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三鎮(2 / 2)

重生之神級學霸 誌鳥村 5514 字 11個月前

普通人可不會隨時準備著汽油燒賬本。

白主任現在也是摸不清省廳掌握了多少證據,否則,他都不去縣委,首先會先把賬目燒了再說。

燒光了證據,大不了就是調職閒賦,他這幾年也撈的夠本了。不燒證據就是牢底坐穿的下場。

白主任越想越害怕,步子也越邁越快。

謝科長也在做著類似的事,或者說,溪縣的班子,此時都被給攪和起來了。

窩案,誰不怕啊。

等段瑞也來到縣委的時候,會議室都亂成了一鍋粥。

有問題的官員自然是害怕的,沒問題的官員也不輕鬆。這些年,沒問題而倒掉官員還少嗎?同事和上下級關係就是最好的攻擊理由。

“老段來了,說說情況。”縣委書記對段瑞還是熟悉的。他是空降乾部,用人全憑手腕,對組織部的部長和副部長的履曆,都撚熟於胸。

段瑞按照楊銳的劇本,道:“情況還比較複雜,您可能也聽說了,我外甥得了全省高中預考的第一名,他以前其實還有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過文章,賺了不少的稿費。所以,省廳來的人,這次就是以調查他的名義來的。有點奇怪的地方,是兩個人裡,一個是省廳的科長,一個是機關學校的老師……”

“老師,哪個老師?”老師也不能讓人輕鬆。寫大字報和鬨事的,既有紅五類的學生,也有紅五類的老師,而且越是年輕的老師越是不安分。

段瑞說:“對方也許隻是調查我外甥,段航和他們聊著天呢,看能不能得到點消息。”

“此事不能等閒視之。”縣委書記才不相信省公安廳來的人,隻是為了調查一個學生,就是調查段瑞,他都覺得大材小用。彆看省公安廳的單位級彆高,就感覺特彆牛,可實際上,超牛的省公安廳,編製和縣公安局也差不多,就是幾百人,去掉派駐各地的乾部,能用的人手並不多,所以,省廳督辦的案件,一年的數量都有限,省廳派出來的乾部才令人重視。

段瑞突然有種莫名的笑意,安靜的坐回到後排的椅子上。會議廳的前排座椅,是要留給副處級和處級乾部的。

縣委書記繼續在錯誤的判斷上漸行漸遠,說:“咱們要主動起來,省廳要查案,可以呀,我們溪縣四套班子,全體上下,能配合的一定配合。但是,省廳不能把咱們所有人都蒙在鼓裡,沒有這樣的道理,對不對?”

從他得到的消息來說,書記的決定是相當正確的。然而,他得到的消息是二手消息,本身就不夠準確。

如果把白主任和謝科長放在這個位置上,他們就不敢做這樣的決定。但他們把消息提煉了告訴縣委書記,縣委書記再綜合情況做判斷,結果就截然不同了。

這時候,他就是不考慮人家抓窩案的可能性,都不可能。

而抓了窩案,即使他這個外來戶的縣委書記沒做錯什麼,也算是錯了。

縣委書記微微偏頭,看向縣長,道:“老李說兩句?”

“我同意書記的意見。”縣長難得少說話。

其他人見兩人都同意了,也紛紛發言表示讚同

一圈說完,書記道:“沒有其他意見,我就向南湖地委報告了。”

接著,書記要來了會議記錄,檢查以後,讓參會的人都簽字了,才去自己的辦公室打電話。

縣長也退席去打電話,會議廳又慢慢的起了議論。

不過,領導們做了決定,現在議論的價值就不大了,除了幾個愛嘮叨的,大部分人觀察一下彆人,都三三兩兩的散去了。

段瑞拿著大茶缸子,跟在出去,然後找了幾個相熟的官員,聊了起來。

現在,自然是建立攻守同盟的時間。

書記的電話,打到了地委,就是一副很有心機的抱怨。

縣長的電話也打到了地區行署,同樣是很有心機的抱怨。

地委書記和行署的專業,聽了抱怨以後,也不得不將電話打去省裡。

在中央財稅改革以前,全國的稅收主要是給地方拿去了,因此,地方的話語權要比後世大不少。

另一方麵,在地方工作的老乾部和老紅軍也很不少,不是說欺負就能欺負的。與之相反,地方對抗上級的事例是屢見不鮮,而且贏者居多。

像是省長和省委書記這樣的封疆大吏,對地方主官還有一定的威懾力,次一級的就不行了。省級機關固然拿捏著權力,可他們求到地方上的時候也不少。麵對一個縣的抗議,省公安廳的廳長都覺得撓頭,最後不得不派了一名副手,去溪縣處理此事。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