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陣樂畢, 參舞健兒在康王率領下向高台方向行禮,得聖人嘉獎,退下後, 深目黑膚的馴獸官驅著百獸到來。
象、獅、虎、豹、犀,眾多猛獸列隊, 馴服地向著高台趴俯在地,再分列左右,演武隨之正式開始。六軍逐一自朱雀台前過,展現各自軍威,隨後變列,又化軍陣, 步列與騎列交替進退,三挑五變, 最後,各複其位,齊齊再次向著皇帝與公主參拜。
皇帝召來宰相、各尚書, 令對各軍今日的表現加以點評。有說整堅, 有說敢銳,有說令行禁止,軍容威武。
皇帝看去心情很是愉悅, 頻頻點頭,最後下令,為賀公主歸朝, 也為獎勵今日講武將士的精彩表現, 將士今夜就地,於營房受犒,共同參與慶元殿夜宴。
數萬將士發出山呼海湧般的萬歲、千歲聲, 高台下方左右的廷臣與命婦們各自如儀下拜。
在萬人的注目當中,皇帝在公主的攙扶下,於禦座起身,步下朱雀台,預備登輦離去。
整個過程,韓克讓便率著以裴蕭元為首的近衛,緊緊從隨在皇帝與公主的左右,忽然,他看到公主在登車前,竟好似特意停了一停,本不知她意欲何為,望去,見她竟轉過麵,含笑望來,向他單獨點了點頭,如同致意,這才登車,隨皇帝離去。
韓克讓一時定住,等到公主乘輿去了,方反應過來,望向左右,見附近的範希明等人皆都入目,心下未免暗暗多出幾分受寵若驚之感。又想到自己之前誤會,險些開罪公主,忍不住暗自遷怒,轉頭望向身畔那個此刻麵色如水也不知在想甚的下屬,抬手向著他,隔空狠狠點了幾下,這才匆匆上馬跟了上去。
當夜,六軍於營房宰牛烹羊受犒。蒼山行宮,慶元殿內,皇帝設宴,款待僚臣以及眾多此次隨駕而來的藩王、使節。
毫無疑問,新歸朝的公主,成為了蒼山萬人當中最受矚目的人物。今夜,她果然也如許多年輕兒郎盼望的那樣,現身夜宴,坐在了皇帝的身側。
和白天的樣子相比,公主今夜看去,又略有些不同。她仍發綰高髻,佩戴寶冠,但這一隻飾在她烏黑雲鬢上的寶冠,卻不似白天那樣莊隆而沉重。它是巧匠用金絲盤結而成的金鸞冠,華麗之餘,不失靈動,兩串珠玉步搖,自金鸞雙翼的翅尖懸垂而下,落在公主的兩鬢之側,在她行進之時,輕輕震顫。公主的額間是一朵金縷翠鈿,一雙鳳眉,用波斯青黛長描。在翠鈿與青眉的灼灼映托之下,粉龐上,那一雙烏漆似的明眸非但沒有被奪去光彩,反而愈發攫人眼目,若含光蘊華,顧盼生輝。今夜公主著杏金襦,束一籠飾散窠紋的孔雀藍裙,披淡紫紗帔,長長的裙幅連同帔子,如流雲,又如鳳尾,輕軟曳地。
隨著公主在兩列雲母紈扇的儀從下,到來、升座,這一座高大而深曠的宴殿,仿佛也在刹那間,因她行動時頭上和身上金珠、玉珞的燦閃,而映染上一層淡淡的霞光似的暈輝。
參與夜宴的眾人心知肚明,此位公主才是今夜這一場夜宴的主角。
她乘玉輅、擊金鼓,種種待遇,無不僭製。但皇帝顯然根本不在意這些,也不會聽臣下勸諫。他對他這分離多年新近才終於歸來的公主的寵愛,可謂是隨心所欲,完全不受任何規製的束縛。
夜宴開始,參拜過後,座中的一些清顯老臣,以太子太傅為首,不約而同,幾乎全都垂頭斂目,沉默不言,以此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皇帝公然僭製的暗自不滿。
但皇帝的心情,顯然絲毫也未受到這些木雕老臣所表現出來的抗拒的影響。他笑容滿麵,神采奕奕,命樂工奏散樂,俳優於殿中空地上演百戲,吞劍、戲繩、透梯、緣杆。又有龜茲舞人登場獻舞。
