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賣身票(1 / 2)

重生之神級學霸 誌鳥村 4443 字 10個月前

量變是會引起質變的,最好的範例無過於鋼鐵。

在鋼鐵稀缺的年代裡,難得的隕鐵幾乎是部落族長或勇士的專屬,可謂是族群之重寶。而當一個國家普及了鐵劍之後,鋼鐵已然是軍國重器般的存在了。待到工業化的時代,當鋼鐵的數量大大增加,普及到了軍事和民生的方方麵麵中的時候,鋼鐵已然是不可或缺的國之基石了。

重寶遺失固然可惜,軍國重器卻是政權穩定的支柱,但就重要性來說,最不能忍受失去鋼鐵的是工業時代的人們,基石毀塌的結果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全麵的混亂與崩潰。

多,就是好。

數量越多越重要。

尤其是在數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能夠帶來顯而易見的,真實的利益。

哪怕是普通人視為“物以稀為貴”的寶石,也是如此——紅寶石在200年前是最適合手表用的軸承,而瑞士鐘表業的蓬勃發展,與人工紅寶石的發明脫不了關係,也是因為人工紅寶石的顆粒大小始終受到限製,所以,激光的發展與科研進度才如此之慢,科研人員總是得花費數倍的精力去尋找便宜合適的原料。

同樣的例子還可以用在鑽石身上,如果不是大量的小顆粒鑽石,以及人工鑽石的發現與生產,金剛石刀的成本首先就會製約玻璃產業的發展,普通人想切個魚缸的成本,會趕得上同等麵積的房價。汽車工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規模,高硬度的碳鋼切割少不了消耗海量的鑽石,如果價格都和結婚戒指差不多的話,原料稀缺首先就會要了汽車城的命,產能過剩更是夢裡的故事。

科研機構是最不能忍受物以稀為貴的機構,最具有研究價值的,其實往往是數量最多的產品。中國農學最受重視的研究項目永遠是水稻和小麥,能源巨頭們會將精力放在數量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上,永遠不可能真的指望規模小百倍都不止的風能。

做“g蛋白偶聯受體”項目,是同樣的道理,擁有大量的“g蛋白偶聯受體”,與隻有少量的“g蛋白偶聯受體”那是兩個概念。

這就好像兩間實驗室,一個是做朱鹮研究,一個是做家鵝研究的,誰的研究進度會快一點?

不管做朱鹮研究的是什麼牛人,一個還在費儘心機的勾引朱鹮過來拍個照的時間,對方已經解剖了10隻家鵝了,雙方對研究對象的了解,相差何至於十倍。

有資源,就有研究。

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暫時是不缺錢的,600萬美元的故事所有人都聽說了,有好事者還專門去詢問過。

但是,600萬美元是否能夠發揮相應的價值,大家就不太清楚了。

直到這一刻。

所有都清楚了。

一種產物的生產和處理,在科研實驗室裡,可以說是一項係統工程,其難度不亞於楊銳當日改造的輔酶Q10的生產線的難度。

捷利康身為國際頂級的製藥公司,資助多個實驗室,也沒有搞定的工程,自然是不簡單的,就像是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目前展現出來的,對牛視紫紅質蛋白的處理能力一樣。

在了解g蛋白偶聯受體領域的教授看來——自從楊銳宣布開斬g蛋白偶聯受體以來,有心人都會有所了解——如果說國際上其他實驗室對g蛋白偶聯受體的研究水平,是朱鹮的研究水平的話,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的研究水平已經瀕臨家鵝的研究水平了。

一群人再看陶學林,不說是羨慕嫉妒恨,心底也是免不了有些比較,就仿佛是京城房價10萬的年代裡,仰望著在3萬元買房的同事的情感一樣:

丫的動手真快!

丫把便宜占到了!

小心賠死你丫的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