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和平條約與禍水南引(2 / 2)

埃恩雷德長歎一口氣,說:“我可以做一個小國之王,我可以和你們合作,但是我要你們發誓,我照做之後不準再向我發動進攻。諾森布裡亞已經太弱了,攻擊我們不會再得到什麼寶物,隻能平添殺戮,你們殺死了潛在的仆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我要警告你們,不要覺得自己就能在新擁有的領地安心生活。”

“嘿嘿?是那些臨近的王國的威脅嗎?”留裡克明知故問。

“正是!正如你知道的,我一直帶兵在南方與麥西亞軍對峙。一旦他們獲悉我的王國衰落,必將大舉入侵。他們比我的諾森布裡亞更為強大,氣候溫潤、麥子高產。那裡人口眾多,有大量你們渴望得到的年輕女人,有堆積如山的金銀。為何一定要拚命掠奪我們這裡的苦寒之地,你們有著無比的戰鬥力,為何不向麥西亞開戰呢?如果你們不開戰,他們就主動進攻了。”

事情變得複雜了。

雖說糧官保羅一直充當著翻譯,將留裡克、埃恩雷德的談判翻譯成諾斯語告訴圍觀眾人,大家基本能夠聽明白,待到埃恩雷德的這番說辭,他變得支支吾吾。

留裡克不得不好好思索一番,畢竟針對麥西亞的戰爭並非自己的本意,至少不在今年的計劃中。

見得對方猶豫,埃恩雷德馬上嚴肅建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麥西亞的國王叫威格拉夫,他和他的大軍就在頓河南邊,就在我們兩國邊境隔河對峙。且慢!其實是與你們的新王國隔河對峙!這不是諾森布裡亞與麥西亞的戰爭,而是你們與麥西亞的戰爭。你們完全可以趁機殺死他們的王,再奪取大片的富饒領地。”

一場新的戰爭?

說實話留裡克心動了,隻因埃恩雷德繼續的描述說明了一個非常有利於羅斯巴爾默克聯軍的事實,便是聯軍的艦隊可以順著頓(don)河逆流而上,直接殺到那個多勒村,殺麥西亞人一個措手不及,從此便有了南侵劫掠的重大戰略契機。

現在整個島嶼剛剛完成麥收,這個埃恩雷德還說麥西亞人是小麥、燕麥混種,主要正是吃飯問題讓留裡克心動。

留裡克不得不緊急與馬格努特等人商議一番,冗長的解釋根本沒有意義,隻要聽到新的大戰能撈到更大的好處,馬格努特和比勇尼都是一拍大腿,便是要求立即與麥西亞決一死戰,要親手砍了那個不合時宜出現的過往威格拉夫。

他們態度是如此堅決,留裡克也不好在說些什麼。兄弟們都是豪爽的,有了新的目標,且大軍巴不得在新的戰爭後撈到新的利益,還就繼續戰鬥吧。

和諾森布裡亞王的和談本身也沒什麼好談的,埃恩雷德終究也不是君王死社稷的人,亦不是大義淩然之輩。

此人也不想做卑躬屈膝的臣子,那就不要做臣子了,做一個小國國王暫時苟全性命於這愈發波瀾壯闊的維京時代也好。

一個由巴爾默克維京人把持的約克王國誕生了,埃恩雷德承認這個在自己國土上由卑鄙的外來者建立的武德充沛的王國,明明是自己的宮殿,他尊奉老頭子馬格努特為“偉大的王”,也就是“馬格努特”名詞本來的意思,亦是認可比勇尼為約克王國的王儲。

信仰的問題暫放一邊,或者說現在所謂的信仰問題壓根不是問題。在突如其來的毀滅麵前,自己的家族能有這樣的結果,不啻為最壞境況下的最佳選擇。至少自己的家族還保留著埃拉這個火種,這便有著複國報仇的可能性,哪怕可能性已經非常渺茫。

五千名年輕女人,埃恩雷德拿不出,每年三百磅麥子的供應,通過壓榨剩下領地的農夫、借著維京人的軍勢在對麥西亞戰爭趁亂擄走當地農夫、節約軍隊的開支,有這番舉措他咬咬牙自覺是可以拿得出手。

