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文氣如龍,麒麟降世(求訂閱)(1 / 2)

“今年武舉規模空前,雖有聖上擴充軍伍的布置,但我大周建國八十餘年,人口繁盛,藏富於民,民間習武者日趨增多,武風興盛,這是國運大昌的征兆!”

“今日見到這麼多年輕武人,朝氣蓬勃、意氣風發,老夫也感覺自己年輕了許多!”

“年輕人是大周的未來,雖略顯稚嫩,但曆經磨礪,都將成為鐵血英武的猛將悍將,掃平邊關,直入莽庭!”

明聖殿是文廟內與祭祀大殿齊平的唯一建築,像是陰陽圖的兩個魚眼,各守一方。

坐在明聖殿內,幾乎可以俯瞰整座文廟群落,隻有重要的祭祀、科考、武舉等活動,才會開啟。

此刻殿內坐了不少人,都是大周朝廷的重要人物。

景皇坐於大殿深處,將前方考場的景象儘收眼底,下方左右位置,坐滿了文武群臣,一同感受數萬武人同場參考的盛況。

“穆川,今年武舉通過的考生,除兩成派往東海、南疆,曆練磨礪、補充軍伍外,八成舉人都將歸中軍都督府統轄,擴充軍伍,派往北境作戰!”

景皇氣息如龍,周身皇氣繚繞,他目光深遠,眼神堅毅如神鐵、百折不撓,充滿雄心壯誌。

“去年歲末,朕募軍三十萬、壯大北境軍伍力量,欲以千鈞一力,徹底鎮壓北莽,而今已經過去半載,兵部辦的如何了?”

景皇的聲音並不洪亮,和聲細語,如沐春風,但每一個字都直入人心,敲在心中,令人心生敬畏,嚴陣以待。

“回稟聖上,三十萬新軍皆已招募完畢,正趕往北境長城的路上,接受訓練後,就會編入大軍,隨聖上北征魏莽!”

薑時戎起身,恭聲回道。

“如此甚好!”

景皇滿意點頭,眸光注視文武群臣,“諸位愛卿,此次北伐事關我大周百年氣運,望諸位舍棄私見私心,同心共力,一切皆以國事為重,為天下臣民做好表率!”

“臣等定不負聖上所期!”

文武群臣同時起身,大聲應和。

“時戎,我聽聞今年武舉,你府上有三個兒子參加,這很好,在大周十六就已成年,可以成家立業、自立門戶了。

“可偏偏有很多臣子,心存私心,愛憐子嗣,舍不得讓他們的子嗣入伍出征,為大周拋灑熱血,枉他們享用國家俸祿卻心懷私情,你在這裡做了表率,兩個兒子剛滿十六,就讓他們應招武舉,朕很欣慰!”

景皇和顏悅色道:“你子薑離對製莽三策諫言頗多,雲樂出使大羅和談前,也曾向朕多次舉薦,朕對他期望很大。”

“聖上,犬子頑劣,雖讀過幾年聖賢書,但誌大才疏、誇誇其談,並沒有多少真本領,製莽三策多半也是誤打誤撞,啟發了公主而已,他沒上過戰場,也無從政經驗,其言並不能儘信!”薑時戎高聲道。

“哈哈哈,武侯過於自謙了,雲樂欣賞的人,想來也不會太差,是否有真本事,過了今日一切自知!”景皇笑道。

“犬子承蒙聖上厚愛,臣一定會對他嚴厲教導,今次武舉後會派他去東海從軍,在擊殺寇匪的戰鬥中磨煉本領,打磨性子,一定為聖上培養出一名合格的軍士!”薑時戎恭聲行禮。

“義父,聖上所說的薑離是誰?為何聖上、公主如此看重,武侯卻並不看好?”

五軍大都督皇甫穆川身後,站著一個身著遊擊重鎧、濃眉大眼的年輕將軍。

他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麵帶稚色、神情也有拘束,謹小慎微的樣子,似乎第一次出現在這樣隆重的場合。

雖是五品遊擊將軍,但武脈氣勢十分微弱,僅是太極後期的境界,不知為何能冊封此等官階。

“鎮武侯的兒子,名字都帶了一個玄字,但薑離卻是個例外,其中情況我也不知,想來是出身低微、並不受武侯喜愛的緣故!”

皇甫穆川搖了搖頭,旋即低聲教導:“鐵河,朝廷規矩很多,以後心中若有疑問,可以下朝再問,輕易不要多言,以免引來聖上的不喜!”

