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肅靜(2 / 2)

重生之神級學霸 誌鳥村 6346 字 11個月前

白玲也不在乎耿健舒服不舒服,見他不反對了,立即道:“我可以去聯係團委,班長,你去聯係學生會,隻要有一邊同意,我覺得就可以搞。”

“好,我覺得應該沒有大問題,咱們努力爭取。”劉安平越想越是振奮,對他來說,如果這是個人政治生涯的第一步,亦是不錯的選擇。

……

蔡院長帶著楊銳來到了行政樓的會議廳。

不長時間,就見一群群生物係的教授說說笑笑的進門來。有楊銳熟悉的唐集中教授,王永教授,盧月萍教授,也有見過一兩麵的程仕、安林海等人,還有剛剛才分開的劉院長,富教授等人。

光是將這麼一群忙人拉到一起,就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楊銳瞄了蔡教授一眼,心想,也就是學部委員,才有資格臨時召開這樣的會議了。

不過,就算是學部委員,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否則,大家都有自己的項目,忙不開的實驗和教學任務,偶爾應招一兩次也就罷了,誰都不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始終沉浸在興奮中的楊銳,大腦開始飛快轉動,這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見麵會了。

就算是發表了《cell》,有學部委員兼院長的蔡教授出麵,麵子已經是給的夠足了,喊這麼多人來開會,那就必然是有開會的內容。

又或者,正好碰上生物係的全體會議?

這個念頭升起沒幾秒鐘,就被蔡教授發單行本的動作給拉了下來。

“楊銳新發表的論文,大家都看看。”蔡教授說完,自己拿起原版的《cell》起來。

一分鐘。

兩分鐘。

五分鐘。

十分鐘。

二十分鐘過去,仍然沒有人說話,聚集了數十人的會議室,保持著令人驚詫的沉默。

這樣一篇論文,若是粗讀或瀏覽的話,隻需要十分鐘或者更少。

事實上,一拿到論文的時候,有一半的人都是如此做的。

這幾乎是一種習慣,對於每天都要看者來說,每一篇重要論文差不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首先進行粗讀或瀏覽,之後再決定是否細讀是節省時間所必須的。

而在十分鐘或者十分鐘以後,選擇了粗讀或瀏覽的老師,又翻到第一頁重讀起來。

這顯然是一篇值得細度的論文。

而且,身為北大的教授或副教授,在場的老師,還能看到比常人更多的信息。

那是沒有寫在文字中,卻流淌於字裡行間的掙紮與拮據。

拮據並不一定是缺錢的,當然,缺錢一定是拮據的,但在研究過程中,資金充足隻是最基礎的條件。

而在充足的資金之上,還要有順暢的花錢途徑,才不至於拮據。

而在楊銳的論文中,誘變果蠅細胞需要果蠅,若是看著歐美的參考資料做,最好的辦法是購買親代果蠅,然後在專業用具的幫助下,自己培養。

然而,國內卻沒有那麼方便購買到想要的果蠅和專業用具,於是,自己培養的不止是子代果蠅,還需要確定親代果蠅的狀態,於是,楊銳的參考文獻裡,出現了中文期刊的文章。

類似的情況還有克隆突變基因時所需的各種試劑,歐美研究員都是習慣從生物公司購買現成的,就像是後世的國內實驗室也一樣,這樣做最簡單,試劑的性質可追蹤。

然而,不是所有的試劑都適合采購和運送回北京的,沒有又必須要用的試劑,楊銳就得自己合成出來。這些選擇試劑的內容,自然不用發表在正文中,但在參考文獻的一欄裡,卻是添上了有關試劑合成的論文。

這種拮據不是中國特有的拮據,它是所有不發達地區的研究者所麵臨的問題。

而楊銳所暴露出來的掙紮,也不是真實的掙紮,而是每一次選擇前的自我懷疑。

在一次實驗就可能毀掉幾個月成果的科研世界,再成功的學者,也擺脫不了濃鬱的自我懷疑。

而在中國,所有偉大的發現,都是在拮據和掙紮之後創生的。

老師們默契的坐在椅子上,或者看手裡的論文,或者看那些看論文的人。

這有點像是國旗下的肅靜,既有外表的沉靜,又有內心的激蕩,更多的是尊重與自重,還有同宗同種的自豪。

……--15516+d6su9h+11476309-->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