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京都的宏武帝看著皇太子前後辦事情態度,宏武帝心頭大怒。
東都,皇太子李茂鼎本來這時候還在忐忑不安。
在如今居住的府邸中。皇太子召見心腹崔長史議事。
此時的崔長史剛從洪洞縣歸來。那裡的爛攤子才收拾完。可謂是前後忙碌,崔長史本來以為這一回總算有一個圓滿的收場。
哪料想一回來,皇太子就給他的頭頂砸來一黑鍋。
聽完皇太子的擔憂後,崔長史差一點想氣暈。不過就想想,依著崔長史的心底真話。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皇太子既然在枕邊人的吹風下,那已經把事情做絕。那就不如一絕到底。那枕邊人還能留下嗎?
還有這一位被皇太子納在後宅的石侍妾。這美色重要,還是前程重要?
依崔長史來選擇一定是前程重要。前程在,美色多得是,想如何挑有的是人樂意巴巴兒的捧上前來請欣賞。
崔長史心黑。奈何這上頭的皇太子耳根子太軟。枕頭風一吹,崔長史還不敢說透話。
原由簡單,朝廷裡的官員有多少人真的底子乾淨?
或多或少都乾過拉稀的事情。不過隻要把事情的蓋子捂下去,對上對下都有一個圓滿的交待。這事情是能混過去。
愚民可欺,這裡的欺,就是欺負。而是欺瞞。隻要麵上做的漂亮,愚民高呼一下青天大老爺,這又不是不可能。
朝廷看的是過程嗎?朝廷看的是效果。
對於皇帝也一樣,有咬人的狗,有牧羊的犬等等,各類的人用法不同。這分寸拿自然又不同。
崔長史對於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就依附於皇太子這一顆大樹。大樹在,他的前程可期待。
大樹一旦倒了,樹倒猢猻散,那時候他又哪有什麼前程可期盼。
偏偏這一回皇太子站的立場,這有一點刁鑽。這沒有站在皇帝喜歡的角度上。
作為君父,皇帝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臣子們在思量琢磨的對象。
雖然說聖心不可測,可有些事情皇帝又沒瞞著。皇帝一些舉動,一些策略也在講述帝王的政治意圖。
皇旁的眼中就得給升鬥小民一條活路。也得給一給上升的台階。
活路在哪,均了朝廷的田地,讓升鬥的小民有立錐之地。
上升的台階在哪?自然是戰場上的撕殺。這是吃了刀口子上的飯。拿命去搏前程。
至於說當官?
一般的小民想想就可以。想多了,那純粹是白日做夢。
沒有貴人提攜,沒有特彆出眾的天賦和運氣。一般的小屁民可能用半輩子的拚搏來比過彆人幾代,甚至是十幾代祖宗們的努力而得來的富貴與人脈資源嗎?
至少崔長史能上位,他就是靠著人脈與資源。真拚本事,小屁民有什麼?
讀書識字嗎?
這一個世道裡
但凡能讀得起書的就沒有窮人。窮人活得就拚儘全力,哪能的錢財供出讀書人。不識字,如何做得官老爺。
何況想做官老爺,有人舉薦你嗎?恩主在哪兒。
崔長史這等時候想得不多,他隻能替皇太子查漏補缺。可偏偏這最大的缺就在皇太子身上。怎麼補?
如果可以的話,崔長史最想讓皇太子後宅的石侍妾消失掉。
這一位消失掉,沒人給皇太子吹枕頭風。那些東都的酒囊飯袋們也跟著那些被皇太子滅口的災民們一起消失。這一起子皇太子先前的錯誤才能不再算錯誤。
所有的當事人消失掉,欽差皇太子來為民做主。隻要把這些貪官汙吏的官財拿出來散一散。
升鬥小民真得著朝廷的實惠,他們不會問這些實惠從哪裡挖出來。他們就會看到這是朝廷的天恩。
這是皇太子給的恩典。指不定多少人想給皇太子立牌位祭祀。
崔長史想法挺多,最後還得咽回肚子裡。疏不間親,這一個道理崔長史還懂得。
“殿下,這一回總要殺一些豬玀。讓一些人吐了錢財出來。東都的普羅大眾要安撫。一些大戶隻要不是蠢的,總不能善財不舍。”崔長史這時候已經拿出膽量,他要替皇太子平帳。
怎麼平帳,官倉的一些窟窿當然要填。不過哪一些填,哪一些拉了典型出來挨刀子。
這裡麵的講究就是崔長史要去辦的事情。
“此事辛苦奉卿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皇太子嘴裡的奉卿,自然就是崔長史的表字。
“臣之本份。”崔長史態度恭敬,這會兒他還不急不徐,這很好的安撫了皇太子。
對於能填好窟窿。皇太子安心。此時一人說是商議,不如說是崔長史在給皇太子點拔。
當然這等點拔得婉轉,得讓皇太子先提出來,崔長史就是應下差遣。至於是崔長兄引導著皇太子想到的,這一切不重要。
等著崔長史離開後,皇太子鬆一口氣。
他回一趟後宅。石侍妾這一位美人兒湊上來。
石侍妾長得並不妖媚,相反她楚楚動人又可憐。當然這是白天裡的石侍妾。一旦皇太子和石侍妾一人獨處時,石侍妾就會勾人又會撩人。
皇太子被石侍妾勾引的神魂蕩漾。偏偏這樣的美人兒在皇太子跟前又是一臉崇拜的捧著皇太子。
皇太子在東都的日子裡,有著石侍妾的寬慰,這讓皇太子才不那麼的憂慮。
“殿下。”石侍妾的聲音溫柔,還有一點軟爾恬淡的感覺。這美人一喚,皇太子心裡就暖起來。
“妾有喜了。”石侍妾臉上滿麵笑容,她的眼眸裡也是歡喜。
這等時候李茂鼎聽著這等消息,他當然也歡喜。
為何?
