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驗室老大的楊銳都廢寢忘食了,孫汝嶽等多條實驗狗自然也沒了休息的理由。
當然,實驗狗熬夜也是常事,或者說,不熬夜的實驗狗不是好實驗狗,實驗室裡辛辛苦苦的養了你,總不是為了和你講八小時工作製,工人權益什麼的。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實驗室,隨便抽檢幾個人,發際線絕對比全國標準低的多,作息時間不規律,吃飯不規律,耗費腦力,耗費體力等問題,在實驗室再普遍不過。
做實驗狗的,如果隻描述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作息時間,還有工作報酬,旁人十有八九以為他們是被關在血汗工廠裡。
好在楊銳討來的火腿腸還有剩餘,放在實驗室裡當乾糧,直接讓大家以實驗室為家了。
就連黃茂,吃了兩根火腿腸以後,也翹著大拇指,讚道:“我們的楊總真大方!”
照他們來想,這火腿腸就算不是楊銳出錢買的,他轉手倒騰一下,也是海量的鈔票入賬。
所謂海量,至少是幾千上萬元了。
現在可是十億人民九億倒的年代,偏偏楊銳就沒有這樣的想法,生生拿來給大家白吃了。
楊銳卻是早就看不上幾千幾萬元了,彆的不說,光是一個西捷工廠,改造以後的年分紅就要翻倍,少說每年60萬美元,等於每天就有上萬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些錢,雖然很大一部分要投到實驗室裡,但實驗室未來也是會有產出的。
倒是“大方”的評價,讓楊銳頗為喜歡。
一個人要在幾十上百人跟前建立一個形象,尤其是好的形象,其實是頗為不易。
在北大範圍內,楊銳能輕鬆的得到“學習好”或者“有前途”的評價,但就個人方麵的評價,其實是層次不齊的。
“大方”是個相當好的評價了。
宋江和盧俊義,靠的都是大方的評價打天下的。
做一個大方的實驗室老板,也是楊銳的追求。
至少,大方能讓實驗室同仁覺得舒服一些。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實驗室的工作繁重,再好的東西也難說享受。
楊銳也累的夠嗆,但還能堅持的下去。
他做研究,是真的有興趣,而不是為了簡單賺錢。
曾幾何時,他就是想要累的有價值也是不行的。導師的水平一般,就申請不到厲害的項目;申請不到厲害的項目,就沒有充足的經費,沒有充足的經費,也就沒有一天到晚做實驗的資源。
一天到晚的看文獻是少不了的,但一天到晚的看文獻是做不出研究的。
尤其是自然科學,不動手去做,根本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是否與想象的一樣。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科研最基礎的方式。
看70年代的中國實驗室就知道了,實驗經費不足的,每天窩在那裡做“理論研究”,所謂的理論研究,對高端科研來說,也就是沒那麼浪費時間的自我安慰罷了。
相比之下,華銳實驗室的資金就充沛太多了。
短短的幾天時間,楊銳就做了幾十組的實驗。
包括孫汝嶽在內的實驗助手們,排著隊做前置實驗。
實驗室裡用的最多的離心機,“嗡嗡”的幾乎沒停過,以至於王曉芸一個勁的擔心:“這東西不會壞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