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位中科院領導的麵子,值3000萬美元。
離開實驗室前,楊銳又給所有人發了新年獎金,整整一個運動背包,數十萬元人民幣的現金,令人大呼暢快。
楊銳也特彆說明:“這筆錢是讓你們隨時能給自己放大假的。最近幾個月,大家可以將精力放在個人生活方麵多一點,有任何問題,就打電話到河東省西堡鎮,讓那邊轉告給我。”
見楊銳說完了出門,黃茂握緊手裡的五萬塊,連忙跟上去,道:“楊銳,聊兩句。”
“恩,有點擔心?”楊銳放慢了腳步。
“中科院我不怕,我就是覺得浪費時間。”
“恩?”
“我已經不年輕了,能做研究的時間也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突然停下來,心裡虧的慌。”
“時間是最大的資產。”楊銳點頭。
“我想做點彆的。”黃茂道。
“哦?做什麼?”
黃茂猶豫了一下,道:“我記得之前你說的,要準備建一個新的藥廠?”
“對,設備已經運過來了一些。”楊銳微微點頭。
“繼續建嗎?”
“建,乾嘛不建。”
“你就不怕中科院的人搗亂?”
楊銳想了想,道:“我原本是有些猶豫建到哪裡,現在這樣的情況,我準備把藥廠建到西堡鎮了。”
由一流設備組成的一流藥廠,建在內陸的河東省的一個鎮子裡,多多少少是有些影響效率的,但眼前的事實,不得不讓楊銳考慮到,政治和官僚因素,也許更加影響效率。
好在西堡鎮之前已經有了西捷廠,雖然隻是一個廠房的規模,但終究是一個運行維持了一年多的現代化藥廠,證明供應鏈是完整的。
黃茂並不奇怪楊銳的選擇,等了一下,道:“我能不能去藥廠看?”
“你想轉行?”從離子通道實驗室到藥廠,對專業人士來說,可是大轉行。
黃茂搖頭:“轉行還不至於,我想先看看。”
“我跟支持你做科研,藥廠的話,你想去看也沒問題。”楊銳眼神有些奇特。黃茂可是未來離子通道領域的大牛級人物,要是因此轉去產業界的話,可是浪費了天賦。藥廠什麼人做不成,偏要浪費這樣一個學術大牛的資源。
不過,黃茂此時要暫離實驗室,去藥廠了解一下也不是壞事。楊銳留了電話和聯係人給黃茂,再叮囑兩句,才騎上自行車。
出了實驗室,楊銳又去找了派出所的所長,親切的送上慰問金——兩條中華煙,請其代為照顧華銳公司。
所長同誌腰挎BP機,很自信的拍胸脯保證。
中科院又不是中央情報局,它對司法機關的影響力是很薄弱的,何況,楊銳也隻是要求他照看一番而已。
做完了這些,楊銳仍不覺得安心,考慮一番,又去找了王國華等人,讓他們有空的時候了解一下實驗室的情況,有必要的話,也可以搞搞輿論。
在80年代中期,大學生們的身份還是非常好用的,雞毛蒜皮的小事,落在大學生身上,都會變成大事。
比如大學生放棄了公職,大學生救人了,大學生覺得迷茫抑鬱了,都要全社會討論敘舊的大問題。
當然,大學生們此時也確實是學習充實而精神空虛,有空沒空的鬨個大新聞,也是免不了的。
做完了所有能做到的準備工作,楊銳蹬著自行車,向著夕陽騎行。
他現在很想知道,五個項目組,平均每天幾千上萬塊的預算,要是不出成績,做決定的領導,又能撐多久。
“看誰能過一個安靜祥和的春節。”楊銳將自行車騎的飛快,悄然混入了歸家的自行車大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