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歸家(1 / 2)

被迫嫁給醜夫後 林沁人 5174 字 11個月前

第79章

收到這封信的第一天,清言就去鎮上寄了個包袱出去,儘管花費的銀錢比寄信要貴上許多倍,他也並沒心疼。

包袱裡裝了清言自己在家裡常穿的一件單衣,還有一個他跟李嬸學做的香包,以及一封信。

而從風雨關寄回的下一次信封裡,帶的是一方素白帕子,清言拿起來看了一陣,才想起,這是他剛開始跟邱鶴年學字時,自己放在字帖下,送給對方的。

他本來都快忘記這茬了,沒想到,邱鶴年一直好好保存著,還隨身帶去了西北。

兩人就這麼來來回回地寄信,如此幾次,時間就不知不覺過去了兩月。

……

這個夏天,清言沒敢吃涼,怕再病了要麻煩彆人。

地裡的菜結了一茬又一茬,清言一個人吃不過來,大部分都去集市上賣了,還給了李嬸和秋娘他們一些。

今年地裡主要種的是稻穀和大豆,清言打定了主意要開店,精力和投入都要投入在店鋪上麵,田地就沒再擴大規模,這點地裡產的糧食就主要留給自家吃,一年到頭大米和豆油就不用出去買了,吃不完的可以賣了賺點錢。

從七月下旬開始,從風雨關來的信頻次越來越高,有時,因為信件寄送的太頻繁,路上又有所耽擱,清言甚至會同時接到兩封。

這些信字數都不多,邱鶴年在信裡寫的大都是住處周圍的風景。

清言隱隱覺得不對,把連續幾封信放在一起對照,才發現近日收到的信裡,提到的都是窗外的同一棵海棠樹,詞句雖優美精致,描述了樹一日又一日的變化,也洋洋灑灑地寫了些看過的書和用過的飲食等等,不細想發覺不了什麼,但仔細看才發現,邱鶴年這些日子應該是一直在屋中沒有出去過。

《山河記》中提過西北方的房屋構造,臥室一般是南北朝向,炕的東側或西側是火牆,北側緊貼著炕的牆上開了窗子。

窗外往往是家裡的後園,後園裡挨著窗,家家都種了果樹,尤以海棠為多。

海棠春季開花,秋季結果,開花時爛漫,結果時密密層層,碩果累累,是很美的景致。

隻是,清言卻看著床上鋪開的一張張紙,紅了眼眶。

屋子都不能出去了,隻能天天躺在炕上,看看窗外的海棠樹。

清言想不出到底是多難受,才能讓邱鶴年這樣的人,一封接一封地給他寫信過來。

到了八月初,這些信卻又戛然而止,整整半個月,清言也隻收到了一封信,內容也隻是寥寥數筆報了平安,再就是每封信都少不了的那句“我很想你”。

當天夜裡,清言輾轉反側地睡不著,恨不能立刻啟程,趕赴風雨關。

但轉過天來,他還是隻能苦苦等著遠方的來信,和那不知歸期為何的人。

這幾個月來,鎮上往外租的鋪子,清言他們幾個都看了個遍,最終幾個人咬了咬牙,商量著定了鎮上最繁華路段的一間一層樓的鋪子,月租

金是十一兩白銀,按整年付錢?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房主給便宜了十兩銀,正好付了牙人的傭金。

兩邊的字據寫好,都簽字畫押後,這鋪子就歸清言他們所用了。

租了鋪子才是第一步,鋪子裡麵還需要按他們的設想重新修整裝飾,貨架需要量了尺寸找木匠定製,招牌也要做了,等到吉日吉時掛起來。

白天忙得腳打後腦勺,儘管很累了,但在夜裡,清言還是會偶爾驚醒過來,明明做了夢,卻又想不起是什麼夢境,隻覺出噩夢過後的心驚肉跳。

直到八月末九月初,清言才驚覺,整個八月,他竟然隻收到了那麼一封風雨關的來信。

而他寄出的信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九月初,清言和李嬸還有秋娘合開的“香韻坊”開張了,一層樓裡,從胭脂、香膏,到最近流行的香水、花鈿,女子和哥兒喜歡的首飾、頭飾、衣袍,應有儘有。

在整個鎮上,乃至縣城裡,人們都沒見過這樣的鋪子,從一樓逛到一樓,走一圈再下來,想挑的想買的就都買全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