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2 / 2)

雲溪最近都在收集各種動物皮毛,趕製冬衣。

這種像海豹的動物皮,縫製出來的衣物幾l乎不透水,保暖性也很好。

她沒有在這個世界看到過海豹,就直接把這種類似的生物命名為“海豹”。

如同淼淼,其實和人類世界的貓咪不太一樣,但她沒有見到其它更像貓咪的動物,就把淼淼這類的動物命名為“貓”。

最初她還會彆出心裁,有意和原來世界的物種區分開,比如在青棗麵前加一個“野”字,後來陌生物種實在太多,她放棄思考新的名字,就套入人類世界的名字。

反正這裡隻有她一個人類,她想怎麼命名都行。

她讓滄月多抓一些海豹回來,第一塊鞣製好的海豹皮革,她用動物牙齒和骨頭做成的縫衣針簡單縫製了一下,圍在了滄月的上半身,用藤條皮揉搓的繩子作為係帶。

給滄月示範了幾l次如何剮蹭動物皮上多餘的筋肉之後,她把處理動物皮的工作也交給了滄月。

但滄月的指甲太過鋒利,也掌握不好力道,經常一不小心把皮毛戳了個洞,或不小心撕裂,或不小心用石刀劃破。

劃破了她還不敢收,自己拿著針線,在那裡笨拙地戳啊戳,想要學雲溪的模樣,去縫補撕裂的口子,最後實在縫補不了,她才交給雲溪。

雲溪忙得一身是泥,她忙著製作泥窯爐,打算高溫燒製陶器

失敗了好幾l次,她才慢慢摸索到門道。

見滄月戳破了一塊動物皮毛,她輕輕歎了一口氣,轉而讓滄月出去找吃的,動物皮等晚上她自己來弄。

滄月背著草簍出門,淼淼有時會跟著她一塊去捕獵。

淼淼捉回來的耗子雲溪不碰,但捉回來的鳥雀,她會烤了大家一起吃。

雲溪還沒來得及搭建一個泥灶,隻做了一個泥爐,一個熏肉架。

她把山洞口劃分為廚房區域,夯土牆的時候,額外在土牆一米遠的地方,夯了一麵半人高的擋風牆,泥爐就置於擋風牆內,柴火、芒萁、絨草這些燃料放置在洞內靠近洞口的地方,方便拿。

天晴的時候,那些柴火還要時不時搬出來曬一下。

下雨的時候,雨會飄進洞口澆濕泥爐,雲溪在擋風牆和土牆之間斜搭了兩三根竹子,蓋上幾l片一個人高的大樹葉擋雨,蓋上帶著泥土的草塊吸水。

她很想製作一些木板,但沒有趁手的工具,隻好多多利用樹葉和泥土。

搭建泥窯爐的靈感還是來自農村的灶頭,用水和過的黏土壘砌一個“n”字形的底座,長約一米,寬約二十多厘米,一圈一圈壘砌。壘到二十多厘米以後,一頭作為柴火進口處的灶門,灶門下方需要留出孔隙作為灰室;另一頭壘砌起圓柱形的煙囪。

這樣就成了一個“L”形的泥灶,如果尋常的灶台,需要在平麵上切一個與鍋等大的圓形,然後放入一塊大鐵鍋;但她搭建這口灶是想形成高溫燒製的效果,所以平麵上沒有孔洞,隻在側麵開了一個口,方便放入陶器。

泥窯爐初具雛形後,雲溪火燒加固,然後陽光暴曬。

風乾泥窯爐的間隙,她試著用黏土捏了一個酒壇狀的罐子。

第一次捏罐子的時候,沒有經驗,捏成型的罐子,底部粘連在石塊上,根本拿不起來,她不得不推到重做。

第二次做的時候,她想到包餃子時,餃皮太黏,可以在手上抹些麵粉,以此類推,她在自己的手上和石塊上撒了些草木灰,果然能夠防止底部黏土粘連在石塊上。

她把罐子從側麵放進泥窯爐中,側門再抹上黏土,完全封閉起來,然後點火,開始燒製。

雲溪隻記得要高溫才能燒出陶器,但具體不知道要多少度的高溫,更不清楚要燒製多長時間。

從清晨到傍晚,她守在泥窯爐旁,一邊看著火,一邊用草木灰水處理動物的皮毛。

不停地添火、掃灰、再添火,直至傍晚時分,才停止燒製。

雲溪沒有急著取出來,讓泥窯爐中的餘溫,繼續烘烤那個泥罐。

第二天起來,她挖開側門,用木棍捅了捅罐子,試探性伸手摸了摸,拿出來一看,確實有了陶罐的感覺,雖然不太好看,但硬度也足夠

可惜,被她燒裂了。

或許是溫度太高,或許是燒製的時間太長,或許是捏製過程中留下了氣孔或者裂紋……

她並不氣餒,打算今天繼續嘗試。

燒裂了的陶罐,雲溪沒舍得丟,雖然無法用來盛水、煮水,但也可以當作一個容器,儲存一些物品,比如,曬乾的野果。

日子一天天過去,她燒廢的陶器,在洞口堆積成了一個小山堆。

這天,雲溪去瀑布邊取水時,看見水麵結了一層冰,瀑布水流也變得很小。

她用石塊砸開水麵上的冰,心想:冬天馬上來臨,要是水潭這裡都被凍住,那滄月是不是隻能去海裡遊泳了?

正出神思考,不期然聽見了天空中一聲鳥鳴。

雲溪抬頭一看,看見一群烏泱泱的黑鳥飛過上空。

那是去年滄月捕食過的黑翅鳥。

雲溪記得這種鳥的模樣。

它們成群結隊地盤桓在水潭上空,數量越來越多,雲溪看了幾l秒,連忙跑回了山洞。

她縮在山洞口,露出了一個腦袋。

這裡可以望見瀑布的位置。

她看見空中那群黑翅鳥撲棱著翅膀落下,落在水潭邊,像是在啄飲潭水。

雖然雲溪知道它們處於滄月食物鏈的下放,但現在,滄月不在她身邊。

它們在高空,越聚越多,看上去有幾l百隻,每隻下來啄一口,也能把她身上的肉啄光,就算不啄她,她也十分擔心那個小水潭裡的水,會不會被這群鳥喝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