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其實很想一口氣拿筆錢走人,他現在也確實缺錢。
美國律師的胃口是很可怕的,楊銳先期支付的20萬美元的定金,隻夠本傑明律師事務所開工而已,且是正式起訴前的開工。
若是一旦進入正式的訴訟階段,彆的且不說,每場庭審5萬美元的價格就能讓普通人崩潰先,而一場訴訟下來,庭審三五次乃至七八次皆屬平常。
再者說,錢多有錢多的打法,錢少有錢少的打法,雖然不能說錢多的一定贏,但贏麵大是顯然的。
最常見的情況,對方傾倒一房子的信息垃圾過來,本方有沒有能力解決了?
要解決,就要一屋子的律師,一個小時上萬美元的收取費用,認認真真的幫你讀書看字。
不去看對方傾倒的信息垃圾,也是有可能贏官司的,刑事案件中的公派律師基本如此,沒有哪個公派律師會認真的手裡的每一份文件,事實上,他能知道委托人的名字就算不錯了。
但一方是認認真真掌握了更多信息的私人精英律師,一方是什麼信息都不知道,找不到律師事務所工作,隻能拿底薪的平民律師,想說勝利,著實不易。
請本傑明為香港華銳打官司,起碼的消費是百萬美元,要有一定的結果,估計要到200萬美元,但就杜邦的豪放,強逼楊銳花費更多的律師費,從而促使和解,也是很有可能的。
總而言之,這樣的訴訟官司,準備的現金是越多越好,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進入到缺錢要借高利貸的地步了。
但杜邦若是不願意和解,或者楊銳不願意和解,訴訟繼續進行,花費的資金就說不清了,蘋果和三星的侵權官司燒掉了幾億美元,延綿數年,戰火遍及9國隻是楊銳知曉的大眾知識而已。
PcR的專利價值30億美元,楊銳期望的是大獲全勝,而不是與杜邦分享哪怕一絲一毫的利益。
這種高要求,往往都需要雄厚的資金做支撐。
捷利康給出的1000萬美元的合同,幾乎能夠完美的解決楊銳的難題。
辛普森殺妻案也就吃掉了辛普森1000多萬美元,專利權的案件往往耗資不菲,但1000萬美元的預算還是太多太多。
加上楊銳的前期準備充足,可以說,楊銳拿了這1000萬美元,就已經拽住了PcR的尾巴。
不過,楊銳儘管經常過度準備,但為此而準備到1400萬美元,自覺還是有些太多了。
本傑明的律師事務所雖強,本傑明的收費雖高,但感覺也沒有強和高到這種程度。
另外,楊銳還不想浪費自己拿出來的催化劑。
他拿出來的催化劑確實是相當厲害的催化劑,這樣的催化劑,售價1000萬美元都可以說是賤賣,它的正常研發成本都可能是數百萬美元,消耗上千萬美元也不奇怪,若是隻賣1000萬美元,科研機構還不如改賣茶葉蛋算了,那玩意的利潤更高。
催化劑這種東西,楊銳的確是能隨隨便便再拿出三兩個的,但必要的解釋還得花費不少時間,而且,他也沒理由放棄此項催化劑的利益。
因此,即使弗蘭奇告訴了他底價,楊銳依舊沒有放棄分紅權的要求。
弗蘭奇沒有得到總部的指示,同樣不能鬆口。
唯一令弗蘭奇欣慰的是,楊銳始終在與他進行談判,並儘量避免與韋爾斯的接觸。
這種做法,在韋爾斯眼裡,就變成了楊銳因為避嫌,反而與之疏遠。
麵對此等局麵,韋爾斯還真是乾著急沒辦法。
相比之下,提出追加5%分紅的楊銳獅子大開口以外,倒是並不著急。
他手裡的資金一時半會是用不完的,捷利康卻是先簽約先賺錢,日本人給他們的壓力並不弱,畢竟是常年浸淫醫藥領域的傳統醫藥公司,捷利康想要完全占領市場,本來就需要比對方有額外的付出。
談判僵持了大約一周時間,楊銳從豬頭吃到豬腳,即將返回學校上課的時間,弗蘭奇再次帶著一大票人,召開會議。
楊銳略有些驚訝的走進會議場,發現不僅有弗蘭奇、韋爾斯等四人,另外還有兩名英國人出現在了會場內。
“好家夥,你們這是要搞突然襲擊呀。兩位是新來的?哪裡人呀。”李章鎮學了一嘴的河東腔,但學的不像,有點雞學鴨叫裝蛋大的意思。
楊銳有些好笑的坐到了會議室靠陽光的一側,拿出筆記本,隨手填補兩個字符,然後有些好奇的望著兩名疲憊的英格蘭人。
楊銳即將返回學校,現在正是做實驗設計的階段,華銳實驗室和離子通道實驗室,眼瞅著都要嗷嗷待哺了,他也是爭分奪秒的寫出東西來,等著發給兩邊。
不過,眼前聲勢浩大的捷利康談判團,還是吸引了楊銳的注意力。
而今的年月,距離一個外國人在長安街,有100個中國老百姓圍觀的時間,也就過去了10年左右。對西堡鎮這樣的小地方來說,6個外國人若是同時出現,簡直夠吹到97年香港回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