因為石侍妾這一位枕邊人,皇太子李茂鼎是要帶回皇宮的。
石侍妾閨名素素,她的親爹是東都尹下麵的屬官。正七品的官帽子不大,說出來也好聽。石侍妾怎麼遭也是官家的女兒。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事情。至少在世人眼中是如此。
不過皇太子李茂鼎不知道的還有一些。至少石侍妾是不會交待。
京都皇城,宮廷內苑。
在東都的皇太子沉浸於溫柔鄉時。泰和宮的皇帝準備停下今天的政務。他要去一趟長壽宮,去見一見嫡母慈壽皇太後。
長壽宮。
對於皇帝的到來,錢太後滿麵笑容,和藹親切。
這一對天家母子見麵後,相互問候一番。此時錢太後更關心天子近日忙碌朝務,莫要操勞過甚。
口頭的關心後,李恒先開口提起東邊的事情。
“母後,茂鼎去東都許久。如今東都也出了大事情。您乃他的祖母,想必也在意他的近況。”李恒淡然開口,說的也坦然。
“皇太子出巡為著朝廷政務,哀家一介後宮女眷,也不必摻合前朝要務。天子如果覺得哀家聽著不合適的,您莫要提,免得讓您有為難之處。”錢太後就是客氣一下。
“不過茂鼎的近況裡,哀家就想關心一下他的身子骨怎麼樣,在外麵吃苦頭,可是瘦了,可是無恙?”錢太後關心孫子,這就是人之常情。
錢太後這般一說後,皇帝擺擺後,他示意殿內侍候的宮人退下。
天子有吩咐,宮人們自然見禮後一一告退離開。
殿內剩下天家母子一人,李恒從袖中拿出一份秘本。他遞給錢太後,他說道:“母後可以一瞧茂鼎的近況。上麵奏報的清清楚楚。”
錢太後瞧著皇帝的輕描淡寫,卻是從中間嗅出來不尋常的問題。錢太後遲疑一下後,她還是拿定決心的接過秘報,然後翻開仔細的起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感情朝堂上對於皇太子的指責全是小兒科。真正的黑料還在皇帝的手裡。
“這……”一個不仁的帽子壓在皇太子的頭上,這不成為現成的把柄。錢太後心頭難受的緊。
“母後看完了?”李恒問道。
“哀家看完了。”錢太後歎息一聲。
“母後會茂鼎歎息什麼,他做的事情,他豈能不知道後果。”李恒這會兒真的淡然。或者說皇帝應該生的氣,在泰和宮裡的已經生過。
這時候皇帝能淡然,也是東都的爛攤子憑著目前大夏皇朝的根基能解決掉。也不會留什麼大後患。
對於天子而言,他的仁,那是大仁大愛。他的仁隻對於黎庶,這為的還是李氏的社稷江山。
要說皇帝跟黎庶有多少同理心?那怎麼可能。
皇帝從小就是錦衣玉食長大的。哪怕是習武學文吃的苦頭,本質上也是提升自己的能耐。
至於黎庶為何讓皇帝在意,也不過是上輩子留下來的深刻印象。因為皇帝真正的看懂黎庶的星星點點怒火一旦點燃,那可以改天換天。
一個皇朝的覆滅,總有它的該死之處。沒有什麼無辜一說。真正無辜的是黎庶,他們辛苦一輩子活得如牛馬,他們也不過是想活著。
他們
會爆發,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活不下去。
皇帝均田地也罷,皇帝想讓勳貴們跟著皇家一起享社稷富貴也罷,本質上一切都隻是為著皇帝的江山安穩。
如今皇太子在破壞皇帝的規矩。皇太子的耳根子太軟,今天憑著一個枕邊人的枕頭風,他就可以包庇。
這等事情有一,就不能有一,再有三,再有無數次嗎?