那些老臣的沉默反抗,在今晚這場夜宴之中,注定隻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怨艾了。在隨之而來的更多的向著公主示好的聲浪麵前,如滴水入海,完全掀不起半點的浪。
夜宴開始不久,先是太子親自出位,向公主贈了一套以金銀絲線和百色羽毛織就的斑斕儀衣,並一隻寶匣,打開,內中是十二莖紫芝,交錯玲瓏,有如龍鳳。
太子稱,這是不久前他在東宮發現的地生靈物,當時不明所以,隻小心采擷,貯入寶盒。今日公主阿妹歸來,他方頓悟,此必是上天給予他的吉兆,兄妹血親,情深如海,故不敢藏寶,今夜趁時贈與公主。
又說,陛下多年以來日夜思念公主,以致入疾,自己空有孝心,卻無法為陛下分憂,晝夜不寧,如今公主終於歸來,往後承歡於陛下膝前,叫陛下龍心順遂,則自己再無所求。
說到動情之處,太子跪拜皇帝,低頭灑淚。
滿殿一時靜悄。皇帝凝視太子,良久,緩緩點了點頭,命他起身。早有儀官將太子贈公主的儀衣與寶匣獻上。絮雨收下,親自起身下座,含笑將太子攙扶而起,禮謝。
一時間,滿殿都是對太子孝心的讚歎之聲,就連皇帝看著太子的目光,仿佛也變得柔慈了幾分。
康王暗妒,怎甘落後,立刻跟著出位,敬贈公主阿姐一頂珠花玉鳳金冠,一件拂塵寶衣,一麵百寶菱花奩鏡。
就在今早,當他認出玉輅車送來的公主竟然就是曲江宴沉船上的那個宮廷小畫師,震駭莫名,更是懊悔萬分。隨後獻舞,心神不寧,幾次踏錯節拍。原本想憑著領這一場破陣舞,在皇帝麵前展現威姿,以便在蒼山行的的開端便壓過太子風頭,沒想到險些出醜。
白天閱武結束後,他立刻悄悄和外祖馮貞平等人密會,緊急商議如何彌補。唯一慶幸,便是除了那一場意外,他並未得罪過這位公主阿姐。在他出生的時候,她已流離在外。比起自己這個對她毫無敵意的阿弟,她更有理由厭惡的,似乎是太子李懋。
明白這個道理,加上他麵皮毒辣,知拿得起放得下的道理,事已出,也隻能儘力彌補,故白天當場派人緊急趕回長安準備珍稀儀物,終於在此刻,如期獻上。
他金冠玉帶,一身華服,神色熱切,仿佛什麼事都沒有,滿口阿姐阿姐,喚個不停,看去實是討人喜歡。
絮雨也含笑收下。又因他是幼弟,也算初次見麵,回贈一隻飾玉扣的香草袋。康王畢恭畢敬,雙手接過,珍重地當場彆在腰間,又再三致謝,這才歸位。
太子和皇子過後,是包括新安王李誨在內的一乾皇族子弟來拜見公主,敬獻各自儀物。
李誨應當還是沒從這個新發現裡醒神,喚絮雨為姑姑時,看去欣喜無比,但又帶著幾分拘謹,不像旁人那樣,全是奉承討好之意。
絮雨對這個堂侄,也是暗多幾分偏愛的,回贈見麵禮時,特意給了一麵她親手繪寫圖紋的團羅扇。
李誨趕忙歡喜地雙手接過。下來的時候,下意識地張望此刻正侍立在殿中一道大柱旁的一排金吾執戟,一眼便見師傅也在其中。
師傅今夜兜鍪著身,腰懸禮刀,看去威風凜凜,然而不知為何,大約是禦前執勤的緣故,他看去卻全然超脫於外,雙目平視前方,靜靜立在一排金吾衛士的後麵,毫不顯眼。
禦前如此熱鬨,他卻好似和這一切全無乾係。若非刻意尋找,險些看不到他的身影。
李誨知師傅和公主姑姑的關係很好,隻能暫時忍下想和他分享喜悅的念頭,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接著,此次也隨聖人到來的崔道嗣,不顧那些清顯同僚的側目,打頭當場獻詩,慶賀公主歸來。
皇帝聽完,當場嘉獎,命賜進德冠一頂,玉帶一條。
這在聖人一朝,可算是破天荒了。第一回,有人竟因獻詩而得如此殊榮。
須知,聖人原本最是厭惡這些顯然流於浮泛奉承的所謂應製詩文,曾批一無用處。今日非但不怪,反而厚賞?