和談僅在河畔大戰的當天,戰死者屍體溫熱未消散之際就結束了,事情發展之快讓埃恩雷德覺得這是一場惡夢。

次日,夢醒了,他懷抱著兒子從本是仆人起居室的房舍蘇醒,方知這一切不是夢,而是比惡夢更糟心的現實。

埃拉懵懂無知,這個年幼的男孩對著父親叫嚷著母親便是了傻瓜,被那個光頭的男人隨意欺負而自己無能為力。

埃恩雷德先是給了兒子一個巴掌,見其哭泣又厲聲嗬斥:“不準哭!你是一個男人!記住這個痛苦!記住我們王國的屈辱。等我死了,你就是王國的君主。不要為了一個女人意氣用事,你必須想辦法匡扶我們的王國。總有一天,你要將侵入我們領地的維京人驅逐。”

埃拉帶著一臉的淚痕,捂著臉懵懂地點頭。

埃恩雷德站起身,他仍要親自為昨日的和談簽署一份正式的和平條約。

留裡克那個羅斯的崽子居然想到把條約文本化,他們這群野蠻人有文字嗎?且慢。那崽子會說拉丁語,搞不好還會用拉丁語寫文件,果真如此豈不是……

事實果如埃恩雷德所料。

一張從王國倉庫裡翻出來的羊皮紙被裁剪成三份,其上用三種文字,即諾斯語的盧恩字母、拉丁字母寫的薩克森語諾森布裡亞方言的和書麵拉丁語書寫的條約文本。

留裡克竟然懂得書麵拉丁文,亦是懂得口語化的通俗拉丁文,這著實進一步出乎埃恩雷德意料。

《約克王國和羅斯公國與諾森布裡亞王國互不侵犯條約》

就像是移民不列顛的薩克森人已經不是薩克森人了,決定大規模移民不列顛的巴爾默克人,他們也必然要和故鄉人逐漸變得不一樣。“約克王國”,這就是馬格努特對移民後的民眾所身處的土地取的新名字,他本人就是這維京的約克王國的國王。

至於條約是這個名字,純屬是留裡克的惡趣味。

或者說這個條約名字已經暗含了它的結果。這不過是一份短暫的停戰條約,沒有誰能阻止各路維京人的擴張腳步,此乃整個時代的趨勢!約克王國會親自撕毀這份條約,以更為強大的維京軍隊鯨吞不列顛。而隔海相望的維京丹麥人,他們也決不可能是看客。

隻要馬格努特或是其繼任者決定撕毀條約,作為同盟一方的羅斯自然是派兵助戰。

埃恩雷德以羽毛筆簽署了自己的名字。

留裡克則以拉丁語簽名,他嫻熟拿筆的姿勢可是讓埃恩雷德大為震驚。還有這書寫的姿態是如此規整,簡直比抄書人更善於書寫。

至少這個少年絕不是野蠻人。

相比而言,馬格努特就是用全部手指抓住鵝毛筆,就像是抓握劍柄一般,以單純的豎直線條在三份文本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其潦草說明了一切。

簽署了這份喪權辱國的文件,埃恩雷德渾身是汗,他坐下來整個人幾近虛脫。

反觀維京人這裡,大家亦沒有狂喜。

羅斯軍和巴爾默克軍很忙碌,簽署此條約等於是表態大軍即將暫時撤出約克,轉頭便是立即與埃恩雷德還能控製的諾森布裡亞剩餘部隊構成聯軍,這支對埃恩雷德是瀆聖的大軍必將殺得麥西亞軍隊和其國王措手不及。

這與信仰無關,當簽署了那份條約,埃恩雷德覺得自己死後必下地獄,他本人已經無所謂了,至少複仇的火種給予了兒子埃拉。

他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積蓄力量,更是糾結於往日對麥西亞王的憤怒,樂見於維京大軍好好教訓他們。

他站在城牆上,如今已經是物是人非。

那些大船依舊停在河畔,約克城裡的糧倉已經被搬空,儘數被留裡克這崽子奪取。埃恩雷德實在奇怪,所有關於維京人的消息,他們都是來奪取金銀和人口的,所謂的約克王國的巴爾默克人都是這麼做的,為何羅斯人隻對麥子感興趣。

他看到那些維京人在烏斯河畔清洗自己的染血的袍子,又不禁慨歎,這曾經染上諾森布裡亞人鮮血的袍子,終將沾滿麥西亞人的血。

麥西亞王威格拉夫必將因其錯誤時間之邊釁付出可怕代價,甚至是亡國。

潛意識裡,斷臂的埃恩雷德希望欺辱自己的維京人大軍攻滅麥西亞,“隻有諾森布裡亞受傷害的世界”這不合理!想到這兒,他不禁笑起來,活像是一個失心瘋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