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各位,聽我一言。”張生扯著嗓子吼,才讓自己的聲音傳到了工人們的耳朵裡。
在聲音稍小一些以後,張生趕緊道:“捷利康是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將工資發到各位手裡……請安靜,請安靜一下……”
在工人們重新掀起的鼓噪聲中,張生隻覺得腦門發脹,不得不用更高的聲音,道:“各位,我們很快就會給大家補發工資,而且會補發兩倍工資。”
工人們這下子安靜了,有人問:“真發兩倍工資?”
“真發兩倍工資!”張生神色一鬆,比三倍好,也算一點小功勞了。
田世昌這時候站了出來,問:“上個月和這個月都發兩倍嗎?”
張生一愣:“不是隻欠上個月的工資嗎?”
“這個月也快結束了呀,你們不會發了上個月的工資,再把廠房裡的東西一搬就走了吧。”田世昌說著轉向大家,道:“工友們,就是發兩個月的工資,大家也吃虧呀,捷利康要是走了,我們以後怎麼辦?咱們培訓的時候還少拿工資呢。”
“說的是。”扯到自身利益,大家都很認真。
84年不像是04年,說找工作就找工作,甚至工廠都招不到工人。84年的中國,除了深圳有大量的招人,全國其他地方,多的是想務工而沒有活乾的青壯年。
後世的農民工大遷徙,在這個時代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北上廣還是其他什麼工業城市,隻從城市周邊的農村,就有吸收不完的勞動力。
在農村一家四口一年隻能賺200元的年代,城市工人一個月少則數十元,多則上百元的工資,足以產生黑洞般的吸引力。
而在河東省或者西堡鎮這樣的地方,工人們離開了崗位,是很難再找到工作的。
就是現在的西捷工廠裡的工人,多數也是西堡肉聯廠的子弟,因為西堡肉聯廠根本容納不了如此多的子弟,以至於不得不求助於外界。解決子弟的工作,從來是此類國企與外交交流的主要工作之一。
比起其他工廠的勞務公司的青工,西捷工廠的待遇無疑是極好的,也因此讓西捷工廠的崗位變成了很重的砝碼,這一次的停工,無論理由如何,也確實讓大家心驚膽戰。
“我們要工作保證,你們得保證不開除工人,儘快複工。”田世昌說的很認真。
李廠長看他說的話有些偏離方向,則是立即糾正道:“你們複工的同時,除了支付工人工資,還要支付我們的分紅。”
問題一下子變的複雜起來,令張生難以招架。
“首先支付工人的工資。”馮組長拉了張生一把,小聲問他:“你們帶錢沒有,先給工資,再談其他,彆跑題。”
“我們出來帶了一萬塊,能付兩個月的工資,四個月的肯定不夠。”西捷工廠的人數比較少,不算獎金的月薪也不很高。
馮組長毫不猶豫的道:“能付兩個月的算兩個月的,你們先開門驗看設備,僵局也就打開了不是。”
“好吧。”張生在這種事情上沒經驗,隻能聽馮組長的。
他回去給韋爾斯報告,準備得到允許以後就去取錢,孰料,一直顯的有些畏怯的韋爾斯卻斷然拒絕了張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