繼崔道嗣之後,禮部侍郎、秘書監、中書舍人、國子博士等等,這些平日素以文才見長的堂官見狀,紛紛也爭相獻詩,個個口吐華章,翻著花樣地讚頌公主仙姿佚貌,內德動天,簡直就是瑤池天女下凡,能給聖朝帶來祥寧。
皇帝喜悅不已,各也賞賜,叫人再當場記錄下來。
聽著這些一首比一首肉麻的頌詩,絮雨漸覺耳熱,忍不住側目望向皇帝,覺他有些過了。然而她的皇帝阿耶卻好似渾然不覺,不但如此,意猶未儘,竟又命現場參宴的有品百官,不論文武,當場若是作不出來,寬限一夜,回去之後再作,明日全部獻詩,他要從中擇優,刻印成書,以傳民間。
眾官麵麵相覷,很快,紛紛應是,表示回去一定秉燭夜思,明日交詩。又稱頌,聖人愛女之心,感天動地。
皇帝麵露怡然之色,顯然很是受用。
若非夜宴裡有幾百雙眼在盯著,絮雨幾乎就要掩麵了。
作完了詩,接著,眾官又開始獻祥瑞了。
起初是豐州一名入京述職並有幸隨駕的刺史稱,所管地界有一條泉河,向來黃濁,然而就在他動身入京前的幾日,泉水轉清,當地民眾歡喜,紛紛前來跪拜。刺史稱,原本此事他也未加在意,然今日親曆公主歸來,頓悟,此應當便是天下清和的祥瑞之兆。
刺史的表奏,叫皇帝龍心大悅,問近旁吏部尚書,被告知他在外政績斐然,如今回京正待授官,當即命擢節度使。
開了這個頭,接著,許多人跟著表奏祥瑞。有說白霜降於梧桐,有說鳳凰現,空中有光如火,落地之後,掘出金元。有說,當地一座寺廟裡,古井上麵聚有五色雲氣,有金凰之影現於井中,想必就是公主回朝的預兆。最後竟還有說,當地後山有醴泉破地而出,近旁山石化作食料,遠近貧寒者紛紛前來取食,稱頌天恩。
這些所謂“祥瑞”,越說越是離譜。
絮雨悄然望向一旁的皇帝阿耶,見他依舊含笑聽著奏報,麵上並無異色。忽然,好似覺察她在看他,隨即轉麵,悄然向她霎了霎眼,眼露一縷無奈之色,顯是在暗示她,忍忍便是。
絮雨一時又是好氣,又覺幾分好笑。
恰此時,又一名官員出來,躬身提著隻用錦緞覆的鳥籠,奏稱,前些時日,京畿北山之中,有眾鳥數萬齊集,前後成群,飛翔朝向京城方向,三日才散。當中有一隻白鸞不去,停在梧桐樹上,山民捕之,他便趁著今日機會進獻公主,此為極大的祥瑞。
眾人望去,見出來說話的是長安令。他獻的那一隻白鸞,通體雪白,鳳尾紛披,望去,果然如他所言,狀若神鳥。
絮雨命人將神鳥拿近,看了看,認出是隻鳳尾白雀。
從前她隨阿公在外遊曆,走遍名山,自然也遇到過類似的雀鳥。固然少見,然而,哪裡又是什麼神鳥?
長安令見左右紛紛讚歎,麵上暗露得意之色。不料,座上公主在端詳神鳥片刻之後,竟開口,命人將其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