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薑離封王世襲罔替,盟友大羅落井下石!(求訂閱支持)(2 / 2)

而且大周此戰損失慘重,數年內都難有力量,再次揮師北上。

畢竟,地底之下的異鬼,不知何時還會湧出。

景皇冊封薑離,既是一種恩賞,也是一種責任!

未來的莽州,需要薑離全力鎮壓守護。

“鎮軍候少年封王,這是我大周百年幸事!”

“聖上用人不疑、賞罰分明,是為一代明主,心懷天下!”

“少年候、少年王!這是中古帝皇時代才會出現的奇跡,有莽州王為聖上鎮守北方,我大周橫掃九州之日,已經不遠了!”

群臣心思萬千,卻都在同一時刻山呼萬歲。

無論未來如何,今日的薑離,都受之無愧。

說他一力拯救大周傾覆,也不為過。

“榮霍、葉佐……諸位大周將領,異鬼雖退,但未必不會卷土重來,傳我命令,諸軍立時啟程,收攏散落各部,即刻起返回北地長城附近休整!”

“皇甫穆川、柳洪烈,你們二人各領十萬大軍,帶領一眾大內高手,立時出擊,趁莽汗尚未收攏舊部、重聚力量前,儘量阻擊,消磨北莽殘部的力量,但切記不要戀戰久戰,保存我大周精銳力量!”

“莽州王薑離,你麾下主力也隨皇甫大都督、千軍候一同出征,務必要震懾莽汗與莽原諸部!”

景皇轉身,聲音洪亮、語氣果斷,一道道命令強勢發出,身上凝聚的氣運,也越發蓬勃起來。

甚至比起北伐之前,還要更盛,隱隱在頭頂形成華蓋,金氣繚繞。

“臣等領命,即刻出征!”

在場武將同時應喝起身,兵甲撞擊,雷厲風行的轉身而去,不過片刻便有一支支周軍,翻身上馬,衝出山脈。

薑離也命雲望舒、炎夕瑤、岩梟率領八萬餘安莽鐵騎、萬狐山妖族、千名僵魁與十幾頭飛僵,隨著皇甫穆川、柳洪烈一同衝入莽原,阻擊莽汗。

唯有五千獫狁重騎、一千重型步兵及十頭飛僵留守,守住景皇安危。

此次異鬼現世圍殺,大周損失慘重,折損兵力至少五十萬,加上之前大戰的傷亡,兩百萬大周精銳入莽,最後卻僅剩不到百萬軍卒存活。

糧草輜重更是損失殆儘。

景皇雖言暫撤邊境,重新休整,但心中早已萌生退意。

莽州冬季酷寒,失去了大部分的補給與戰備物資,百萬大軍根本無法久留。

各位將領奉旨領兵出擊,臨時城寨中尚有十餘萬的傷殘軍卒暫留。

輕傷者收拾輜重、物資,重傷者則被轉移到營帳內救治。

薑離此次前來,鐵騎中隱藏了不少慕容世家的醫術高手,也都喬裝,參與到了救治之中。

一旦城寨收整完畢,景皇就會立刻啟程,返程大周。

……

“極北魁人?朕知道他們,這一族十分神秘,卻一直棲息極北深處,千年不出,更不與一切外來者接觸,你能獲得他們認可,倒也是一種氣運!”

城寨皇帳之中,薑離與景皇圍坐在一張簡易的圓桌前,將自己與極北魁人接觸的過程簡單敘述,卻省去了他收服四大世家、進入魁人秘境及岩魁血晶之事。

隻說自己意外發現線索,通知魁族首領,因此得到魁族接納。

而五大世家,全部被魁人所滅。

景皇也沒有過多詢問與懷疑,畢竟魁族生性淡漠又抵觸人族,以解開炎夕瑤封印及贈送僵魁、飛僵的方式,平等報答薑離,也在情理之中。

五大世家的布局與軌跡,也完全有跡可查。

隻是當北伐事了,景皇返回盛京,有暇理會五大世家之時,他們的底蘊和屬民早已轉移到了瓊鯊島域。

大周的目標與主要布局都在九州,就算對五大世家的底蘊生出覬覦之心,也不會興師動眾。

比起瓊鯊島域,神風國才是大周的心腹之患。

“你說炎雀之祖很可能尚在世間!”

而當景皇聽到炎夕瑤的身份以及有關炎雀之祖存活的消息後,更是大為震動,驚喜不已。

炎夕瑤與薑離簽下三十年的血契,並不直接歸於大周,但對大周百姓、軍士來說,卻並不會察覺到其中的不同,隻會更加的振奮與驕傲。

與炎雀之祖一脈而生的半仙炎雀,臣服於少年封王的薑離麾下,這是大周的氣運與氣度所在。

消息一旦傳回境內,景皇因在莽州遭受重創帶來的負麵影響,也會因此衝淡很多。

更會讓大周百姓與軍士心中生出更大的信心。

這也是景皇現在需要的。

隻有民心所向、軍士振奮,景皇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招募和擴充兵源。

這位大周之主,心懷橫掃九州的野望,一時一刻都不想耽擱與等待。

有薑離與炎夕瑤鎮守莽州,壓製蠶食北莽殘部,他便有餘力揮師西進,再圖西域瀚、殤兩州了。

“薑離,太祖死因蹊蹺,炎雀之祖若真能被救回,將是大周之幸,此事你仔細關注,一旦有消息立時稟報於我!”

景皇放下茶盞,正色道:“我封你為安莽王,不隻因為功勳,莽汗餘部尚在,我雖然派兵驅逐,卻並不能將其真正覆滅。

“此次異鬼圍殺,我軍損傷慘重,大周元氣大傷,早已無力鎮壓,需要休養恢複,未來數年,莽州就要依靠你了!”

“聖上放心,薑離一定全力以赴,鎮壓北莽餘部,為大周守住北方!”

薑離微微頷首,麵上並無少年封王的喜悅與浮躁,氣度沉穩,如淵似海,令景皇也暗暗點頭。

縱觀司馬一族,沒有一人能與薑離相比。

若此子真是司馬氏族就好了。

景皇不知想到了什麼,又長長歎氣。

“啟稟聖上,我們在城寨周圍巡弋,收整戰死軍卒屍骸,意外發現了白頭隼的身影,不止一頭!”

就在景皇沉思之際,大帳外傳來了一名金吾衛的稟告。

“白頭隼?”

景皇眉頭微皺,猛地抬頭,眸光流轉間,隱隱有寒意升騰,“大羅國與我大周剛剛簽訂盟約不過數月,神境山脈距離大羅邊境更隻有八百裡路程,若派兵而來,最遲三日必到。

“但朕向大羅國發出求援請求,卻如石沉大海一般,足足月餘時間,也無任何回信,現在異鬼剛剛撤離,就有大羅豢養的白頭隼出現,他們想要乾什麼!”

“聖上,我們剛剛派出斥候向東巡遊不過百裡,便發現了大羅斥候的蹤跡,他們見到我軍斥候,毫無征兆的直接出擊,百名斥候小隊幾乎全軍覆滅,隻有斥候校尉負傷逃回,也命在旦夕!”

營帳外,又有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名斥候軍統領跪倒在帳前,聲音急促:“斥候營道者陰魂出竅,附身銀汞前去探查,發現六百裡外,有羅國大軍隱伏於山嶺密林之間,刀鋒出鞘,拉弓上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