆的荒漠土作試驗不一樣,在進行大規模的荒漠地土壤改造的時候,淩蓁把工程量以及成本的問題也考慮在內了,所以眼下這一畝地即將迎來的改造跟在實驗室裡的操作流程相比是作了些調整的。

實驗室的流程是這樣的:

先用藥液徹底改造土質,使植物可以在其間存活。

其後加入能讓土壤充滿了能促進植物健壯生長的俗稱“肥力”的物質,這樣就能讓這些土壤變得跟一般的種植地差不多甚至優於種植著金橙果林的那些土地。

最後播種,植物如常生長。

因為時間與物料的關係,淩蓁在實驗中所用的“肥力素”是她自己合成的。如果在實際的土質改造中也使用同一樣東西,一來這玩意的成本不低,二來,能製造出整個荒漠土都需要用到的數量,光是時間上的成本也不低。

比用“肥力素”成本低一些的方案也不是沒有,譬如像綠洲裡平整土地種下植物之前,都會在翻地時加入一些用各種腐化植物之類配製出來的自製“農家肥”,用這個其實也行,就是改善的速度會慢上一些。

而且這麼大麵積所需要的量也是巨大的,本星上根本就找不出來這麼多的原材料,要是還需要從外星進口,這些額外的費用加起來,那成本比起合成“肥力素”也低不了多少了。

所以淩蓁調整了一下改造方案,把使用“肥力素”這一個環節改成了在第一步使用藥液過後,就先種上一批生命力頑強、不需要太大肥力也能快速生長的植物。

之後在這些植物長勢到最茂盛時用耕地機再翻一次地,把植物給粉碎後埋進一定深度的土壤裡,再加入一定的水分,植物碎末與改造後的土壤相互發生作用,經過短時間的發酵後就能成為肥力,這比傳統“農家肥”肥地的效果更好。

淩蓁切換成官方的思路,覺得到達這種程度,這地的價格已經可以飆上來了,之後要是哪個買家因為種植的需求想讓地再肥點,那就自己將種草、翻地、發酵的流程再來一遍嘛。

隻是一畝地而已,多功能耕地機很快就已經完成了流程的第一步。

在播下植物種子之前,要先給乾燥的土壤灌溉,使其保持一定程度的濕度。

這也是淩蓁先試種一畝地的原因,因為灌溉工程還沒開始,用水是個問題。

當然,如果跟官方那邊沒有達成協議,她也可以自己去做一個小型的地下水牽引工程,把水給引上來。

本來她挑選地塊時就刻意挑了離地下水距離最近的這一塊的。

但是眼下跟官方達成了協議,那自然是能蹭便宜就蹭便宜了,畢竟引水工程就算小,那要投入的成本對於他們這種個體來說也不小了。

薑家不是有家訓嗎?能精打細算就精打細算。

也是因為距離地下水比較近,所以往地裡灌溉時雖然在一開始那水也在持續地往下滲,但是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後就跟地下水上浸的濕壤連接上了,之後再輸送進地裡的水分就能夠停留在地表層。

否則要是像其他離地下水比較遠的地塊,那地簡直就會跟篩子一樣,灌多少水都不夠往地下滲透的。

就這樣,淩蓁他們三個用儲物空間運水,也跑了兩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