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等人走光了,把體育室的門一關,拉上王國華、曹寶明和黃仁,首先找到蘇毅,當著好些同學的麵,大大方方的道:“蘇毅,我推薦你成為銳學組的正式成員,你願意不?”
“願意啊。”蘇毅用粗壯的胳膊把厚實的胸脯拍的老響,說:“以後你們就看好了吧。”
“得,表決吧。”楊銳看其他三人。
王國華、曹寶明和黃仁都舉手了,銳學組的第五名成員就此出現。
楊銳再拉上蘇毅,去找劉珊。
還是當著一群女生的麵,楊銳問劉珊“你願意嗎?”
在有些羨慕的起哄聲中,劉珊挺自然的一捋發梢,說:“願意”。
於是接著表決。
表決通過,六個人開始繼續前進。
整個過程,楊銳沒有隱瞞任何人,就按照自己既定的流程進行。
最終有26個人成為正式組員,另有10個人被重新確認為後備組員。正式組員都是當日確定投讚成票的,後備組員是不確定投了什麼票,又篩選了一輪的。
當36人被聚集在一起以後,楊銳就拉著他們去了體育室重新開會,沒有通知其他人。
王萬斌等人一方麵是臉皮不夠厚,一方麵也是人單勢孤,隻能看著楊銳在那裡開會。
接下來兩天,銳學組又吸收了10名積極分子做後備組員,就算是整合完成了。
再一次全體大會以前,蘇毅和曹寶明兩人,帶著一票臥推組成員,開始挨個通知前銳學組成員:你們就不用參會了。
李鐵強、王國斌等人自然極不願意,可在這樣一個西堡中學裡,他們的反對是一點浪花都不起的。
幾天以後,楊銳更是賒購了整套的運動裝,免費發放給了銳學組內的正式成員,算是平日裡穿的製服。
新的後備成員都不反對這種花錢方式,被清洗出去的組員再眼紅,也隻能偷偷的說些牢騷話。
楊銳也不在乎。銳學組終究是要走出這個學校的,群眾基礎這種東西,不是決定性的。
他把更多時間放在實驗設備的采購上。
做理科研究是免不了做實驗的,你連實驗都沒做,又憑什麼去寫論文,就算論文裡的數據都是真實的,人家也會說你造假。寫不出論文,就沒法申請專利,即使申請了專利,也鬥不過那些強悍的藥廠,更拿不到專利金。
專利金,是楊銳想到的第二桶金。
楊銳不是個善於經營的人,《新概念英語》能賺錢,與其說是他有什麼銷售策略,不如說他是夠大膽,又看穩了《新概念英語》這本書。
以80年代國企的成本和老爺範兒,他們私下裡印刷《新概念英語》都能賺錢,楊銳提前半步,又想儘辦法的壓低成本,自然也能賺錢。
可要說再怎麼做生意賺錢,楊銳卻是想不到了。
總不能全靠一本書養著吧,何況,也養不住多久了。他吊住了解放印刷廠,可國內的印刷廠又何其多,還有出版社和其他傳媒機構,用不了半年時間,都會看到英語教學這塊肥肉裡最膩的一塊。
等競爭起來了,白皮書似的《新概念英語》賣的再便宜,也贏不了彩色封麵的新概念英語。
反而不如用賺來的錢,投資搞研究。
當然,要是搞正規的生物研究,楊銳彆說準備幾千塊錢了,準備幾十萬塊錢也不夠,現在進口一台最普通的紅外光譜儀就不止這個數了,還得要外彙,哪個研究所要是能買這麼一部機器,先不說申請經費什麼的要多長時間,安裝調試都要寫三篇論文,采購的人寫一篇,安裝的人寫一篇,學著用的人再寫一篇。其他單位的研究員想用,得拿著介紹信去申請,人家還愛理不理的。
楊銳做研究生的時候,氣相液相質譜儀都用到吐了,也不稀罕這些古董設備,他就是想弄一些既便宜又容易購買的儀器,先複做幾個實驗,把基礎打起來。
否則,就是到了大學,他也甭想有做實驗或做研究的機會。
現在的實驗條件太困難了,遇到要用緊俏設備的時候,正教授和正研究員級彆的大牛,都得搬個小馬紮守在實驗室門口,等著裡麵的人時間到了就衝進去,為了避免彆人插隊,卡位技巧練的比籃球隊的還好。
至於講師、助教級的研究者,要麼乖乖的做理論研究,要麼就給大牛們打下手,不小心當個第二作者什麼的就偷偷高興去吧,哪裡有機會自己主持實驗。退一步讓他主持了,多半也申請不來實驗經費。
所以,楊銳除非準備為人做嫁衣,他就得有自己的實驗設備和自己的實驗室,通過這種方式撰寫論文,積累聲望,才是最終獲得學校實驗室的正途。
當然,楊銳的實驗室也是有名目的,它同時掛靠在西堡中學和西堡肉聯廠的名義下,也通過它們來訂購自己想要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