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巨大陰影(2 / 2)

重生之神級學霸 誌鳥村 7738 字 11個月前

郭威沒笑。

“很嚴重?”楊銳一愣:“好吧,幕後主使也算貼切,具體是誰?”

“杜邦公司,你知道嗎?”郭威停頓了一下,道:“據弗蘭奇的說法,杜邦公司要求捷利康暫停給付你紅利,以期在接下來的訴訟中獲得優勢。恩,據弗蘭奇的說法,杜邦公司很快會在美國起訴你。”

“杜邦,當然知道……”楊銳臉色極差,心想:終於還是來了。

杜邦公司給人的印象,大多是一家化學製品集團,它的確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學製品集團,但除此以外,作為一家規模碩大的財團,杜邦同時是體外診斷劑市場上排名前六的巨頭,這個市場的規模有12億美元之多,pcr最可能影響到的傳染病的體外診斷規模有1億美元。

1億美元,足夠一家財團發起不要臉攻勢了。

曆史上,西斯特公司在推出pcr儀半年左右,就受到了杜邦的騷擾,再半年以後,訴訟驟起。這是因為pcr技術首先在病毒測試領域發揮了作用。

就像楊銳做演講時,選擇了艾滋病作為突破口一樣,聲稱pcr能夠複製目前尚不能複製的艾滋病病毒,pcr的特性,讓研究者們首先將之聚焦於病毒測試中。

在pcr技術以前,直接測試病毒受到很大的限製,如果要測試一個人是否被病毒傳染——要麼測試感染者的抗體,要麼測試培養樣本。

假設懷疑某人被流感或禽流感傳染,或者懷疑某隻豬被豬瘟感染,要驗證就要在兩個辦法中選擇其一。如果選擇測試感染者的抗體,某人可能要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產生抗體,若是禽流感或者豬瘟的話,顯然會產生很大的成本。

那麼采用第二種方法,測試培養樣本,很不幸,培養樣本也需要好幾天——如果能夠進行。

pcr卻不同,pcr不需要培養,因為它能夠直接不斷將病毒倍增。培養樣本的目的,原本就是希望病毒自己增生,然後對大量的病毒進行測試,pcr直接倍增病毒的dna或者rna,簡單易行,節省時間,有了pcr儀以後,整個過程還是自動化的,節省了研究員大量的時間,在疫情爆發階段,這一點有多重要,毋庸置疑。

杜邦首先看到了pcr技術的前景,或者說,杜邦首先感受到了pcr的革命力量,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毫不猶豫的拿起了法律的武器——武器本身是沒有情感的。

楊銳甚至可以從腦海中的文獻裡,找到杜邦對西斯特公司發起的訴訟,因為這是一場經典案例,是小公司保護自身利益,擊敗大公司的範例。

這裡所說的小公司,是在美國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市值過億美元的西斯特公司。比起巨無霸的杜邦公司,它當然是一家小公司。

即使如此,西斯特公司在訴訟中也沒少花錢。

杜邦起訴的理由,是他們認為pcr技術的原始發明人,應當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諾貝爾獎得主霍拉納。早在1971年,他就發表了有關pcr技術原理的論文。杜邦因此提供了此君的兩篇論文和一份諾貝爾獎得主七十年代的證詞。

作為對抗,西斯特公司提供了兩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證詞,在曆史上,這同樣是經典案例的一部分,雙方都以學術權威作為武器,以證明自己的論點,畢竟,律師和法官都不懂學術,隻能參考學術權威的觀點錦謀最新章節。

而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出場費,是很貴的。

辯護律師的唇槍舌戰也很貴。

如果楊銳拿到了捷利康的分紅,他出得起出場費,也請得起律師。

然而,杜邦公司顯然想更省事一點。

一時間,楊銳竟有山窮水儘的感覺。

“問題很嚴重嗎?有什麼能幫忙的?”郭威鄭重的問。

“很嚴重。不知道從哪裡說起。”楊銳頗有些茫然。

“說來聽聽。”郭威拉著楊銳坐在沙發上,又給他泡上熱茶。

楊銳想想,沒有說太具體的內容,隻將自己的猜測說出來,道:“杜邦可能想要我的pcr技術,他們斬斷捷利康給我的紅利,讓我資金枯竭,繼而提起訴訟……在美國打官司的成本很高,我沒有錢,律師就不會幫我打官司,而這種專業的專利訴訟,沒有律師,沒有好律師和律師團都是很難贏的,最終,如果他們起訴成功,我可能要丟掉pcr的專利……”

“但pcr是你發明的。”

“是,但要在法庭上證明,必須要律師給我證明,優秀的律師團做這種事。”楊銳的準備工作已經做的很充分了,他相信,隻要有不錯的律師團,他很容易就能贏下官司,但如果沒有律師團的話,想贏就太難了,杜邦甚至不用打官司,不斷的申請各種禁止令,不斷的申請各種法律文件,楊銳或者楊銳請的廉價小律師就要疲於奔命了。

最終,杜邦用不著等法庭的宣判,活活拖死楊銳即可。大型醫藥公司,或者任何大型跨國企業,都沒少做這種事。

郭威沉穩的思考,一會兒道:“說來說去,就是缺錢。”

“缺很多錢。”

“如果你覺得劃算,那就先想辦法找錢,實在不行,找北大或者外交部幫忙。”

“我們說的可是美元,北大和外交部哪裡有錢幫我。”楊銳苦笑兩聲,卻是慢慢的有了想法,道:“也不是完全不行。”

“你說哪裡?”

“不是北大或者外交部。”楊銳擺擺手,近乎自言自語的道:“不管杜邦是幕後主使,還是捷利康有什麼想法,都不影響我原先的計劃,還是先找錢,唔……說不定,幕後主使是杜邦,比捷利康還好點。”

郭威問:“為什麼?”

“現在還不好說,我要試試看。”楊銳轉頭要走,又站住了,道:“郭叔,今天的消息很重要,你要幫我保密,一點都不能泄露出去。”

“好。”

“一點點都不能泄露出去,弗蘭奇算是夠朋友了,杜邦在沒有發起訴訟之前,估計也有些保密準備的,至少不會讓國內知道,您這邊再幫我保密,我就有多一點的空間挪移了。”楊銳再三說明。

郭威嚴肅起來:“我守口如瓶,另外,在英國的留學生,我也會叮囑他的,你放心,他如果敢說出去,他就彆想再拿公費了。”

“謝謝郭叔。”楊銳像是地下黨離彆似的緊緊握住郭威的手,匆匆而去。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