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梅拉倫人的維京式血祭(2 / 2)

“又是血腥。我怎麼感覺有點戰場的意思了?我在戰場上也有現在緊張。噫!你們用人祭莫非就證明自己強力?還是覺得這非常必要。真是白白浪費勞動力,太純了。”

留裡克直到的,就是因為人祭和人殉,是一種愚蠢的浪費勞動力行為,東方自先秦時期逐漸放棄這類做法。待到漢武,連一些明顯是摧毀壯丁勞動力的肉刑也被廢除。不能說這種措施是純粹的人性化,它畢竟嚴重傷害國家的實力。秦穆公的幾名大將為之殉葬,結果鬨到秦國失去了幾員大將,將才的意外損失的惡果迅速在後期戰爭體現。

此事依留裡克看,他不求奧利金回去尊重什麼人權,哪怕是尊重一個勞動力,也不該這樣做。

但他就是這麼做了,看得一眾首領們目瞪口呆。

首領們倒不是覺得人祭真的愚蠢,而是普遍覺得一口氣用五個奴隸,這除了奧利金的炫耀意義外,真的算是祭祀神靈麼?

倒是維京世界,以敵酋之血祭神並非罕見。真的讓留裡克猜對了,“慷慨”的使用多名奴隸血祭就是罕見的愚蠢。

祭祀宰梅拉倫人的歡呼中結束,他們就是渴望看到血,就是渴望戰鬥,因為他們想到的並非是死亡,而是可以撈到巨大財富的機會。

祭祀結束,奴隸的屍體被扔進大湖,任由他們慢慢漂入大海,算做是對湖神、海神最後的祭祀。

梅拉倫部族至此開始了最關鍵的備戰,他們整編軍武、清點船隻,奧利金和他的卡爾意氣風發。

早在祭壇之上,奧利金二度宣布卡爾會作為梅拉倫軍的一員驍將,必將立下大功。

獲得了巨大的光榮,作為王國的王儲,卡爾又正值年富力強,便自然而然的在他的妻妾身上率先發泄一番他快要爆炸的野心。他渴望巨大的勝利,最好親自斬殺幾個丹麥敵酋的腦袋,再用頭骨當碗用。結果,竟有妻妾死了……

卡爾的事隻能說是狂躁梅拉倫部族的一瞥,整個部族都在為前所未有的大戰做準備,陸續有精壯男丁被奧利金選中,被吸收到出征隊伍裡。

各個部族實則都是這樣的亢奮,絕大多數人將這一場戰爭試做發大財的機會,並盼望著秋季帶著巨量戰利品凱旋,再收獲一次麥子,過上一個優哉遊哉的冬季。

羅斯部族也陷入到這種戰前的狂熱中,不過相比於彆的部族,近兩年來羅斯人可謂夏季、冬季都是戰爭的發起者。許多男人,他們不覺得討伐哥特蘭人和丹麥人是困難的,隻因大家曾多次交手且都打贏了。

再說了,普通的羅斯人憑什麼去聽奧利金的蠱惑,他們隻聽從自己大首領奧托,乃至“神子”留裡克的安排。

自第一份備戰命令送抵,羅斯堡就行動起來。

留裡克的那些年幼的部下,他們隻是一群孩子,能為這場戰爭做些什麼?既然首領需要大量的弩箭,他們偏偏在冬季都學會了弩箭的製作技法,新的製作旋即開始。

隨著第二份命令突然傳達,孩子們的工作效率再度提高。

無論男孩女孩,他們按照之前的標準,削鬆枝做箭杆,更是瘋狂的以鑄鐵和玻璃做箭簇。用羽毛作為尾翼過於奢侈,索性大量的弩箭是粘合的薄木片的尾翼。

這裡不得不讚頌一下羅斯人的科技。

高爐重新燃燒起來了,生鐵水開始產出,它們被直接灌入大量預製好的陶土模具內,正以極快的速度生產箭簇。鑄鐵當然不是箭簇的好材料,如果這些箭簇再在普通爐子裡燒上一陣子,一切都變了。部分碳元素失去,箭簇的表麵實質出現了一層高碳鋼材質,也就是一種工具鋼。

