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112章 求訂閱。(2 / 2)

賈貴妃日常 華卿晴 21073 字 2024-03-19

李燁不光要看了,還要寫一寫看後的感想。這奏本為何如此行事。

皇帝準備手把手的教導嫡長子。因為皇太子是儲君。皇帝當然得用心教導了繼承人。

可謂是皇太子一入主東宮,這每一天的時辰都是塞得特彆的滿。

在皇帝心裡,皇太子先學一學批奏本。同時也是聽一聽政務之事。當然更是了解朝堂的格局。

有些事情不在其中,總還是不知其味。哪怕皇太子還小呢,功課不能省。

可有些事情皇帝也能慢慢的灌輸進皇太子的腦子裡。

宏武十年,夏。

炎炎之日,涼王再不舍,他還是和嫡妻涼王妃秦氏往涼州而去。

夏日,這等時節的皇太子李燁是忙碌又充實。

至於昭陽宮,賈祤的心思更多的放在關心兒子的身體上。

因為瞧著嫡長子的努力,賈祤也心疼。

至於小兒子這裡,李煜的心思在狗狗福寶的身上。

不知道是不是落水一回,年老的福寶已經開始顯現一條老狗的遲鈍。

狗老了,壽數到了。

這是替小京巴看過後,太醫給的結論。

李煜舍不得,小孩子的世界簡單。他舍不得,他就愛蹲了狗狗的身邊。

賈祤把一切瞧在眼中,賈祤對於福寶的感情也很深。

因為這一條狗狗陪伴她的時間太久了。久的她已經習慣了福寶的存在。

愰然如一歲,原來她進宮十五年。原來福寶已經過了十五歲。

對於一隻小京巴而言,這便是它的壽數了。

明明是夏日,在生命麵前,賈祤也有一些心上的波瀾。可能這便是生命的無奈。

因為壽數這東西,人,那真的無力回天。

李煜最近不愛進學。他就愛蹲在狗狗身邊。

賈祤的心裡也當然用來哄一哄小兒子。

等著宏武十年,入秋了。

賈祤瞧著福寶似乎精神頭又好起來。李煜不鬨騰了。賈祤也輕省了。

當然在這等輕省的時候,東宮的太子將大婚一事,這當然進入倒計時的流程。

金縣子爵一家人已經進京都。因為金縣子爵升官了,自然是一家人跟著來京都享福。

未來的太子妃姚明娘,這如今要出嫁,也當然在京都的金縣子爵府。

京都內城,金縣子爵府。

姚錦娘在大姐住的院子裡,她陪著姐姐一邊賞了秋菊,一邊嬌嗔的說道:“大姐,我舍不得你。”

哪怕來了京都後,哪怕是庶女出身。可姚錦娘還是交著手帕交。

還是有許多的京都名門淑媛樂意跟姚錦娘交好。

誰讓姚錦娘有一位做高官做爵爺的父親,還有一位將要成為太子妃的姐姐。

姚錦娘是庶女,這一點不重要。她的背後站著的人更重要。

姚錦娘來了解京都,她交著新朋友。她有了新的圈子。一切都美好,除了大姐姐馬上就要嫁進皇家。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姐妹相見也不容易。

對於姚錦娘而言,她多不習慣啊。當然在姚錦娘的心裡,她還是一直以長姐為榮。

因為姐姐會寵她。她們姐妹之間的感情深厚。

“我出嫁了,還是你的長姐。錦娘,舍不得的又何止你一人。瞧母親,瞧二弟弟,還有父親,自家人當然都舍不得分開。”姚明娘拉著妹妹說話。

她語氣溫柔大方,她笑道:“可天下間的事情就是如此,總歸有聚有散。便是出嫁了,我們也依然是血濃於水是親人。”

