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它們的智力程度,人魚這一種群遲早會學會使用火,但她和滄月的出現,似乎將這一曆程提前了。
人魚不會製作火折子,滄月便教它們用木蹄層孔菌轉移火種。
它們生火的方式主要是摩擦火石,它們的力氣比人類大上許多,產生的摩擦力自然也更大,掌握方法後,幾乎不怎麼需要琢磨技巧,憑借蠻力就可以摩擦生起火來。
個彆人魚的模仿和學習能力雖不如滄月,但明顯強過其他動物。它們逐漸學會了使用火,木矛和石頭。
雲溪重新編織好漁網,把漁網交給了滄月,滄月又把漁網給了其他人魚。
這樣它們去海中狩獵時,雲溪依舊裝病不讓滄月去,但若是用漁網兜回來的獵物,雲溪便會不客氣地去拿一條魚回來。
雖然她沒去狩獵,但編織漁網她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手掌都磨出了好幾個泡。
她拿得心安理得,其他人魚對此似乎也沒什麼意見,有些甚至會把自己手上的肉分一點給雲溪。
雲溪頭一回收到其他人魚放到她麵前的肉時,萬分驚詫,腦海瞬間閃過各種類似部落、領袖、臣服一類的詞彙,可那些人魚放下肉後,便沒有其他的表示了,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進食。
她覺得,這種行為大概算是感謝,感謝她編織出了這個方便它們狩獵的工具。
也許等到遙遠的未來,它們才會發展出類似部落和首領一類的東西;也許,永遠都不會。
這種生物超出了她的認知範圍,她隻能一點點觀察摸索,得到一個推測,並不能做出具體的結論。
它們具體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後世的科學家們才能得到一個確切的觀測結果。
同理,這個世界也是。
她無法套入到人類的任何一個史前時期,有時她甚至忍不住猜測,這個時空是否本身就是混亂無序的?她可以在某個時間點來到這裡,地球上其他動植物有同樣的概率來到這裡,甚至,從前也有人類來過這個時空,也未可知。
雲溪看向滄月,又想到臉上沒有鱗片的小人魚。
如果人類和人魚之間的基因能夠結合且遺傳下去,那麼,隻要曾經有一個人類來過這裡,和人魚交.配繁衍,誕下過小
人魚,小人魚長大後,再與其他人魚結合……目前看到的兩條少鱗的人魚都是雌性,幾乎所有哺乳動物,性彆都取決於X和Y染色體……
想到這裡,雲溪不願意再推導下去,有點顛覆她的認知,她下意識排斥思考。
她來到這個世界,是想活下去的,不是打算來當“達爾文”的。
不過,雲溪還是有些好奇,小人魚是胎生還是卵生?
排除與人類雜交這個猜測,還有一個可能是基因突變。
比如,當初人類褪去了體毛,是為了適應追逐圍獵動物時,身體能夠更好的散熱。
基因突變也不一定就是朝著有利的方向,變異是隨機的,隻不過更適應生存的變異,有更大的概率遺傳下去,也就是所謂的適者生存。
人魚褪去上半身的鱗片,顯然更不適合在野外生存下去,但褪去鱗片的人魚,學習模仿能力,又明顯高出一截,這對生存是極其有利的。
還沒等雲溪想明白,雲溪就目睹了一條雌性人魚,在水裡生下一條小人魚來。
彼時她正和滄月在溫泉池子裡洗澡,她坐在滄月的尾鰭上,揉搓自己的胳膊,滄月拿了個小刺球,搓洗自己的尾巴。
一條挺著大肚子的人魚來到了水中,她們也沒注意。
結果洗著洗著,一個裹著晶瑩白膜的橢圓狀物體,漂到了她們身邊。
她們愣住,齊齊停下手裡的動作,盯著這個漂在水麵上的物體看。
盯了半晌,滄月咕嚕了一聲,伸出爪子,向下劃拉,劃破了那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