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頭,就是這個意思。得,你坐實驗吧,我就看看。”
蘇帆無奈搖搖頭,再看看時間,也懶得再去管他,乾脆的轉過來,開啟了工作模式。要是再耽擱一會,科研汪們全都進來了,他今天早上就算是白來了。
劉軍就在後麵看,也不吭聲什麼的,就是瞪著眼睛看。
蘇帆被他看的有些心虛,但還是堅持著將實驗準備完成了,這些都是很事務性的工作,熟能生巧,基本不用動什麼腦筋。
當然,要是不做這些事,也就沒有要動腦筋的機會了。
“你覺得怎麼樣?”蘇帆用了很長時間完成準備工作,才抽出空來問劉軍。
劉軍笑笑,說:“還不錯,你是北大畢業的?”
蘇帆的臉一下子漲紅了,道:“我是北燕農學院畢業的,我當初也有考北大的,因為發燒了,發揮失常,最後才考了北燕。”
“沒事沒事,我當初也是想考北大的,最後還不是去了北理工。”劉軍笑嘻嘻的說了一句,又道:“我去彆的地方看看。”
劉軍沒有給蘇帆再說話的機會,推門就向其他實驗室走去。
事實上,劉軍也沒有在離子通道實驗室裡呆太久,在大多數人到實驗室報道以前,劉軍就離開了。
而在這一天裡,有多人到實驗室裡參觀。
第二天來的人更多。
接著是更多的第三天,以及同樣不少人的第四天。
整整一周,都有人趕早到離子通道實驗室來參觀,下午的時候,人就會少很多。
這與正常參觀時間的人流不同,但楊銳知道原因是什麼,外校的老師可不想人知道,自己到離子通道實驗室來參觀了,即使真的隻是參觀,大家也寧願彆人不知道,又或者,哪怕彆人知道了,他們也要裝作彆人不知道的樣子。
然而,楊銳看中的幾個人,並沒有決定留下來。
楊銳也隻能做點加深聯係的事兒,等待事情發生轉機。
轉機出現的很快。
並且也是林登帶來的:一本《芝加哥讀書報》。
《芝加哥讀書報》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內容是關於出版物的介紹,同時,就像是紐約時報會有一個暢銷書的排行榜一樣,芝加哥讀書報也會有一個暢銷的學術期刊的排行榜。
在林登帶過來的新一期《芝加哥讀書報》上,楊銳的《基因組學》赫然排名第22位。
“楊銳先生,恭喜了,22名對一本新書,還是一書的學者來說,可是個不錯的名次,我計劃帶著這份報紙,向中國的各大高校銷售您的書,哪怕一個學校隻買幾十本,也很不錯了,不是嗎?”林登樂嗬嗬的,幻想著自己打開中國市場的日子。
楊銳同樣高興,隻是不忍的潑冷水道:“中國恐怕更需要中文教材,而不是英文教材。”
“少量的英文教材應當還是需要的吧,我們的書在印度就賣的不錯,中國的情況與印度應當差不多。”林登一邊說,一邊為自己加深幻想。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