姚明娘寬慰著妹妹。當然在心裡,對於出嫁一事,姚明娘已經做好心裡準備。

早知道自己要嫁入皇家。哪怕原來是楚王妃,現在會成為太子妃。

姚明娘還是知道自己未來的出路在哪裡。她當然想求一條光明大道,便是跟皇太子一條心,夫榮妻貴。

至於其它的,姚明娘不願意多想。因為多思了,就怕心思錯了。

宏武十年,仲秋來臨,南呂之月。

東宮皇太子大婚之日,京都熱鬨喧囂。太子妃十裡紅妝,被皇家的儀駕迎入宮廷。

京都之人當然都是這一場大婚的見證者,見證了一位太子妃的婚禮。

皇太子大婚,迎親的隊伍裡有一位禁衛軍的將官。

這一位將官便是呂伭。他是這一場皇太子大婚的參與者。或者說呂伭隻是禮官之一。

呂伭心情挺複雜的。

在覺醒前世的記憶前,他的人生簡單。簡單的就是想光耀門楣。

皇家賜婚了,可惜湘水郡主的不喜,還連累了母親的過逝。

守孝之後,呂伭覺醒了前世的記憶。然後他把心中的那一股子心氣全部用在求取功名路上。

要說有收獲,自然有的。呂伭掙到了官位,掙到了爵位。

可同時呂伭的心中失去了自己前世求來的心上人。

不知道之時,那一切自然無所謂。可知道之後,想起那些一起看山看水的時光。

想起那些塞風的風景,那些與牧人宴飲的快活。

呂伭沒法子接受一些東西。

這些年裡,呂伭議過親,可在議親之時又是中斷。

舅母替他操心過,他隻是心裡有一股難受。

最後到現在也不過孑然一身。

呂伭成為皇太子成婚的禮官一員。他自己樂意。

呂伭想,他前世去逝的早,他沒能留下子嗣。

他也許也是誤了一場,誤了娘的一輩子。

前世的許諾過往,在這一場熱鬨的婚禮之時浮現。

呂伭愰然如夢,他一時間分不清楚哪些真,哪些假。全然幻夢一場。

這一場皇太子的大婚,呂伭不過一個配角。

就像他這一輩子的人生,他覺得自己隻是彆人的配角。

東宮。

皇太子李燁見到自己的太子妃時,在東宮的喜房內。

李燁年少,他的大婚當然沒有圓房一說。他和太子妃是夫妻,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他們還要磨合,往後還要熟悉的彼此。

龍鳳燭光,點亮了宮室。這開發求的不過是龍鳳呈祥,求的不是一對新婚之人的美好願景。

在這等時候,皇太子在喜婆的祝詞聲裡。他挑開了太子妃頭頂的喜帕。

一往他年,還是一張微微熟悉的臉。這一張臉真漂亮。

這是皇太子李燁的想法。

以於姚明娘而言,出現在眼前皇太子跟當年的所謂‘表弟’賈燁完全不同。

不止是朝服添的威勢,不止是皇太子身份添了魅力。

而是他的氣勢不同,他的一雙眼眸子裡也是一股子的不一樣精氣神。

姚明娘微微顫動了眼睫毛。喜婆此時接過宮人送來的祝酒。

喜婆對二位新人繼續唱著祝詞,還是送上合巹之酒。

喝過合巹酒,一對夫妻自然也許下了恩愛白頭的期許。

等著一係列的流程結束後,李燁擺擺手,他示意殿內的侍候諸人全部退下。

皇太子的吩咐當然沒有人敢違逆。待殿中剩下新婚的夫妻二人後。

李燁的臉上全是笑容,他笑道:“大表姐,不,往後你我夫妻相處時,孤喚你的閨名。”

“明娘,你亦可以喚我的名字。你我夫妻,我們之間與旁人是不同的。”李燁坐在姚明娘的身側,他的臉上有笑容也有認真與誠懇。

以誠待人。這是李燁待嫡妻的態度。

姚明娘聽過這話,她的唇畔出現笑容,她的目光落在皇太子身上,她輕輕頷首,她喚道:“燁郎,全聽您的。”

“那明娘您一定餓了吧。”李燁笑道:“來,我們一道去填一填肚子。今個兒可是新婚夜,萬沒有餓了新郎官和新娘子的道理。”

許罷,李燁伸手,他向自己的嫡妻伸了手。

李燁表示了親近的態度。姚明娘瞧著對方伸過來的手,她沒有猶豫,她搭搭了上去,二人相握在一起。

殿內,桌上擺著吃食。

當然都有各種喜慶的喻意。這會兒李燁動手,他替自己的嫡妻擺了小碟子和筷子。

瞧著這般動作自如的皇太子,姚明娘想了想後,她主動替自己的小夫君夾了一筷子的吃食。

她替他夾了一筷子的吃食,他也替她一樣的夾了一筷子的吃食。

他們哪怕是新婚的夫妻,他們也有一樣的心思。他們都想著尊重對方,同時也是愛護對方。

用過吃食。李燁喚了宮人備熱水。哪怕是新婚的夫妻,到底年少。二人還是各自洗漱一番,沐浴一番。

這一個新婚夜,哪怕皇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就寢。二人還是純粹蓋著被子,各睡了一邊。雖然是同榻而寢,可年少的二人真的是純真感情,不摻合了旁的東西。

次日。

宮人來喚醒了新婚的皇太子夫妻。太子妃姚明娘在梳妝之時,李燁還去殿外練了一會兒的武。

待著太子妃準備妥當,皇太子夫妻一起離開東宮。

這一對夫妻先去泰和宮,先去給父皇請安。

新人見翁爹。對於皇家新婦的太子妃姚明娘而言,她有一點小緊張的。

待從泰和宮出來。皇太子夫妻去了昭陽宮。

昭陽宮,賈祤早早在等候,便是李煜這一位做弟弟的也早早等著。他一直念叨著想見哥哥嫂嫂。當然更主要還是想見一見嫂嫂。

皇太子夫妻一來,賈祤挺高興。李煜更高興,他往親哥跟前湊,還問道:“太子哥哥,娶皇嫂好玩不好玩?”