這才是皇帝最失望的地方。如果皇太子的狠,那是一如即往,一切出發點為著社稷安穩。
皇帝可能還會覺得此兒類他。
就像皇帝的仁,皇帝的仁都是包裝的。
真以為皇帝是吃素長大的。那些被皇帝收割的大戶,那些被皇帝吃掉的貪官汙吏們。
皇帝心裡能沒數?
這全是皇帝養的豬狗,豬就是預備著需要時宰掉的。狗自然就是主人的狗腿子,那得急主人之所急,想主人之所想。
一旦狗想翻身,狗想噬主。主人當然就是一棒子敲掉,然後再吃了狗肉。
“茂鼎的做法,朕相當不理解。”李恒對錢太後說道:“他乃儲君,他如何縱惡犬之輩在身邊,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如今他在縱容,朕能想像有一天他被惡犬之輩反噬。”這才是李恒真正不能接受的結果。
大夏皇朝交到這樣的儲君手裡,社稷的明天在哪裡。就是閉眼了,李恒都能氣得從帝陵之中爬出來。
“唉。”一聲歎息從錢太後的嘴裡歎出來。
“天子想廢太子?”錢太後問道。
“朕無此意。”李恒哪怕想,如今還到時候。或者說李恒還想給皇太子機會,也是做給外戚一係的人馬瞧一瞧。
皇帝給皇太子的機會良多。最後真是廢太子,也是因為皇太子爛泥扶不上牆。
天子不得不為。揮淚廢太子,李恒這一位宏武帝的英明神武的形象不能抹黑。
悠悠青史,李恒要臉。
李恒這話一出口,錢太後心中稍安。她回話道:“皇上,石氏女不可留。”
錢太後一句話,這就決斷石侍妾的命運。
在錢太後的眼中,這就是一個妖國禍主的女人。瞧一瞧,石侍妾一出現,皇太子這辦的都是一些什麼事情。
至於皇太子耳邊子太軟?
這等事情錢太後能不知道。她知道。可是皇太子的儲君之位太重要,莫說一個石侍妾,就是再來一個複數,那在錢太後的眼中也不及皇太子的一根毫毛重量。
對於皇太子在東都有什麼風波,朝堂上有什麼倒太子的謠言。
金粟宮的賈祤都不在意。相反她如今就愛陪著兒子一道玩耍一樣。
對於賈祤而言,她還盼著秋獵呢。
在秋獵之前,皇太子沒有回到京都。因為天子的口諭已經差人秘密的傳去東都。
皇太子想回京都,在皇帝的眼中不必著急。
皇太子可以在外麵再多巡視一番。西邊瞧一瞧,東邊也多走一走。年前歸京都,一切也
可以。
當然一些敲打,皇帝也給了。畢竟皇帝差人去傳口諭,當然也有人替皇家辦事情。
東都,皇太子見過從京兆府而來的天使。
匆匆而來的天使奉上諭而來。皇太子一聽,他就知道他辦砸事情,這全傳進君父耳中。
最後天子給的處罰有嗎?有。
天子口諭,賜死石氏。
這一個消息傳皇太子的耳中時,皇太子一點也接受不了。
“不成。”皇太子立馬反駁天使的話。
“石氏已經懷上孤的子嗣。此乃皇家血脈。”皇太子替石氏尋到保命的護身符。
天使來之前,他真不知道石氏已經有皇太子的血脈。這就讓天使為難,這皇帝的差遣怎麼能不辦?
那就是違逆聖命,這要掉腦袋的。可皇太子的話也是勁爆消息,一旦從了聖命,就要了皇太子的枕邊人性命不提,這還會要了皇家子嗣的性命。
一屍兩命啊。
這就讓天使很為難。這等事情天使不難做主自然是趕緊上報。
其時這中間有一個時間差,天使來時,匆匆而來。
天使的消息還沒有上報前,京都的皇帝已經收到消息,皇太子身邊的石氏有孕。
京都皇城,泰和宮,禦書房。
李恒看著暗衛的秘報,李恒沉默良久。他不言不語,良久後,李恒說道:“梁忠。”
“皇上請吩咐。”梁忠趕緊躬身回話,他聆聽天子的差遣。
“讓暗衛用特快傳消息去東都,依朕舊諭,賜死石氏。”李恒做出決斷。
“諾。”梁忠恭敬的應下話。
在梁忠去辦差遣時,李恒也擱下手頭的秘本。皇帝沒有批朝廷的奏本,這等時候李恒在微微的走神。
對於彆人狠,那不叫狠。得對自己狠才算真的狠。
皇帝豈能不盼子嗣,兒孫多,皇帝在子嗣的挑選這上,這選擇更多。
哪怕就是兒孫不成器,隻要社稷安穩,皇家也不缺養宗室的祿米錢。但是這一切有前題,就是不危害社稷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