“是鐵河不懂規矩,以後不敢了!”

趙鐵河心中一稟,連忙點頭。

“你也不用過於拘束,你剛剛立了大功,聖上對你很是喜歡,北征之前,我會親自教導你習武,切不可給聖上和義父丟人!”皇甫穆川笑道。

“鐵河定不負聖上和義父的期許!”

趙鐵河鄭重點頭,不知為何,腦海中浮現出一名堅毅從容的俊雅少年。

“薑兄弟不知是否活著,他也曾如薑離一般,不受家族喜愛,我如今這般地位與功勳,全是薑兄弟的功勞,他若能同我一起享用就好了!”

“有了這樣的功勳和地位,他的家族也會對他另眼相看吧!”

趙鐵河心中感歎,隻可惜北莽武夫實力強大又吞服秘藥,薑兄弟多半沒有存活的可能了。

這份恩情,或許隻能來世再報。

趙鐵河心中正想著,忽然感覺到殿內的氣氛陡然一變,他抬頭望去,就見景皇、鎮武侯、義父、文廟大先生等人像是感應到了什麼,都帶著微驚和詫異的神色,望向殿外。

“出了什麼事?”

趙鐵河也連忙望去,但視線中天空碧藍、萬裡無雲,明聖殿下方,容納數萬號舍考棚的遼闊考場,也安靜無聲,隻有一名名文廟吏員腳步輕緩,巡視考場。

可不為何,似乎也是感應到了什麼,文廟吏員們也都紛紛停住腳步,目光不約而同的望向同一個方向。

趙鐵河看不清這些吏員的麵容,但從他們忽然挺直的脊背、肅穆仰望的姿態來看,應該是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轟!”

就在這時,整個文廟都震動了一下,無數璀璨流光忽然憑空浮現。

好似整個雲空、整個文廟都活過來了一般,天空呈現出一種琉璃般的光澤,無數蓮花現世,祥雲浮動。

雲空上風雷齊震,一縷縷霧氣彌漫,隨風翻湧,聲勢瞬間浩大。

趙鐵河置身於這樣的蒼穹下,隻感到天地忽然變得無限的寬廣高深。

文廟深處鐘聲響起,一道道沉重音波向著遠方悠然傳蕩,擴散極遠,竟然引動了盛京城內所有銅鐘齊齊鳴震。

蒼穹之頂,一道粗約丈許的才氣文柱轟然砸下,落入考區,將一個小小的號舍完全淹沒。

祭祀大殿內,一尊無名老者的玉像也被引動,玉色光輝自老者眉心處射出,映入蒼穹、文氣雲海。

“吼”

似龍似獅的吼聲在雲海中響起,一頭全身如玉的九丈麒麟踏雲而出,繞著才氣文柱轉了一圈,忽然張嘴,口吐人言:

“今有人族之子著兵家聖典七卷,正法宏深,妙理智慧浩瀚如煙,為人族經典、璀璨瑰寶,功垂竹帛,天道觸動,吾感念聖人冥冥召喚,今日現身代聖收徒,文位大德,以證其心!”

麒麟聲音宏如濤海,震蕩盛京,文傳天下。

“麒、麒麟!”

趙鐵河震驚的瞠目結舌,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

明聖殿內,所有文武群臣也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景象所震驚。

他們仰望雲空上的麒麟聖獸,腦海皆是一片空白。

麒麟為聖人坐騎,馱載聖人遊行天下。

千年前,文聖攜七十二聖賢反哺天地,麒麟聖獸也自此不知所蹤。

世人皆以為聖獸壽元耗儘,魂歸天地,卻萬萬想不到麒麟不僅存活於世,甚至可以感應到文聖融於天地的意識。

文章卓著,到底蘊含怎樣的無上道理智慧,武舉之作,竟能觸動天道之中的聖人意念!

明聖殿內,群臣震驚狂喜,景皇更是自龍椅上站起,眾人目光彙聚之處,便是被才氣文柱淹沒之地。

浩瀚氣柱自天垂落,這是聖人恩澤!

氣柱之內,真龍虛影隱隱閃動,一同沒入號舍之內。

號舍內,薑離執筆揮毫,精神極度專注,並未察覺到才氣文柱如龍將他淹沒。

滾滾文氣蘊含真龍之韻,自他眉心處衝入,融於身軀血肉、精神、靈魂。

他全身氣血奔湧,血氣炙熱如同熔爐,將所有一切儘皆融入,鑄就唯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