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理查德都要大談他的美國精神,並有意無意的暗示自己有帶人去美國的意願和能力。
以前的時候,理查德才懶得說這些話呢,那時候,他的理查德實驗室資金充裕,要什麼政策有什麼政策,無論是來自北大的老師還是學生,都能安安穩穩的呆在實驗室裡,一邊做研究賺補助,一邊積累經驗和資曆,即使理查德什麼都不提供,也有北大給他兜底。
然而,好日子總是過的比較快。為了節省經費,理查德實驗室的補助變少了,條款要求多了,試劑等材料也開始講究節省了,最讓理查德擔心的是北大的政策變化,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培養一批研究員了。
實驗室的吸引力下降了,工作量還大大的增加了,理查德能談的,也就隻剩下精神了。
好在80年代的中國依然淳樸,勉強讓理查德給騙了下來。換成20年後的中國實驗室,光談理想和精神的老板,早就被人給丟開了。
即使如此,朱家豪和胥岸青依然覺得鬱悶,而兩人排解鬱悶的新方法,是用少的可憐的吃飯時間,順便偷聽其他同學的談話。
哪個係的學生先放假了,誰誰誰傳出緋聞了,哪裡又有兩隻野鴛鴦被巡夜的給抓出來了……
80年代的學生一樣分泌荷爾蒙,一樣被荷爾蒙催的成雙成對,不同的是,20年後的學生至少有錢開個房什麼的,80年代的學生就不用想了,有錢也沒地方開房去。
當然,80年代的光棍漢更多,像是朱家豪和胥岸青這種****夜夜被堵在實驗室裡的學生就更是沒有女朋友了。
在被理查德摧殘的日子裡,朱家豪和胥岸青隻能從食堂裡的聊天獲取力量,現在,就是讓他們自己聊天,他們都累的沒精力去聊。
“聽說了嗎,清華有個特漂亮的女生,最近幾天,都到咱們學校找個男生。”突然,一隊人端著飯盒路過,邊說邊分享信息。
“有多漂亮?”同行者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問。
說話的人有點鬱悶:“你們就不想知道她來找哪個男生。”
“反正不是我。”
“說了我也不認識。”
“怎麼個漂亮法子?”這位最直接,連解釋都省去了。
傳消息的這位歎口氣:“多漂亮我也沒見到啊,光聽人家說了。”
“那你就沒問一下?”
“問倒是問了。還是說漂亮唄,皮膚白,眼睛大,嘴唇紅紅的……”
“我們家養的羊也是這樣。”
幾個人哈哈的笑了起來。
在沒有朋友圈沒有QQ沒有校友網的日子裡,流言蜚語都來自於口口傳播,除了準確率低一點以外,效率其實是不低的,更難得的是這種信息還不要求準確,隻是傳播,說的人開心,聽的人快樂。
忙的沒朋友的朱家豪豎起耳朵來聽,見對方坐的遠了,頗有些遺憾。
胥岸青一把拽住他,卻是主動跟了上去。
朱家豪稍微有點不好意思,小掙脫瞬間,也跟著去了。
這時候,幾個人終於說到了男生。
隻見掌握著消息的男生神神秘秘的道:“她找的這個男生,據說才是大一。”
“才大一?”
“大一我們不認識呀。”
趴在桌子上一起覺得神秘的男生大為掃興。
隻有傳消息的男生不急不躁,說:“你們認識。”
“咱們係的?”又有人來了精神。
消息男搖頭。
“我們也沒見過彆的係的新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