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翰池的名字,記者們也都是知道了,蔣同化知道的卻不多,紛紛互相打聽。
楊銳也不解釋,身為學者,他對這種同鍋的老鼠,有的是理由鄙視。
記者們更多的問題,楊銳就不再回答了,告罪一聲,進了實驗室。
實驗室內,許正平等人亦是各種關心。
身為同僚,他們其實更能理解楊銳所受的壓力,甚至離子通道實驗室本身,都不免要招待一些不速之客,更不要說是楊銳本人了。
楊銳此時並不多說什麼,敏感時刻,還是悶頭做實驗算了。
對他來說,能做的工作已經做完了,剩下的,楊銳實際上並不想過多的參與。
事實上,若非是致死事件,他還真不一定會硬抗到現在。
楊銳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他目前的研究工作已傾向於管理者了,不論是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還是華銳實驗室,都有多個研究小組在工作,但要確定研究方向,並且與海外各大研究所競爭,仍然免不了楊銳的參與。
許正平等人佩服的看著楊銳,在他們看來,楊銳應該是無心他顧了才對。
隻有楊銳知道,此事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5.6%的致死率,怎麼可能隻有上千人的死亡?
而且,現在還隻有美國爆發。
當然,普通人尚未意識到此點,媒體記者是早就想到了。
一般的報紙和雜誌,是沒有資格和資金在海外派駐記者的,紛繁的請求,就此發往新華社。
專職搜集此案資料的吉良方,接電話接的有些焦頭爛額。
“《中國日報》、《新民晚報》、《齊魯晚報》這樣的報紙對律博定有興趣我理解,《人民醫學》也正常,《經濟晚報》也要資料是怎麼回事?”吉良方放下電話,揉揉耳朵抱怨著。
“你這邊還好,我這裡全是政府機關在要,不光要給,有的還要我送過去。”同事也是抱怨。
吉良方就笑:“那你送過去沒有?”
“誰管他們,哪裡顧得上啊。”
“部裡要你還能不送?”吉良方說的是宣傳部。
同事嘿嘿笑兩聲,裝大道:“管他們。”
也就休息了一分鐘,電話再次響起。
“你的。”吉良方有氣無力,幸災樂禍。
同事接了起來,恩恩了兩聲,道:“關於楊銳的資料我們有收集,對對對,不過要你們自己派人來拿,或者我郵寄給你們,報一下你的工作單位……恩,西城區府右街……咦,哦,您是******的……哦哦哦,好的好的,我馬上給您送過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