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新聞發布會的確是乏善可陳。
楊銳得諾獎之前,各家媒體原本已是連篇累牘的報道了,得了諾獎,卻反而有所顧忌了,畢竟,之前的報道是麵向國內的,這種明顯要麵向世界的報道,就不能如此隨意了,萬一令友邦驚詫,那就不好了。
甚至連參與新聞發布會的媒體,都受到了限製。區級或市級的媒體自不用說,就是省級媒體,後來也被要求提交各種大綱文件,才被允許入內。
但是,就像其他形式的會議一樣,規模越大,級彆越高的,自如發揮的餘地就越小。
楊銳基本是照本宣科的完成了“新聞發布”,前後總共用去了不到30分鐘的時間。可以想見,最終的媒體信息,足夠讀者和觀眾們“享受”幾個星期都不止了。
“楊教授,這邊。”胡秘書早就等在了後台,一挨楊銳出來,就連忙招起手來。
楊銳的眼角跳了兩下,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秘書更是領導的左膀右臂,如此積極的等著自己,實在是令人不安呐。
這得是多過分的要求,才能有這樣的態度?
楊銳再是左右看看,問:“蔡教授他們沒來嗎?”
剛才可是以北大的名義來做的新聞發布會,蔡教授和劉院長沒理由不出現的。
胡秘書隻是微笑,道:“我看他們也都累了,就讓他們先回去了。”
連蔡教授都被支走了,楊銳不禁歎口氣,乾脆道:“您這是準備要我乾什麼,就直說吧,要不然,我心虛的腿軟。”
要是早幾天,楊銳也是不好太逆著胡秘書的意思來的。
但是,諾獎的存在,就像是金鐘罩環住了七十老翁似的,不僅碰瓷不出事,碰瓷的效果還極好,彆人捧著你都來不及,是不會有人會做出太激烈的舉動的。
胡秘書猶豫片刻,也隻能按照楊銳的要求,道:“那我就直說了吧。我想帶你見幾個人。”
“誰?”
“到了你就知道了”胡秘書說著,拉著楊銳出門,上車,七拐八拐的,再到地方的時候,楊銳都被搖暈了,隻隱隱約約的見到一個大廠門,然後就見幾名中老年乾部,等在了一間並不敞亮的會議室中。
“這又是哪一出?”楊銳有些不安。
情況越是出人意料,就越是有貓膩,按道理說,現在就算不在人民大會堂開會,也不應該到這麼一個舊廠子裡來。
胡秘書輕輕咳嗽一聲,道:“楊教授,這位是張廠長,董廠長,韓司長……”
兩位廠長還排在司長前麵,說明兩人就算不是央企的廠長,也是相當規模的大企業的負責人了。
楊銳對眼前的破舊會議室就更在意了,胡秘書這麼老遠的將自己這個尚未領獎的諾獎選手給拉過來,還拉到如此貧瘠之處,想也知道不是為了舉辦什麼歡迎晚會。
大國企的問題向來複雜,貧窮的大國企的問題就更複雜了。
楊銳勉強的打了聲招呼,就看向胡秘書。
“這幾位就是項目的主要策劃人。”胡秘書用介紹的語氣。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