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離子通道實驗室的研究員發福利。華銳實驗室那邊有車開,離子通道實驗室這裡雖然有編製……”楊銳聳聳肩,道:“華銳的待遇會越來越好,離子通道實驗室這邊,大家很快會發現編製沒什麼卵用,所以,發點福利安撫一下吧。”楊銳也不能把北大的實驗室給搬空了,所以,適當的提高實驗室待遇也是應該的。
“待遇會很差很多?為什麼?”姚悅再問。
楊銳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想了一下,道:“私營部門是追求效益的,比如華銳實驗室不一定要獲取多少利潤,但一定會有不少的收入的,收入和利潤不是一個概念,你理解吧?”
“我知道。”姚悅的聲音悅耳。
楊銳點頭,繼續道:“私營部門的收入比較高,在工資待遇,還有福利等等方麵,也就比較靈活,不能說是想發多少錢就發多少錢,但想發錢的話,至少是有錢可發的。”
“北大的實驗室不行嗎?”
“不行,因為實驗室的收入主要來自專利授權和專利收入,北大的實驗室屬於北大的,所以,專利授權和專利收入不可能完全實驗室,甚至不可能完全屬於北大,因為實驗室有從國家甚至公司裡拿到讚助,按道理來說,如果產生收入或者利潤,也要分給他們的。另外,有編製的人,管理歸人事廳,有國家發錢,實驗室給的多了,總有問題,不如不給。這樣子下來,華銳實驗室的效益越好,自然雙方的差距越大。”楊銳一邊說著話,一邊將walkman結清,繼而當場打開盒子來檢查。
售貨員瞥了他一眼,也沒吭聲。
楊銳全部檢查了一遍,這才將walkman全部收起來。現在國內的商店就是這樣,離櫃概不負責,送人的東西,要是有問題就不好看了。
“你們拿一個試試看,這個算我給自己準備的。”楊銳說著向後努努嘴。
姚悅猶豫了一下,目光窺到後麵上來的孟加拉國人戈達,將隨身聽的合資接了過來。
東西到了姐姐手裡,姚樂就積極上前,幫忙拆盒,不一陣子,嶄新的walkman就被取了出來。
剛剛上樓的戈達同誌,果然是臉色一變再變。
他最喜歡送人的禮物就是糖果和糕點了,有時候,衣服也是很好的禮物,但像是walkman這樣時興的電器,戈達自己都舍不得買,又怎麼肯送人。
孟加拉國給外交使館的經費畢竟有限,就是有報銷的權利,戈達也知道自己報不出這麼多錢來。
這樣的情況,其實不是戈達第一次遇到了。在友誼商店裡的中國人,從來都是兩類人,一類是好奇的觀光客,一類是實力的購物者,購物者的年齡往往偏大,但像是楊銳這樣的購物者,在戈達眼裡,往往實力更加雄厚。
以前遇到同樣的事,戈達都是轉身就走的,可是今天,他是在是舍不得走。
“我想看cD機,就是能放cD唱片的,但是要小的,像剛才的walkman那種,有嗎?”楊銳再次走向櫃台。
隻有極少數的商品是陳列在櫃台外的,除此以外,大部分的商品,顧客除了看外包裝和樣品,不能接觸實物。
當然,像是17萬日元這種價格的東西,連樣品都是沒有的。
大約看在楊銳剛買了東西的份上,售貨員皺了皺眉,從後麵搬出了一個盒子,道:“這是最小的。”
“裡麵的東西有多大?”楊銳看著有自己四個頭那麼大的盒子,一陣蛋疼。
“和錄音機差不多大吧。”售貨員指了一下不遠處的國產錄音機,並沒有特彆熱情。友誼商店向來不說提成之類的話,所以,他們都是拿死工資的,中國人愛買不買,老外的話——為了不丟人丟到太平洋去,富有愛國主義情操的員工們一般還是相對熱情的。
楊銳扭頭看了看她指的錄音機,那是有兩個卡槽,有兩個大喇叭的放錄一體機,在80年代屬於高科技,能夠一邊放歌帶,一邊用空白磁帶將之錄下來。
當然,體積也是大的夠嗆,如果要說隨身攜帶的話,隻能抗在肩膀上了。
“沒有更小的?”
“沒有。”
楊銳略有些失望,他也不知道隨身的cD機現在是否生產了出來。比起隨身聽來說,cD要方便的多,不止音色更好,最主要的是非線性,也就是可以隨意切歌,對楊銳來說,隨意切歌原本應該是基本配置的。
售貨員狐疑的瞅了楊銳一眼,說:“沒有,這就是新出的cD機,很貴的,這麼大,怎麼可能隨身帶。”
“好吧,麻煩你了。”
楊銳剛剛放下四個頭大的cD機器的盒子,兩名金發碧眼的老外衝了過來。
“我能看嗎?”老外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問了一句。
售貨員立即點頭,且用英語禮貌的說:“please。”
老外點點頭,毫不猶豫的撕開cD機的盒子。
一瞬間,楊銳仿佛看到售貨員的臉變綠了。
沒等售貨員說話,另一名年輕些的老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機器從破損的箱子裡取了出來,並道:“很漂亮的機器,確實是新出的。”
站在一旁的售貨員無言以對。
這是一台索尼cD機,編號cDP-101,除了價格太貴以外,就台式cD機而言,這台機器接近完美,尤其因為支持hI-FI的原因,直到數十年後,此款機型仍然能賣出不錯的價格,也受到一些發燒友的吹捧。
兩名老外顯然是音樂愛好者,看機子的同時就聊了起來,卻也沒有要交錢的意思。
售貨員的眼睛緊緊盯著兩個人,如同海鮮黑店的老板娘,隨時準備將客人點中的海鮮一把摔死,或者把客人一把摔死。
“布徹做好決定了嗎?他要資助哪個學校?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名義嗎?”年輕老外隨口說出的問題,卻是瞬間吸引了楊銳。
玩弄cD機的中年老外點點頭,道:“名單已經列好了。”
“有幾家?”
“應該會集中在三到五所學校吧,我們隻要做好表就行了。”
“好吧。”
有價值的對話轉眼間結束,楊銳卻在心裡尋思開了。
洛克菲勒可是知名的大戶,而對任何科研機構來說,吃大戶都屬於本職工作。
歐美的大戶們出於種種目的,比如避稅,比如擴展影響力,比如參與政治,又或者是純粹的慈善綜合症,都很配合各種機構的吃大戶行為。
洛克菲勒家族這樣的老財主甚至會指定專門的預算,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大通銀行,在80年代,他們每年都將年度稅前淨收入的2%捐獻給多家經過挑選的非盈利機構。
學校和研究機構,顯然屬於非盈利的範疇。
而且,不像是歐美新生代的有錢人,洛克菲勒家族這樣的老財主,往往淩駕於美國的外交政策之上,他們甚至在60年代就有投資中國的舉措。
楊銳倒是不指望能從洛克菲勒家族手裡直接拿到錢,甚至從學校爭取經費都是很困難的,以現在學校的科研模式來說,負責爭取經費的基礎單位應該是院係。
“不知道洛克菲勒家族能拿多少錢出來。”楊銳心裡癢癢著,卻也想不出怎麼利用這條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