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在平江逗留了三天時間就匆匆回轉,因為新概念英語二的刺激,所有2萬本鉛印白皮書,已經銷售了四成有餘。
按照每本書一元三角的毛利,五角的純利潤,楊銳收回資金11000元,純利4000元,算上前期的定金,至少足夠支付解放印刷廠的賬單了。
換言之,這筆生意是賺定了。
楊銳至此才鬆了一口氣。在商業方麵,他連天縱奇才的邊都沾不上,否則又何至於貼小廣告被雷打穿越,和普通人一樣,楊銳充其量是知道一些,又在決定創業之後,參考過一些彆人家的做法罷了。
說起來,楊銳的新概念英語在平江的營銷策略也是乏善可陳,都是後世用爛的普通招數,掛廣告,分發小禮物,要說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也就是果斷追加了新概念英語第二冊一項。
不過,這也是他為印刷第一冊時的失誤買單罷了。
說到底,楊銳隻是秉承著重生的優越感,以及對萬把塊錢的藐視,才狀似堅強的完成了此次銷售。
如果早知道要印兩萬本,要是早知道賣的如此艱難,楊銳興許會找另一種方式去積累資金。
比如……抄書抄到手抽筋什麼的。
但也正是通過這次銷售,讓楊銳深刻的理解了80年代萬把塊錢,究竟是一個怎樣龐大的數字。
若是不慎失敗,這筆虧損估計會糾纏自己好幾年吧。
楊銳坐在回校的班車上,才後怕不已。
為了萬把塊錢浪費自己幾年時間?這種事,楊銳是不肯做的。
重生了,用一年的時間建立銳學組,用數年時間培養銳學組,這是值得做的事。為了一萬塊錢天天埋頭抄書,那就純熟浪費了。
坐在楊銳身邊的王國華和曹寶明卻覺得,為一萬塊錢花費時間是太值得了。
事實上,當時看到包裡的一萬塊錢的時候,王國華直接就驚呆了,是真正的呆住了,眼珠子都不會懂。
82年用的第三版人民幣是沒有五十元和百元大鈔的,最大的鈔票就是十元的大團結,對這個時代的學生來說,家長過年給一張十塊錢,至少能高興兩個月。家裡人說不定還會特意囑咐:“大錢一定要收好……”
一百張十元的“大錢”就是一疊,卻也不過是千元而已,一萬一千元的大錢要11疊,兩隻手都抓不住。
何況,楊銳的收入來自書籍零售,最終彙集到他手裡的錢,多是一塊兩塊的零錢。
因為是盜版書的收入,楊銳也不好存入銀行,更不能拿零鈔去換整鈔,於是,王國華看到的與其說是一堆錢,不如說是一箱錢。
滿滿的一箱錢,在這個年代,你隻能在腦子裡想一想,電影電視裡都看不到,廣電總局允許藝術的露*乳,不允許藝術的露富,可以說,除了單位的會計,銀行員工或者印鈔廠的工人等經常與錢打交道的個人之外,普通人就彆想見到這麼多錢。
王國華第一時間把曹寶明給喊來了省城,三個人忙了半晚上,才把各種鈔票整理歸總到一起,最終把塞滿了一整個公文包,裡麵除了十塊的鈔票,還有大量的五元兩元和一元。
楊銳抱著鼓囊囊的公文包,王國華和曹寶明一邊一個的夾著他,即使如此,王國華也是不安心的,時不時的用警惕的目光看著附近的人。
曹寶明稍微輕鬆一些,腦子裡卻在想一萬元能做什麼。
睜著眼鏡坐班車是非常痛苦的事,因為路途顛簸,車況也很不好,即使是不暈車的人,也要和臭味、擁擠做鬥爭,不能睡著的話,與受酷刑也差不多。
可三個人還是堅持到了溪縣。
下車的時候,楊銳有點腿軟的歪了一下,立刻被王國華給扶助了,他像是老母雞似的護住楊銳和公文包,左看右看的道:“可得小心了,不行就用繩子把包和手捆起來。”
楊銳啞然:“捆起來不等於說快來搶我嗎?”
王國華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兩聲,眼神卻是一般的明亮,又道:“那你先在這裡等著,我問好了車,占好了座,你再上來。”
“不著急回去。”楊銳打斷他的話,道:“咱們先去解放印刷廠。”
“去印刷廠?也對,把錢給他們還了,咱們也安心。”王國華雖然沒有賺錢,可看楊銳賺錢也開心。
楊銳卻笑:“還什麼錢,說好的賬期沒到呢,最多補千把塊給他們,把庫存的書提出來,另外,我要讓他們再印一批書出來。”
王國華不由擔心的問:“這兩天賣的多,學生們會不會都買夠了?”
“不可能。”楊銳記著新概念英語以前的銷量呢,斷然道:“區區一萬本書,怎麼可能就把市場占光了,咱們沒有在下麵的區縣鋪貨,不代表下麵的區縣不會到省城來買書。要我說,咱們這兩天銷售的書裡麵,說不定就有前些天聽說消息,這兩天跑上來的學生。”
“要這麼說也是有可能。”王國華不免有見好就收的想法,不過,這個生意是楊銳自己做起來的,他隻是幫忙,也就不再相勸,而是問道:“你不給印刷廠付前麵的款子,他們肯再多印嗎?解放廠是老廠子了,估計效益也不行,怕是沒錢了吧。”
“越是這種廠子,它才越願意給咱們印。解放廠的車間和機器都是閒置的,給不給我們印刷,工人的工資都不能少,等於增加的成本隻有紙張、油墨和電費水費,這些都是可以欠款的費用。等於說,我多給他們的定金,全是活錢,隻要夠他們應付日常開銷就行了。”
“這麼說,解放廠還挺樂意?”
“要能收回賬,他們當然更樂意,不過,沒必要讓他們高興成這樣子,先把賬欠著,等賺夠了,再給他們也不遲。”楊銳心裡還藏了一個擔心,他怕解放廠自己印了新概念英語,投放市場。
他沒有這東西的版權,想通過正規渠道來組織都不可能。另一方麵,解放廠是國企,也不怎麼害怕政府。他們隻要給楊銳印刷的時候多印一些出來,成本就比楊銳隻高不低。
這是其他印刷廠都得不到的優勢。
其他印刷廠要想抄新概念英語,他們得先製版,然後安排生產和印刷時間,最後投放市場去做銷售。即使解放廠的設備落後,那些先進的印刷廠也得一次印刷個七八千本,才能抹平成本差。
這麼大的投入,以國企的風格,肯定是需要再三討論的。如果市場行情快升快降的話,不等其他印刷廠做出決定,事情就過去了。
解放廠就不一樣了,他們製版已經完成了,安排生產的功夫也能省下來,甚至連印刷數量都可以隨意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