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屋子裡十幾個人,都用各色的表情看向楊銳。
其中大部分其實是楊銳見過的,或者是某次學會,或者乾脆就是北大的教授。
學術圈子就是這樣一層一層罩起來的,局外人永遠不得其門而入,而圈內人是繞的早就不想繞了。
朱院士坐在會議室的角落裡,位置並不顯眼。
不過,任誰將目光掃過去,都不會漏掉這位溫吞水的院士。
事實上,當大家看夠了楊銳之後,還是會自覺不自覺的將目光投向朱院士。
“楊銳來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裡總共12位,是我組建的生物學的小組,大家對你提交的發展綱要很感興趣啊。”朱院士等大家將楊銳參觀的差不多了,才慢悠悠的站起來,一一介紹在場的學者。
楊銳也是一一打招呼,再坐到桌尾的位置。
“楊主任,您做的發展綱要弄的很細致啊。”老曹坐在楊銳旁邊,像是已經熟絡的樣子笑著說。
楊銳道謝。
“時間線也很好啊。”楊銳對麵的是米教授,來自武大,也是為了編製這份計劃書,而常駐京城了。
楊銳道謝。
“項目設計的也好。”
楊銳正要道謝,有人開始提出了異議:
“項目還應該要討論吧。”
“討論不就是分豬肉?咱們得先把基調定下來,要不然,就不要做什麼發展綱要了,還像是以前那樣撒胡椒麵算了。”
“做發展綱要不是搞獨裁,項目全部確定下來,那就不是定基調了。這不是又回到搞計劃的老路去了?”
“咱們做的就是高技術發展計劃,當然要計劃了!”
“誰說做計劃就要你全部計劃了?你乾脆把項目都做了算了去!”
人一多,說什麼的都有,而且,所有人似乎都是自帶辯論體質的,幾句話展開以後,自己就陷入了爭吵。
“我們每天都這樣,您彆介意啊。”老曹在爭論的間隙說了一句話,轉頭又回到了戰鬥狀態。
朱院士靜靜的聽著,三五不時的打量一番楊銳。
在這個房間裡,能夠引起爭論的話題,就可以認為是重要話題了。
過了會兒,朱院士直更是接點名道:“楊銳,我看你做的計劃裡麵,特彆指出,要貫徹‘擇優劣汰’和‘競爭促進聯合’,具體是在續簽合同和課題優勢方麵做限製,能詳細談一下嗎?我們對這方麵,還是有比較多的不同意見的。”
不用他說明,有不同意見的學者,表情上都能看出寫著反對兩個字。
如何簽訂合同,是整個計劃的核心部分,所有人都想參與其中,自然也會有無數的意見。
楊銳左右一看,就能瞅到四五名異見者瞪著眼睛。
這裡可全都是生物方向的學者,其他專業的學者,若是聽到消息,估計會直接奔戰場而來的。
……(。)</dd>,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