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僅僅得到了階段性的成果,後麵的步驟隻會更難更耗費時間。
理查德自覺落後一個月的進度,依舊可能追回來。
小會結束,實驗室諸人像是工蜂似的轉悠了起來。
同一時間,華銳實驗室內,一片的歡聲笑語。
捷利康送來了大蛋糕,華銳公司的香港經理李章政買來了成箱的啤酒和白酒,還叫了東來順的外賣。
院子的空地裡,一溜三個銅鍋子擺開,周圍放上肉片、蘑菇、白菜等物,吃的眾人渾身冒汗,大呼過癮。
到了下午時分,捷利康在中國區的首席技術官特拉普也從天津過來了,陪著楊銳喝了兩口酒,遺憾的道:“我當初建議捷利康在華銳實驗室入股,沒有獲得通過,現在,他們大概在後悔了。”
“研究到目前的程度,還不能申請專利。”楊銳沒有被特拉普的話衝昏頭腦。
特拉普搖頭,道:“現在不能,馬上就可以了,而且會是一個極受歡迎的專利。”
“希望如此。”
“如果我們當初入股,再購買專利,就方便多了。”特拉普再次提起。
楊銳笑笑沒接茬。
楊銳在華銳公司擁有100%的股份,而華銳實驗室又是100%的屬於華銳公司的,所以,華銳實驗室的成果,完完全全的屬於楊銳。
相比楊銳能夠從大腦中找到的知識,現在的華銳實驗室是被嚴重低估的,所以,即使特拉普說服捷利康高層入股,他也是不會同意的。
不過,這些事情是不用特拉普知道的,楊銳於是隻是陪著特拉普喝酒。
慶祝活動從午餐持續到了晚餐時間,研究員們陸陸續續的離開,黃茂卻是出人意料的返回了實驗室,他現在正是無比興奮的時間,根本不想回去休息。
楊銳卻是回去放心的睡了一覺,第二天才過來做指導——由於實驗能力比不上汪穎,也比不上美國訓練回來的黃茂,楊銳在實驗室裡工作性質越來越像是老板了。
很多高級研究者,尤其是教授、研究員一流的人物,他們雖然呆在實驗室裡,卻往往是監工般的存在,並不一定會親自進行實驗。
一方麵,準確快捷的完成實驗,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另一方麵,實驗室老板往往需要解決的是方向和方法的問題,而非具體的實驗。
以前的時候,楊銳做的都是小型科研,與其說明自己的需求,不如自己動手,但在鉀通道一類的中大型科研項目中,科研實踐已經變的很難,實地操作不再是決定性的因素了,楊銳也就自然而然的從純一線的研究員,變成了準一線的實驗員
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楊銳要親自去做的實驗數量變少了,而他有時間關注的小組變多了。
當然,協調的工作會多一些,但對現在的楊銳來說,卻是頗為簡單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