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要不要繼續做PcR,查院長組織五個項目組,頻繁討論了兩天。
最後一天,大家得出的結論依然是“做”。
這個結論,其實並不出乎任何人的意料。
或者說,所有人都期待的是這樣一個結果。
要說起來,包括章樂山和趙主任等人在內,所有五個項目組的負責人和組內成員,也都是很有自信的有為中老年研究員,在第三世界的科研圈子裡,大家也都算是各自領域內的人物。
大家是指著楊銳的PcR混點國際影響力沒錯,但這並不是說,離開了楊銳,大家就沒自信做研究了。
填補國內空白的科研項目,誰手底下沒做過啊。
無論是逆向工程也好,重複試驗也罷,做到研究員或者教授的研究者,都是熟練透了的工作。
“沒有楊銳,我們也不過就是將PcR重做一遍罷了,我看這樣還好,能幫助我們的人吃透PcR,有助於研究下一步的二代PcR。”老李說話總是高屋建瓴,善於尋找到理論支點,這也是從動蕩年代過來的人曆練出的重要經驗。
章樂山則是讚同的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自己做PcR,也能起到鍛煉隊伍的作用。”
他們的目標,本來是讓楊銳直接教,然後就越過了PcR階段,直接奔著二代PcR而去。
現在,在沒人能重複一代PcR的實驗的情況下,二代PcR就變成了空中樓閣,隻能一個個的做下來。
“這樣子的話,經費要加哦。”趙主任腦子裡想的,就和章樂山等人不同了,不過,目標是相同的。
不是每個人都滿腦子的建功立業,譬如趙主任,他就愛錢呀。
對做科研的人來說,貪汙科研經費的最好辦法,就是做科研,而且要做出成績的科研。
同樣是一篇scI,彆人平均花兩萬,你愣是花了四萬,領導就是不調查,也會對你多看一眼。
所以,想要貪汙經費的,你就得用一萬發表scI,然後報個一萬八的經費——這裡所說的貪汙經費,是確確實實把經費拿到自己家裡去了,和挪用經費做的研究的又不同了。
一般的學者,在挪用經費方麵都是比較大氣的,多報多銷也比較少有心理負擔,可真到拿錢回家的時候,往往還是要找一些好項目大項目來動手的。
像是趙主任,他就看上了PcR。
至於其他人,就算不想貪汙經費,也需要經費來做實驗。
而能決定經費的,隻能是查院長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查院長。
查院長很有壓力的道:“院長那邊,每天都在砍項目砍預算,PcR項目也是特殊情況下才上馬的,說好的80萬的經費,轉眼間就增加,不好說的。”
“查院長,要是能找到楊銳,我覺得不用80萬,50萬說不定就能把PcR複製出來,但現在不是找不到人嘛。”
“重做PcR不是一件小事情……美國方麵,聯絡的怎麼樣了?”查院長還是不敲定。
“美國人對合作二代PcR還是沒什麼問題的,但他們隻肯出二代PcR的研究經費,咱們要先把一代PcR做個八九不離十的,才能拿到美國人的經費。”
“出多少?”
“那邊沒說,但是挺好談的。”說起此事,章樂山頗為振奮的道:“我聽美國人的意思,隻要咱們願意給他們一定的份額,他們起碼願意出幾百萬。”章樂山頓了一下,道:“美元!”
不止查院長,幾個人的目光都亮了起來。對中科院的研究員來說,幾千萬元人民幣挺吸引人的,但也是經常能見到的。幾百萬美元就不同了,若是能全部落到項目組,可就不止是難得了,簡直像是有了一份新工作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