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到離子通道實驗室的門口,鬆島恒還有些小激動。
他整了整衣領,才向門口幾位笑著點點頭,率先走進實驗室內。
蔡教授等北大的領導們,此時就站在屋簷下,做出歡迎的表情,楊銳反而被放在了外圈,算是半個背景。
鬆島恒一眼就發現了楊銳,他的照片,鬆島恒可是看過多次的,每一次都驚異於對方的年輕和帥氣。
鬆島恒不是無緣無故的想要來蹭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的,就像是他的2000萬美元,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得到的。
身為東大的教授,鬆島恒是不傻的,包括三井等財團在內的各大公司,同樣也是不傻的。
2000萬美元在日元升值的86年,同樣是很不少的,事實上,就算現在的日本公司和日本人都躊躇滿誌的想要買下全世界,真到出錢的時候,千萬美元級的依舊是要斟酌再三的。
最終,鬆島恒親赴中國,腰揣2000萬美元的原因,無非就是獵獵而起的g蛋白偶聯受體的王旗,太過於誘人罷了。
對鬆島恒來說,不管是通過什麼方式,隻要能在諾獎水平的g蛋白偶聯受體的研究上掛名,那就有著無限的可能,也就值得他專程來一趟。
而對三井等大財團或大公司來說,能夠多一筆對諾獎的資助,本身就能值回票價了,而最有誘惑力的地方,則在於g蛋白偶聯受體對於醫藥研究的影響。
g蛋白偶聯受體與諾獎的關聯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因為它與人體和醫藥研究的聯係極其密切,可以說,在這方麵的基礎研究的進展,每前進一步,就能有數十種的新藥冒頭。
也是因為這樣,g蛋白偶聯受體領域的絞殺戰才如此的慘烈,無數的頂級實驗室的背後,是大量的基金會,以及大型製藥廠的資助。
二戰以後的國際科研格局就是這樣,能夠賺到最多錢的科學項目,能夠得到最多的資助,而能夠促進賺錢科研的基礎科研項目,能夠得到最多的關注。
當然,也免不了大量的資金湧進來。那些“慈善家”們創立的數量繁多的基金會,其使命並不一定就是履行慈善事業,更多的是眾籌資金,投入到自己在乎的項目中去。例如大型製藥公司的老板和高官們參與的慈善基金,雖然不追求盈利,但他們一定會瞅著g蛋白偶聯受體這樣的項目而來。
三井和鬆島恒也是一樣,他們付出的資金,從國家申請到的經費,也都是要用於有利於自己的方向。
鬆島恒看著楊銳,就像是看著一尊漂亮的獎杯似的。
他等著一群中方領導的寒暄結束,立即就站了出來,打招呼道:“楊銳先生,我是東京大學的鬆島恒,我看過你發表的多篇文章……能參觀一下離子通道實驗室嗎?”
“當然,請進來吧。”楊銳早就將實驗室給收拾好了,第一階段的研究完成,他就麵臨著發表論文和招待記者與學者的狀態。
鬆島恒興致盎然的走進了離子通道實驗室,並將之與自己幻想中的離子通道實驗室向對照。
半通式的實驗室,儀器從頭擺到尾,已經有了大型實驗室的雛形,實驗員們各就其位,操作著為數不多的設備……
鬆島恒靠近了其中一名實驗員,認真的觀察了他的操作,才微微抬頭,笑道:“非常熟練。”
“謝謝。”楊銳跟著他的腳步,並不真的讓他在實驗室裡自由自在。
“你們練習了很久吧。”
“確實是這樣。”
“現在的進度呢?”鬆島恒狀似禮貌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