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內部放映(2 / 2)

重生之神級學霸 誌鳥村 3745 字 11個月前

胡女士說到此處,自己亦是小吃一驚的看向總編,手上按了暫停。

總編微微點頭,但沒有說話。

胡女士打起精神,摁下播放鍵,等了幾秒鐘,又朗聲道:“大家現在看到的,是cbs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教授的采訪,恩,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的著名大學,是最好的幾所大學之一,這位教授,名為布朗的教授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生物學專家,他曾經兩次被提名諾貝爾獎,目前掌管著一個著名的生物實驗室……記者問,布郎教授,你對此事怎麼看,您也有諾貝爾獎的提名權是嗎?”

胡女士稍停繼續翻譯兩人的對話:

“布郎教授回答說:是的,我所在的機構具有諾貝爾獎的提名權。我也是剛剛了解pcr,但是,我已經決定要在我的實驗室裡推廣pcr技術了,這是一項令人驚詫的技術,我不是說它的複雜性或者它的原理,我所指的是,pcr這項技術的延展性和開放性,要我來說的話,這是革命性的,這項技術在我看來,異乎尋常的成熟,它給了我們一個渠道,能夠任意的複製dna,這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度,從而對我們期望進行改變的dna,進行改變……”

“布郎教授,您認為它是一項好技術?”

“當然,非常之好,是我最近一段時間聽到的最好的消息……”

“好到能夠得諾貝爾獎嗎?”

“能不能得諾貝爾獎我不知道,但要我選的話,我也很可能提名它。”

“據說它的研究者楊銳是中國籍的21歲大學本科在校生,即使如此,你也會提名它嗎?”

“我是說我可能提名它,但不管我是否提名它,影響因素都不會是國際和年齡。當然,21歲的本科在校生的確是年輕了一些,但很多諾貝爾獎得主,他們的主要工作,其實都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做出的,比如82年得獎的克魯格,他62年進入lmb以後,改進了電鏡分析蛋白質結構的方法,從而得到諾貝爾獎,所以說,諾貝爾獎實際上表彰的是60年代中期的克魯格……”

“您的意思是楊銳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但他不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嗎?比如20年?”

電視裡,布郎教授哈哈的笑了起來,胡女士則配合著翻譯,說:“這是很難說的,諾貝爾獎的歸屬總是令人難以判斷,但我覺得,pcr是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的。”

“謝謝布郎教授……新聞到這裡就結束了。”後一句自然是胡女士給補充的。

一卷錄像帶也到此為止。

胡女士取下耳機,看看總編,掩飾著心裡的震撼,開始換錄像帶。

坐在會議室裡的人早都聽傻了,半天沒人吭聲。

“哎呦我的媽呀!”一聲嚎叫打破了沉默。

方亞男猛的回頭去看,卻是一人習慣性的擦火柴,卻心不在焉的被火給燒到了。

……</dd>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