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在於:從對砸的石頭碎塊中,尋找到一片鋒利的石片作為切割物。
下一步,在木棍上切割出一個凹槽,將石片固定捆綁在凹槽上,這一步,目前隻有滄月有耐心學下去,並且學會了。
穀雨或許也能學會,雲溪隨意教著,至於這條小人魚,最終能學會多少,那就看它自己的造化了。
不過,學會製作石器之前,雲溪認為它還是得先學會,如何在野外自保、狩獵。它和現代人類不一樣,它有尖銳的利爪和敏捷的速度,它是一個強大的掠食者。
翌日,它的父母,把它夾在臂彎下,硬要帶它出去學習撲打狩獵技能,滄月和雲溪也驅趕它,讓它不要跟著她們玩耍,去跟父母好好學習狩獵的本領。
誰料它半路上還是偷溜了回來,找到田野間的雲溪和滄月。
滄月看著它,咕嚕了一聲。
雲溪訝異:“你不是去打獵了嗎?”
它咕嚕咕嚕地,遊走到水田中,像昨天那樣,小蹼爪抓起一把秧苗,沿著雲溪排好的順序,依次往下插去。
雲溪和滄月相視片刻,皆是一笑。
它在田野間,幫了她們幾天忙,某天突然捂著嘴巴,在田野裡竄來竄去。
雲溪叫住它,問:“怎麼了,捂嘴做什麼,牙痛嗎?張開嘴我看看。”
它咕嚕了幾聲,張開嘴,往雲溪手裡吐了顆乳牙出來。
哦換牙了。
雲溪看著手心裡的乳牙,頗覺好笑,喊來了滄月一塊看,最後她把這顆乳牙拋到了山上,和穀雨說:“上排的牙掉了就扔河裡,下排的牙掉了就扔山上,這樣牙齒才能長得好看。”
根據人類世界習俗“上排牙丟床底,下排牙丟屋頂”改的。
一旁的滄月聽了,愁眉苦臉,告訴雲溪,她當初掉的牙齒,全吐河裡了。
雲溪讓她張開嘴,她“啊”了一聲,張開,雲溪看了看,說:“這不也挺好看的嘛,我哄它玩的呢。”
原以為隻有她們兩個能聽懂這話,誰料那條小人魚聽了,竟也仰起頭,咕嚕咕嚕看著雲溪,好像在說它也聽懂了,她是在哄它玩。
雲溪輕輕捏了捏它的臉頰,在心裡盤算,要不要教它說人話。
說實話,這很費勁,當年,滄月日日夜夜和她相守相伴,她抓著滄月的手,放在自己的唇上、喉嚨上,讓滄月感受每一個詞的發音,那時她每天都會和滄月說許多話,這才慢慢教會滄月說人話。
且當初是為了能夠和滄月溝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讓自己的精神壓力得到紓解。
如今,她沒有這樣的心力和信心,再去教會另一個非人類。
也沒有必要了。
她在族群中感覺很安心,儘管和多數人魚語言不通,但她和它們相處得很愉快。
它們頭腦簡單,不會撒謊,就連偷吃了她的食物,都不懂得要擦乾淨嘴巴。
它們的心思也很純粹,喜歡人,就會靠近人,和人分享狩獵得到的食物,但又保
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不過分打擾;對人無感,或者討厭,就會離得遠遠的,不靠近。
人的表情、動作,都可以傳達情緒,不用說話,它們也能感受到。
生活在這樣一個族群中,雲溪感覺很放鬆。
所以,隨緣吧,穀雨會不會說人話都可以,她隨緣教學,它能學會多少是多少。
人類繁衍後代,原始時代,是遵從動物的本能;農業時代,多一個人口,多一份勞動力;到了工業時代,無論因為什麼愛情結晶、寄托情感、體驗人世間美好等天花亂墜的理由,大抵繞不開“養老送終”這一緣由。
雲溪不指望人魚後代給她這個人類養老送終,她教穀雨打磨石器、種植水稻,但從不期望報答。
也許,穀雨成年後,會和之前的一些人魚一樣,離開這個山洞,加入彆的族群,或是建立一個新的族群。
動物世界裡,弱肉強食,少有“養老?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一說,雖然有些類似大象、虎鯨一類的動物,確實會在某種程度上,照顧年老的成員,但那是在群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
雲溪也不習慣將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彆人、彆的動物身上,所以她早早將生存的重心轉移到種植和養殖方麵,這樣,哪怕到了七八十歲,她也可以靠種地養魚,養活自己和滄月。
生育與否是個人的選擇,雲溪沒有養孩子的興趣,向來不考慮這個問題,但最近因為穀雨的接近,她開始觀察滄月,她想知道滄月會不會喜歡小孩子,哦不,應該說小人魚。
觀察一段時間後,她發現她想多了,滄月的世界很簡單很純粹,就隻圍繞著狩獵和陪伴她這兩件事。
動物世界中,狩獵填飽肚子是頭等大事,而動物的愛,就是給你找很多的食物,永遠不讓你餓肚子。
從一開始到現在,雲溪從未感受到愛意的消退,每天、每時、每刻,她看向那雙蔚藍色的眼睛,都能感受到那雙眼裡裝滿了對她的喜歡。
她做什麼,滄月都會跟著她,有時她嫌棄人魚的體型占據了大片空間,妨礙了她的工作,滄月就會找個妨礙不到她、又能看得到她的角落,尾巴盤踞起來,儘量縮小自己的存在,安靜地看著她。
她說話、吹陶笛、畫壁畫、寫日記,滄月就陪伴在身邊,哪怕幾乎看不懂什麼,眼睛也會很認真地看著她,無論她說什麼話,都會回應一聲咕嚕。
有時,她會心情抑鬱,坐在湖畔邊,思念家鄉,思念人類世界,久久不開口說話,不吃東西也不喝水,滄月就抱著一堆的野果,在一旁默默守候,若發出的咕嚕聲,不被人類回應,就會傷心地仰頭鳴叫,試圖引起人類的注意。
哪怕半夜起來上廁所,滄月都會迷瞪著眼睛,陪伴她,給她放風。
親密的時候,看向她的眼神,更是充滿著獸性的柔情與回應。
她這個人類,陰暗得像是下水溝裡的小青蛙,在潮濕苦悶的環境裡,仰望藍天,這條人魚,揭開了下水溝的蓋子,讓陽光照了進來,還伸出手把她抱到了太陽底下,一遍遍地和她表明她的愛。
而她曾流露過傲慢的嘴臉,自詡擁有許多學識,是主宰地球的生物,高高在上,試圖去馴化一個非文明社會的生物,去俯視一份純粹的感情,全然忘記,弱小和無知是相對而言的,她擁有的學識,是為了讓她更好地生存下去,而不是自認為高人一等。
因為過去的那份傲慢,雲溪心中常滋生出虧欠的情緒,那條人魚全然不覺。
縱使愛意得到了人類的回應,她也不會得寸進尺,不會索要更多,她就隻是,用她的方式,繼續愛著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