羅斯鐵匠們把留裡克教授的“原子論”奉若圭臬,將之視作“神之真理”。還彆說,按照這套理論做出的實踐,尤其是在金屬加工上,最是善於在實踐中摸索技術的鐵匠們,他們不但摸索了用炒鋼法製作高碳鋼的手段,也直接將之作為一大批工具,用於精細加工。比如說,鑽頭、鑿子。

當然它用作箭簇真是再合適不過,尤其再經過一次表麵淬火,它真是奇硬無比。

由於之前的戰爭消耗,羅斯部族需要裝備更多的箭簇,必經羅斯部族早就有資格認真的考慮“國防建設”了,留裡克能想到的就是在冬季大量製作箭簇,無論是骨頭、玻璃還是鐵,能用的無分彼此。

留裡克的命令的絕對的,至少兩萬支格式箭矢,以及鑄造的扭力彈弓的“炮彈”、標槍,都非常考驗羅斯人的軍備產能。

數百名食君之祿多年了,哪怕是處於感情,他們非常願意為自己的主人立功。但最關鍵的任務仍舊是羅斯部族的一票工匠,尤其是其中的陶土匠與鐵匠。

孩子們隻能製作箭簇,和小規模的加工標槍的木杆。

羅斯人實則需要大量的箭矢的投送設備,這著實逼得克拉瓦森幾乎無法入眠。十多名木匠承擔了新的扭力彈弓製造,隻有少數鑄造件是鐵匠負責。

羅斯人實則需要大量的十字弓,奈何最好的鋼臂十字弓的成本太高、製作工期也長。如果隻是本著能有效的發射箭矢的態度,把鋼臂換做彈性木材不也一樣麼。他們用造船的剩餘的橡木材料做弓,又以鬆木做弩身,而精密的弩機有需要克拉瓦森擺出自己的已經被加工成了高碳鋼的模具,隻用青銅澆鑄的手段製造。

為了完成目的,克拉瓦森甚至獻祭了自家的青銅油燈座,這個消息傳到了留守的尼雅的耳朵裡,尼雅又將窘況告知露米婭。至此,一副奇觀乍現!

祭司長屋貢獻了一批青銅器具,甚至那口青銅大鍋也被打出來。身體機能已經十分糟糕的大祭司維利亞,她氣若遊絲中告知露米婭,為了羅斯人參與的大戰爭的勝利,這些瓶瓶罐罐皆可拋!

一般情況下,明明是戰爭到了極度焦灼、物資供應困難之際,才有這種情況出現。羅斯人的境況很相似,留裡克給的時間太少,尤其是傳遞情報的延遲也長達多日,許多時間被白白浪費。這就鬨得羅斯人出此下策,倒是打完仗後,羅斯部族必會出現一大堆鐵質用品以取代前者。

這樣,大量青銅器回爐了,它們儘數化作十字弓與扭力彈弓的核心,乃至用於加固皮質頭盔。

可以說倘若沒有冬季的積極籌備,突縫這場夏季戰爭,羅斯人也無法爆出大量武備。

所有族人都注意到了,首領所需的武備居然全是遠程武器,而非最常見的劍斧矛。一些聰明人已經意識到了這就是留裡克本人的意思,所謂“能遠遠的殺敵你,何必我親自掄起斧頭?”。倒是還是有許多老戰士,他們覺得這種手段不合適,真的勇士就該持劍血鬥。

根據第二道命令,羅斯堡必須在五月二十日之前準備好清單上的全部武備,二百名戰士也必須到位。一支運輸人員、巨量軍備、糧食等物資的船隊,將率先奔向墓碑島,再進入梅拉倫湖。他們必須在五月二十六日將人員、彈藥運抵古爾德島。

著堪稱對羅斯部族戰爭潛力的壓力測試,有時候留裡克會覺得這份命令太狠了,然而轉念一想,戰爭烈度必然愈發升級,一切都會嚴酷起來,羅斯人覺得戰火不會燒到極北的羅斯堡就能高枕無憂?那真是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