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理查德錢花了不少,科研競爭卻是輸了,不得不灰溜溜的回國,現在都沒有爬起來。
相比之下,楊銳沒有學校和政府的支持,反而獲勝,如今更是得到了多方讚譽,龐校長的臉是很不好看的。
好在他仍是副校長,正常人也不會當著他的麵提起這茬,不過,威信受損是不可避免的。
蔡教授甚至沒有理他,隻是笑說:“正好用霍普金斯的教授們做鋪墊,幫他們好好宣傳一下,也讓大家了解一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要宣傳勝利者,最好的辦法是宣傳敵人的強大,比如對陳景潤的宣傳,間接作用是宣傳了哥德巴赫定理,甚至引來了無數民間數學家的關注。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中國幾乎沒什麼名氣,想來這種情況,會在一輪宣傳後得到改善。
想想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們擼著黃色的胡子,愁眉不展的寫論文,並因此為中國人所知,大家竟有莫名的興奮感。
作為中國最頂尖的學者,大家對霍普金斯的認識都相對客觀。
簡單的說,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組,不敢說是地球最強,那也是地球至強了,“不得不全麵采用楊銳的方案”的分量有多重,與會眾人都有點想不出來。
“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們是很認可我們北大的研究和教學水平的。”蔡教授又將話題給拉了回來,乘熱打鐵道:“咱們總不能自己把人往外趕吧。”
這一次,即使是有反對意見的,也說不出話來,校長也微微點頭。
“一個獨立實驗室換一名高水平的學者,也是賺到了,對吧。”蔡教授得了便宜,順便調戲一下眾人。
物理係的教授有氣無力的道:“那也要他留在北大才行。”
“離畢業還有三年時間……”蔡教授嗬嗬的笑了兩聲,一切儘在不言中。
“那就這麼定了。”校長考慮結束,算是拍板了。
蔡教授拊掌道:“我們一定把這個獨立實驗室辦好了。”
“這次開支的都是額外經費,必須辦好了。”校長默算了一下開支,略有些肉疼,加了一碼。
蔡教授笑著拍胸脯,其實還有點不放心的道:“楊銳已經準備好了項目,但申請經費很耗時間,還請把學校的經費優先撥下來。”
“現在誰還敢卡楊銳的項目。”龐校長陰陽怪氣的來了一句,但也就僅此而已。15萬美元和美國駐華大使這樣的短句,本身就像是匕首一樣鋒利。
僅僅兩天的時間,學校首批5萬元的撥款就給送了下來,絕對的優先通道,而且直接送到了楊銳的私人賬戶裡。
說起來似乎有點違規,可事實上,直到90年代末,科研資金都是這樣一種模式,申請的時候固然困難,可一旦申請下來,怎麼用就很難監管了,在沒有嚴格紀律的情況下,不僅研究員覺得對公賬戶麻煩,單位財務人員也覺得對公賬戶麻煩。
在全國各個火車站都有人喊“發票發票”的狀態下,過程監管自然也形同虛設,大部分情況下,也隻能是分階段撥款,再分階段看成果,歸根結底,也就是成果。
用了5,000元經費的,你就要做出5,000元的東西來;用了50,000元經費的,也請做出50,000元的東西來;用了500,000元經費的,請一定做出500,000元的東西來;用了5,000,000元經費的,拜托做出5,000,000元的東西吧!
至於什麼樣的東西值五千元,什麼樣的東西值五百萬元,歸根結底,也就是看論文與其影響因子了。
不過,楊銳這一次卻沒有自己使用這五萬元,而是一股腦的轉給了係裡,讓生物係裡決定。
一方麵,他的前途遠大,不願意沾染黑灰白色的經費,另一方麵,權利和義務對等,學校和院係是依靠經費生存的,研究員們若不上供,又如何維持這樣的科研體係運行?
天底下沒有哪個體係是完美的,楊銳不是政客,也無心對抗和改變它,不如讓院係自己做決定與分配。
5萬塊錢對楊銳來說,可有可無,但對大學裡大多數拿著一兩百元工資的人來說,卻是一筆巨款。
這筆錢的撥付,也理所當然的進行了公示:本校一年級生楊銳,將獨立主持生物係離子通道實驗室,籌建經費25萬元,研究經費18萬元……
不到半天時間,全校師生都知道了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