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說彆人,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一個對女色毫無感覺的男性,也情不自禁地盯著蔣嘉婕看到舞畢。
是真的很精彩。
然而,最重要的觀眾,‘畫家’從頭到尾僅僅是平淡地掃了幾l眼,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興趣。
顯然,蔣嘉婕的舞沒能令他開心。
【靠,這都不行】
【搞沒搞錯,剛剛那舞,配上蔣嘉婕的美貌,放國內整個娛樂圈都是頂尖的,這還不滿意】
【山豬吃不了細糠】
【這都不行,那隻能期待一下紀鶴時的武術表演了?同樣的漂亮,而且是具有力量的漂亮】
紀鶴時也是這麼想的。
蔣嘉婕的舞蹈說得上無可挑剔卻依舊失敗,那麼自己若是選擇唱歌大概率也行不通。或許,隻能試試武術了。
紀鶴時來到蔣嘉婕剛才跳舞的地方,認真地施展了一番拳腳。
時而輕靈若清風,迅捷無跡;時而凝重如山巒,巍峙磅礴。快與慢,柔與力,變幻之美——這本就在上部電影中導演武指精心設計過的動作,再經國內以審美出名的大導演掌了眼,自然無可挑剔。
結束之時,紀鶴時收獲的喝彩聲甚至比蔣嘉婕還要高。
中年人的反應也要好得多。
至少,他不再隻是看兩眼,而是從頭看到了尾。
然而,麵對眾人的問詢,中年人最後依然選擇搖頭。
【還是不行!?】
【……】
【搞沒搞錯,剛才這人明明看得目不轉睛,非常感興趣,故意的吧】
【會不會表麵是隨便表演一個才藝,實際上對這個才藝有特彆要求呢】
【沒事,另一隊進度很慢】
直播間不少觀眾開始罵娘,尤其是紀鶴時的粉絲,紛紛感到無語至極。
鏡頭時不時切換到第二隊的視角。
周澤等人在解第一個字謎時就耗費了不少時間。此刻,他們仍困在第一個線索人物那裡,滿足不了對方的需求。
“我來給你唱首歌吧。”
林飛池走到中年人的麵前說道。
中年人沒有應答,依舊專心作畫。
【一個接一個表演hhh】
【看過林飛池直播的人表示,他唱歌真的好聽,勝過許多原唱,猶如天籟】
【林飛池嗓音確實好聽,很獨特的少年音,這種聲音唱歌如果不跑調,肯定是好聽的】
【再好聽也不可能超過蔣嘉婕的舞蹈和紀鶴時的武術】
在技術層麵,林飛池確實沒覺得自己能超過前麵兩位。
但,此刻他卻蠻有幾l分信心。
不在於聲音,而在於這首歌本身——他選擇的,是幾l年前由X國某個民間歌手創作出來的歌,歌名翻譯成華語是:《烈與火之歌》。
【?這是哪國語言】
【首先排除華語和英語】
【林飛池在直播
間唱過法語歌】
【這也絕對不是法語】
【好像是阿拉伯語?】
【智能識彆了一下,
真的是阿拉伯語】
【救命,
林飛池到底會多少種語言?我本來覺得他肯定在Y國生活過很多年,所以才能有那麼標準的英音,現在完全不確定了,感覺像是語言方麵的天才】
其實,林飛池並不會阿拉伯語,更不是什麼語言方麵的天才。他唯一會的,就隻是這首歌而已。
早在十幾l年前,X國的國內戰爭便開始了,小規模的衝突一直持續不斷,至今沒有停歇。
而在兩年前,某個超級大國又對這個小國展開了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由此製造了數以百萬計的新的難民。
難民們紛紛湧向歐洲。
當時,憑借著稿費富裕起來的林飛池正在遊曆歐洲各國,構思《異相》。也正是因此,他與許多被迫逃往異鄉的X國難民們產生了接觸。
這首《烈與火之歌》,是他在一次捐助活動裡學習的,歌聲裡既有對戰爭以及戰爭發動者的譴責,又有對難民們的同情,更有對回不去的故國的無限哀傷與悲鳴。
所謂遊子二字,恰恰正是對這群難民的真實寫照。
雖然不是難民,但此時此刻,林飛池的的確確唱出了那種遊子之情。
中年人在聽到歌聲前奏的那一刹,神色便隱有震動。待到歌詞過半,他專注望向林飛池的雙目之中,已是滿含淚光。
在場的三位嘉賓皆是麵露不解。
歌聲固然好聽,可這個中年人的反應未免太大了,顯然另有隱情。
直播間裡同樣疑惑不解。
不過,很快就有人出來科普了這首歌的含義及來源,直播間的觀眾們這才恍然大悟。
【所以這個中年人是逃難到這裡的X國難民啊】
【之前那麼淡定,現在聽見一首歌就淚如雨下,真的是,唉】
【X國國民好慘,話說,咱們國家為什麼不能幫忙接收一些難民啊?就像歐洲的發達國家做得那樣】
【拜托,想當聖母能不能先看看咱們國家山區的孩子們】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謝謝】
【要收留這些難民,也該由始作俑者去收留。當年給第三世界帶來深重災難的,以及現在正在給第三世界帶來災難的,該由他們負責,關咱們國家什麼事兒?再說了,咱們國家每年都給非洲很多援助呢,夠人道主義的了】
【想當聖母自己去當,不要道德綁架彆人,更不要道德綁架自己的國家】
……
“謝謝你!”