對於皇十二子李煜而言,娶媳婦是什麼,那當然是玩耍。

昨個兒皇太子大婚,宮廷裡多熱鬨。李煜見證一回。他就想問哥哥,娶媳婦這事情好玩不?

在李煜想來,一定挺好玩的。瞧著身邊人就挺開心。

“我也想娶媳婦,太子哥哥有皇嫂,我也要媳婦。”李煜表達自己的想法。

聽著小兒子的話,賈祤想笑。

李燁伸手,他拍一拍十二弟的肩膀,他笑道:“弟弟想娶新婦,那你當求一求父皇。父皇一同意,指定給弟弟娶媳婦。”

“真的。”李煜一聽這話,他高興了,他還認真的思考起來。

“真的。”李燁逗一逗弟弟。

“好了,燁兒,莫逗你的弟弟。”賈祤發了話。賈祤說道:“煜兒,你應該好好給皇嫂見禮。”

“不可失了禮數。”賈祤對小兒子說道。

李煜這會兒認真給哥哥嫂嫂見禮。

李燁笑了,還道:“母後,當是我和太子妃向您問安。”

“都問安,都問安。”賈祤挺高興。

昭陽宮的主殿內。太子妃姚明娘向皇後娘娘敬茶。這是頭一回給婆婆敬茶。姚明娘哪怕練習過許多次。這會兒她的心裡還是有一絲絲的激動。當然她的情緒管理非常好,她的激動沒有表現出來。

在姚明娘表現出來的態度裡,她隻是一位恭敬的新婦。

喝過新婦茶,賈祤贈了新婚夫妻賀禮。然後,又是叮囑一番。

“好孩子,往後盼著你們夫妻和和美??。”對於賈祤而言,更多的叮囑也沒有必要。

天長日久,一切總會彼此都了解的。賈祤隻看往後太子妃姚氏的表現。她若好,她這做婆婆的隻會更好。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彼此都是相互珍惜著過日子嘛。

“時辰也不早了,也不能多耽擱。這會兒我們先去長壽宮、長樂宮,燁兒你們夫妻也應該去給你們的皇祖母問安。”賈祤當然是領著兒子和兒媳一道去。

做為中宮皇後,賈祤還是露臉的好。有好在,新媳婦也是多一份的體麵。

李煜瞧著親娘要領哥哥嫂嫂去皇祖母那兒,李煜當然鬨著也要去。

對此,賈祤沒有反駁。

於是賈祤領著兩個兒子,一個兒媳婦,這用了皇後的儀駕。一行人先往長壽宮去。

長壽宮。

錢太後見著皇後和太子、太子妃,還有小皇子李煜。

錢太後挺開心的樣子。受了晚輩的禮。又給了新婚的太子妃賀禮。

錢太後笑道:“真是一對天眷佳偶。哀家眼裡,天子這挑著的太子妃好。這瞧著就與太子太般配了。”

睜眼說瞎話,說的就是錢太後。明明她的心裡一點不覺得這二人多般配。因為太子妃的年歲這比皇太子大多了。

民間有女子大抱金磚。那是因為民間女子多是童養媳又或者換親。

這自然容易差了年歲。為著有一個好聽的名頭,這才鬨出了什麼抱金磚。因為在百姓眼中,金磚就是大富貴。

可在皇家的眼中,這真的如此嗎?

富貴人家嘛,賢妻美妾就太可能。於是這嫡妻年歲大了,這真容易人老珠黃。

在錢太後的人生裡,她瞧見的就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更可能是人未老,恩先斷。就憑著先帝,還有如今的宏武帝宮廷內苑。

瞧瞧,當初的宋太後能上位,能生了宏武帝。憑的什麼?

多大的恩愛,還不是一張好看的臉。

就是如今的賈皇後呢,在錢太後跟中,也是除了家世外,還有一張好看的臉。

因為宏武帝的宮廷內苑裡,哪一位妃嬪都不會長得平平無奇。個個挑出來都是一等一的美人。

不美的,皇帝不稀罕呢。至少錢太後就是這般瞧著的。

“借母後良言,兒媳也覺得皇上挑的這一門親好。欽天監合的吉慶,自然是一等一的般配。”賈祤附合一回錢太後的話。

兒媳娶進門,兒子的老丈人也升官提拔了。這等時候哪可能不講好話。

憑著求一個好兆頭,那也得說一說喜慶的話嘛。至少賈祤的態度就如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