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外貿姓汪的副總亦是微笑點頭,掌握英語技巧,在如今的國內是很值得誇耀的資曆,對副總也不例外。
楊銳回以一笑,轉向弗蘭奇,道:“你們是想問技術授權的問題吧。”
“不,不是,我們想討論的是技術轉讓。”弗蘭奇肥臉抽動兩下,心說:就知道楊銳不好打交道。
楊銳搖搖頭:“我不準備轉讓精製茄尼醇和半化學合成輔酶Q10的專利,授權是可以,而且我要價不高。”
最後一句,連安慰都算不上,就是個助詞。
弗蘭奇更不會當真,笑著拍拍麵前的合同,說:“你轉讓技術專利給我們,捷利康可以按照西捷公司的標準,討論相關細節。”
捷利康當然不可能在海外工廠拿出25%的股份給楊銳,那當地的供應商和生產商就彆想搞定了,但以此為基礎的話,也是個不弱的許諾了。
楊銳現在若是有幾千萬美元的資產,立刻一口就答應下來,可惜,他沒有。
對缺錢的人來說,股東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尤其是做一個不熟悉的外國公司的股東。譬如捷利康在中東投資一家輔酶Q10的工廠,給楊銳一定的股份,工廠順利生產自然是和和美美,但若是因為任何一個理由,被當地政府判決罰款,就要股東按比例支付罰金了,股東總不能光享受權利,不承擔責任。
國內的西捷工廠,以及新合資的銳捷工廠,楊銳都放心的很,因為有國醫外貿的股份在裡麵,他們對自己人狠,對外人也夠狠,就中國目前的經濟條件,這種股東是穩賺不賠的,至於國外是什麼樣子,楊銳就說不清了。
所以,早有準備的楊銳,出人意料的搖頭,說:“我不要海外公司的股份。”
“那你要什麼?”
“等等!”一聲爆嗬,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國醫外貿的汪副總身邊的秘書,雄赳赳的舉起手來,說:“我有個建議。”
“關主任,請說。”弗蘭奇在中國的人名稱呼方麵已出師了。
關主任有四十多歲了,頭油打的鋥亮,身上的西裝質量卻很不好,不像個高級乾部,倒像個走南闖北的采購員。
他清咳一聲,看看楊銳,又看看自家副總,說:“我覺得楊銳不轉讓這項專利是正確的,這項專利應該由國醫外貿轉讓。”
楊銳聽的目瞪口呆,他首先看向海處長,一副你逗我呢的表情。
海處長也有些膩味,礙於汪副總的麵子,使勁的咳嗽了兩三聲。
英國方麵,則在得到翻譯以後,竊竊私語起來。
須臾,弗蘭奇怪怪的問楊銳:“這樣可以嗎?”
楊銳淡然道:“國內的法製尚不健全,專利法也沒有切實的實施,因此,關主任一定要按照這個方案來,我沒有絕對的立場反對。”
這個方案要是執行了,他肯定不告國醫外貿,隻會告捷利康。
所以,不管姓關的逗逼怎麼想,楊銳都不想和他爭。
英國人低聲議論了幾句,就想明白了楊銳的意思。
國內目前的法製固然不健全,他們如此做,興許也沒有關係。但捷利康是個跨國上市公司,若是一次性的生意也就算了,長期的生意,總是要考慮收益和風險的。
不等弗蘭奇說話,來自香港的地區總裁就搖頭了,說:“捷利康還是需要考慮到專利問題的,我們隻會從目前的專利所有人處購買專利……”
“專利歸香港華銳公司所有。”弗蘭奇補充了一句。
關主任遺憾的道:“我們可以賣便宜一點嘛。”
他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有多少賺多少的架勢。
楊銳暗歎一聲:你手裡真的是空的啊,捷利康給你錢,還不如給律師,然後陪著我打官司呢。
弗蘭奇再次拒絕了關主任,道:“我們繼續前麵的話題,楊先生,你對技術轉讓的要求是什麼?”
“這些技術,還有繼續挖掘的潛力,你們不願意給溢價,我也不想賣,就像關主任說的,不如便宜點授權給你們好了。”楊銳做的技術壁壘,並非不能賣,無非是價格不夠罷了。生物技術在大部分國家的專利保護隻有十五年到二十年,隻要開價合理,賣了也就買了。但是,在深入開發相關技術以前,賣掉就不劃算了,另一方麵,技術壁壘的厚度,也會決定價格。
比植物法提取茄尼醇更先進的還有微生物培養,這些技術會進一步更新和提升整套技術的價值,楊銳自然不願意現在就轉讓了全套專利。
英方低聲交流了兩句,這次是香港公司的總裁問道:“授權的要求是什麼?”
“一些儀器,再加一輛車。”楊銳已經不想當著國醫外貿的麵談交易了。
“什麼儀器,什麼車?”
“我還沒想好,想好再說。”楊銳準備開出80萬美元以上的超高價格,正好將新合資工廠的投資彌補回來,也不影響他的實驗室補全計劃。當然,若是折換成儀器的話,價格會有浮動,他倒是不怎麼在乎。
汪副總有點著急了,笑道:“想好再談也可以,弗蘭奇先生,皮爾斯先生,我們還可以合作建廠嘛。”
“我們已經合作建廠了,先看新工廠的效果如何,再做進一步的合作比較好,您說呢。”弗蘭奇笑著擋住了汪副總。
楊銳伸了個懶腰,對早就看呆了的景語蘭做了個“謝謝”的口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