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得道多助(1 / 2)

重生之神級學霸 誌鳥村 3866 字 11個月前

西堡肉聯廠是河東省有數的大型肉類聯合加工企業,鼎盛時期,西堡肉聯廠的工人超過萬人,經過三四十年的繁衍生息和再招工,西聯廠的廠區已經形成了一座新城市。,..

而且比西堡鎮的更大,更規整,更漂亮。

就最簡單的衛生而言,西堡鎮的衛生所總共隻有兩個工人的編製,再招兩名臨時工,就要負責全鎮的衛生,可以想見,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清運垃圾,除此以外,無論是清掃還是清洗,都超過了他們的能力範圍。

而在西堡肉聯廠,蔓延數公裡的廠區內,有專門的保潔隊伍,人數近百。平日閒暇的時間,工廠和車間還會三五不時的組織工人大掃除。隨處可見的水泥硬化路麵也與西堡鎮背街的土路形成鮮明的對比。

西聯廠甚至有自己的灑水車,不僅清洗路麵,還可以清洗道旁樹和花壇樹叢。

由此還可以產生一個新的對比,西堡鎮的路旁是沒有道旁樹和花壇的,任何的綠化工程對於這個時代的小鎮來說,都是極為奢侈的。

事實上,30年後的許多小鎮依舊沒有綠化工程,而在1984年,西堡肉聯廠的廠內綠化比普通大學也不遑多讓。

而在人員構成方麵,西堡鎮與西堡肉聯廠亦是截然不同的。

西聯廠人與西堡鎮人是兩種人,儘管他們生活在同一塊地域,但他們生活的差距,或許比北京人與平江人的差距還要大。

首先,西聯廠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或者懷著建設中國的希望,或者按照政府的要求,或者出於學校的分配,聚集於西堡肉聯廠,這裡有北京人,有上海人,有河南人,有海南人,有河東人,這裡不是一所大學,但勝似一所大學,將所有人聯係在一起的是中國話,是普通話。

其次,西聯廠的人員讀書更多。

儘管不像是三線大廠那樣擁有許多高素質的工程師,但在西聯廠,初中和高中畢業生,還有大量的技校生是隨處可見的。

早幾年的時候,西堡肉聯廠的中學也辦的相當不錯,隻是在運動以後,恢複的極慢。

土生土長的西堡鎮人就不一樣了,河東省既不是教育大省,亦不是富庶的省份,如南湖市這樣的地級城市還算說得過去,到了溪縣一級就是吃飯財政了——每年收上來的稅剛好夠給大家發工資,想做點什麼都沒錢,都得想方設法的找。

至於西堡鎮就更糟了,縣裡除了寥寥百餘個公務員編製,根本沒有像樣的崗位,自然的,有辦法的人都會想方設法的離開這裡,最後,西堡鎮上的居民除了國家單位的乾部和家屬以外,就是自尋營生的經營者,在80年代初,這樣的環境是說不上舒爽的。

西堡肉聯廠是一個現代世界,西堡鎮更像是民國小鎮,它們的涇渭分明,也讓西堡肉聯廠的工人們與西堡鎮的居民們涇渭分明,尤其是西堡肉聯廠的工人們,除了路過,實在不需要去西堡鎮做什麼,西聯廠內什麼都有。

而在這個獨立王國裡,一旦老李廠長啟動他的禦林軍,西聯廠就像是亮出了爪子的雄獅,全身肌肉緊張的麵對即將到訪的上級領導。

上級領導才是這個獨立王國的天敵。

大批工人將被派遣出去,或者去分廠,或者打發回家,暫且休息。

老李廠長的嫡係或者被打散了去各個車間,或者集中起來看守交通要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