歌聲唱完,中年人站起身來,並從口袋中掏出紙條,眼眶發紅道:“我已經有些日子沒有聽到這首歌了,你唱得很好,特彆好,聲音很像我的大兒子。”
用這種語氣說出這樣的話,林飛池猜想他的大兒子可能是死在了戰爭裡,有心寬慰幾l句,最後卻還是什麼也沒說,隻道:“您喜歡就好。”
從中年人手中拿到第三張紙條,
這一次,
紙條直接指向了寶藏的所在地。
“還是我們家阿池最厲害。”
紀鶴時勾上林飛池的肩膀,仿佛比靠自己的本事拿到紙條還要高興。
林飛池想到剛才紀鶴時對白人小哥說的那番話,動了動肩膀,擺脫他的手臂。
在寶藏所在地,四人又耗費了約二十分鐘,並利用搜索引擎、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多個工具,接連解開數個與Y國曆史相關的謎題,拿到了寶藏。
同一時間,二隊正卡在表演節目上。他們麵對的是一名來自M國的年輕女孩,四名隊員輪番上場,都沒能使她滿意。
正在絞儘腦汁試圖表現新才藝的閔一凡,得知林飛池那隊已經拿到寶藏,整個人差點崩潰:“不會吧!兩隊麵臨的考驗是一樣的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另外幾l人也不淡定了。
周澤苦笑著問:“所以,他們是表演了什麼才藝令線索人物滿意的?”
主持人笑道:“林飛池唱了首特殊的歌曲,烈與火之歌。”
頓了頓,她又道:“剛剛我問了編導,其實,這並不符合節目組最初的設計,是那位線索人物強行按照自己的心意,給予一隊通過,將紙條交給了他們。”
“啊!?”
【靠,前有H裔姑娘為紀鶴時不顧原則,後有X國難民為林飛池不顧原則】
【橫批:兩人絕配】
【節目組氣死:這些素人能不能靠點譜,能不能按照劇本走,還想不想要工資了】
【沒事,意外增添了節目效果,白嫖兩個熱搜它不香嗎】
【不過,林飛池居然會唱《烈與火之歌》這種歌】
【林飛池不會也是那種希望國家接收難民的聖母吧】
【是怎樣不是又怎樣,他一個素人,而且又沒在公開場合呼籲過什麼,你們太閒了吧討論這個】
其實,林飛池還真不是。
他的確對這些難民抱以深切的同情,也捐過不少錢,但若說這些難民想要前往自己的國家,請求祖國接收,他非但不會呼籲讚成,反而有極大的可能公開表達反對。
某種程度上,林飛池甚至覺得自己算是個民族主義者。
剛開始寫時,他之所以給自己取了個英文筆名,使用純英文創作,是因為一個夜深人靜時的幻想——
等自己的作品風靡全世界之後,再將國籍公布,以一個‘網紅’作家的身份替祖國朝西方世界人民發出聲音。
——這種外人聽了一定會感到荒誕離譜不自量力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