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主題擴展(2 / 2)

重生之神級學霸 誌鳥村 5228 字 10個月前

楊銳掛掉電話,險些笑出聲來。

他和朱院士爭什麼,朱院士原本就是被他請動的,或者說,是他遞交的重點實驗室的申請,才請動的朱院士。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籌備委員會又不是一個常設機構,自然不在乎有沒有經費。

但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本身是缺錢的。

儘管未來的63計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最大的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然而,調子起的再高,並不能掩飾年代的中國極度缺錢的事實。

因此,哪怕是國家戰略級的科研規劃,依舊隻能以有限領域為研究目標。

朱院士的工作,就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為了平衡“有限領域”。

最終勝出的八個領域,差不多可以說是中國未來二十年的科學黃金領域,而不在這個領域中的學者,做研究就格外困難了。

但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從未結束,也不會結束。

63計劃,最終還是要限定八個領域,而排名第一的,就是生物技術領域,之後,才是航天技術領域,信息技術領域,激光技術領域……

所以,到了3年後,中國人突然發現,呀,我們的農業竟然連續十幾年增產增收了,我們的豬肉產量竟然世界第一了,我們竟然獨立的進行了載人航天,還有自己的空間站了,我們的超級計算機竟然世界排名第一了,我們的激光武器竟然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了……那都不是某人在夜深人靜的某個夜晚拍拍初中學曆的腦袋想出來的,而是成千上萬,成千上萬,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奮鬥了一生才燃續出的火種。

楊銳也是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對中國的國家戰略,產生了影響。

63計劃的“有限領域”是真的非常有限的,例如生物技術領域,就隻有四個主題,優質高產抗逆的動植物新品種,基因工程藥物、疫苗和基因治療主題,蛋白質工程主題和糖生物工程主題。

凡是不在這四個主題之外的領域,想要百萬以上的經費,基本難於上青天。

當然,後期的63計劃是會不斷修訂的,可是,至少在未來的十五年內,也就是到2年,中國的生物技術領域,就隻有這四個主題,能夠得到廣泛和有力的支持。

朱院士當然也不想就留出這麼四個主題,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每一個主題背後,都代表著海量的資金支持。

沒有錢,光是說如何重要如何重要,又能怎麼樣?

發展各領域的生物技術是很重要,難道大熊貓就不重要了嗎?難道朱鹮就不重要了嗎?難道漸凍人就不重要了嗎?難道艾滋病就不重要了嗎?

楊銳拿出來的1萬元,卻是真真正正的重要。

這筆錢,要是分散到整個63計劃的漫長時間區間裡去,那是九牛一毛,63前期的經費還不包括技術人員開支和已有設備折舊呢。

可要是獨獨用在6年中,那就厲害了。

雖然不足以將八個優先領域變成九個,卻足以將生物技術領域的四個主題擴展一些。

在楊銳的建議下,優質高產抗逆的動植物新品種主題,變成了優質高產抗逆的動植物新品種和遺傳工程主題。

海澱區遺傳工程實驗室,也一躍上升到了63計劃的重點實驗室行列,竟是比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還要氣派的感覺。

對朱院士來說,有了海澱區遺傳工程實驗室的加入,他的資源調配更加容易了,沒有那麼糾結了。對楊銳來說,遺傳工程實驗室依舊受其掌控,經費依舊受他調配,研究員依舊受他的剝削,除了頭頂多了一個63計劃的牌子之外,也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整個流程中,唯一受到損失的就是區委了。

區屬實驗室掛上了彆人家的牌子,海量的經費隻能看不能摸,難受是實在有些難受的。

然而,行政官員們怎麼想,楊銳根本不在乎。

他更多的,還沉浸在自己影響了國家戰略的牛掰行為中,並未春節聯歡晚會的幾句台詞,三番五次的參與排練。

……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