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矜持(1 / 2)

重生之神級學霸 誌鳥村 3728 字 10個月前

楊銳走出音樂廳,其實就是為了躲清靜的。

當然,音樂廳外的集會更喧鬨,但是,畢竟沒有人不停的拉著自己,一邊囉哩囉嗦的說話,一邊還美其名曰交換意見了。

儘管有些國際性的學者,其實是很喜歡這樣的場合,甚至追求這樣的場合,但楊銳並沒有必要拉關係,尤其是拉國際關係。

一方麵,他有自己的華銳製藥和華銳實驗室打底,另一方麵,國際性企業的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歐美的學者可以毫無顧忌的拿歐美企業的錢——其實也不是完全的沒有顧忌,有些時候拿了私企的錢就拿不了公共基金了,拿了公共基金也許就拿不到學校的資金了,拿了黑人組織的錢,到南方就不好募資了,拿了化妝品集團或醫藥集團的錢,環保類基金的鈔票就等於放棄了——而對楊銳來說,拿錢就更要謹慎了。

中國人雖然開始玩實用主義了,但曾經的g點也沒有就此消失。像是日本企業的錢,能不能拿呢。

要是理智的說,日本一億多人口裡麵,出上三五個願意為世界和人類發展做出貢獻的有錢人,也是有可能的吧。

再說了,用日本人的錢,給中國科學家做研究,聽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中國在富起來之前的幾十年裡,還真沒少拿日本的無息貸款。

可是看看砸日本車的,還有時不時泛起的抵製日貨的言論,就知道,無論這筆錢拿的多麼的光明正大,也不是全然沒有代價的。

至於其他國家,其實也大差不差,韓國會鬨事,朝鮮也不清靜,印尼有排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扼守的馬六甲海峽簡直就是問題炸彈,中東更不用說了,什麼奇怪的事都有可能出現。再遠一點的歐洲,先把八國聯軍數出來,剩下的葡萄牙占過澳門,荷蘭占過台灣,名不見經傳的不丹都通過麥克馬洪線拉了一片藏南的土地去……

近代以來,與中國關係好的國家就沒幾個,甭管天南海北的,要數齷齪的話,都能找出三五點來。

這種情況下,拿錢就要非常小心了,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民眾的情緒簡直是一點就炸。楊銳要是真的全用自己的錢做研究也就算了,但在這個世界上,沒人真能做到此點,公共資金終究是需要的,這就需要公眾的支持。

比爾蓋茨要是敢將自己的錢拿出來給科學家造,最多也就是看兩場海嘯罷了——肯定是比水花兒大,但是,想想真的會有科學家拿錢去製造海嘯的話,出錢的人還是會感覺到心累吧。

總而言之,楊銳對於拿誰的錢,怎麼拿錢,都是有挑選的。

他也是有挑選資格的。

同樣是學者,甚至是諾獎級學者,地位也是不一樣的。

有些諾獎級學者在富裕的學校和富裕的專業裡麵,一年拿到上億美元的經費,悶著頭做研究就行了。這也是名校吸引高端學者的主要手段。

但是,這樣的學者的自決權也比較小,什麼錢能拿,什麼錢不能拿,也得受製於學校。像是哈佛就規定捐款不能帶條件,那帶帽子的經費再吸引人,哈佛的學者也拿不到。

相較而言,楊銳這樣的學者,雖然不能將所有科研以外的事拋之腦後,但在決定權方麵,也是更大的。

若是有足夠高的開價的話,楊銳相信,北大也不會介意自己的生命科學院換個名字,至於逸夫樓這樣的東西,就更不在話下了,還省得給一號樓二號樓起名字麻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