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媒體界對諾貝爾獎提名的重視程度是10的話,學術界對諾貝爾獎的提名的重視程度就是1000!
100倍以上的重視程度,一點都不誇張。
諾貝爾獎是學術界的最高獎賞,彆說中獎了,就是有資格角逐,也是令人振奮的事。
不算******,諾貝爾獎總共隻有五個,其中還有一項與學術無關的文學獎。
換言之,自然學科領域,每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共就是4到12名——每個獎項最多隻能有三人分享。
而全世界從事自然學科研究的學者有多少?
全世界200個多個國家,40個發達國家,究竟有多少高校和研究機構?究竟有多少人終身致力於學術?
劉院長不知道全世界的數量,但他知道中國就有200萬名研究員,而有資格觸碰諾貝爾獎的?目前一個都無。
彆說諾貝爾獎了,任何一個國際間的小獎,此時此刻丟給任何一名研究員,那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這個消息太驚人了,我得向學校領導彙報……等等,你們有證據嗎?你剛才說影像資料,能先給我看一下嗎?”劉院長的鎮定自若早就不見了。
李衝為難的道:“資料目前仍然是保密的,您想看,恐怕得找我們領導。”
“你們哪位領導負責此事?”劉院長二話不說,先去找電話。
人托人,人聯係人,到了晚上,劉院長總算是見到了兩卷新聞帶。
他本人是懂些英文的,再有電視台的專業翻譯,立即了解了此事的來龍去脈。
放映很快結束,劉院長站在放映室裡,久久的發呆。
他發呆的理由太多了。
“老劉?”電視台的副台長與劉院長有一麵之緣,也是他安排的放映。
“怎麼想也想不到,竟然是pcr……”劉院長難以置信的說。
“這個你熟悉?”副台長好奇的笑道:“這些英文字母縮寫啊,拆開來我認識,放到一起,我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快速大量複製基因用的技術。”劉院長簡單解釋了一句,失笑道:“pcr我是極熟悉了,楊銳剛做出來的時候,為了推廣它,還專門找到學校來,要出國名額……”
劉院長此時回想自己和蔡院士當日的反應,不禁赧然。他們當日認為,pcr是有望拿到一篇《自然》的,因此,給出的支持力度,也是相對應的,誰又能想到,這東西竟然能和諾貝爾獎湊起來。
事實上,現在的中國人,有誰搞研究,敢衝著諾貝爾獎去?
“我得去向校領導報告了。”劉院長失神片刻,才想到正事,又急忙忙的向電視台諸人道謝。
副台長理解的將他送出門去,笑道:“有需要再來,你們自己找上麵要到許可,我們就把資料都放出來。”
“你就準備好吧,我這次回去,學校得翻了天不可,大校長都得跳起來。”劉院長匆匆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