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姆斯季斯克的麥子(2 / 2)

整個歐洲慣用長柄大鐮收獲莊稼,這與很久以前羅馬帝國的農業技術輻射有著直接的關係,很多蠻族從漁獵轉化為農耕,首當其衝就是學習羅馬農業。本是住在羅馬北方邊境區的斯拉夫人,他們即便移民到遙遠的伊爾門湖,學到的羅馬技能是丟不了的。而長期給羅馬帝國做傭兵的幾個日耳曼大部族如法蘭克,法蘭克的擴張順便就在向北方傳播農業技術。

即便羅馬的農學並不高明且在向北傳播的過程中不斷丟失,大鐮收麥、鏈枷夯打脫殼的兩項手藝,可謂北方日耳曼、斯拉夫、波羅的三個族群都繼承下來。

姆斯季斯克這裡的大鐮刀超過一百支,關鍵時刻他們還將自己的鋼製佩劍做了魔改,因為劍柄多是木塊夾著核心的鐵片以麻繩、筋腱一圈圈纏繞,劍柄被拆解,劍再被橫著捆在木杆上,一支簡易大鐮刀由此誕生。

第一旗隊的壯士們已經開始分頭行動,他們帶著妻子孩子奔向自家的田畝。男人操縱大鐮割麥如殺敵,切斷一切的感覺何其暢快。女人孩子忙著收攏麥子,大家不敢多休息,此關係到明年全年生計的大事,即便是累得幾乎咳血也要繼續奮鬥。

留裡克手持一隻長柄木鏈枷,且看此物的頂端是繩索捆好的三節棍子。依靠著鞭打效應,他甩動鏈枷狠狠抽打在堆成小丘的燕麥杆上。

王公在向自己的民眾做出展示,他是在作秀也並非完全是作秀,因為這堆燕麥在法理上是屬於自己堂兄的財產。彼時他是王公,現在他更願意以弟弟的身份幫堂兄乾農活。

他揮汗如雨,在夯打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大力。不斷累計的疲憊已經讓他無意說話,隻是重複著夯打動作,待到夜裡再忍受胳膊的疲憊。

月亮升起來了,出了大量的汗水的留裡克靜坐一處篝火。他的身邊有一票老夥計的陪伴,這些儘是自己麾下年輕崽子們,大家忙活了第一個白天,如今休息下來竟無一人貧嘴。

大家都出了大量的汗水,舊衣服剛剛交給婦女們清洗過,正成片地安置在篝火邊烘烤。大家換上備用的衣服,所有人都因為虛弱感覺一天時間就把一輩子的汗出儘。

菲斯克覺得渾身發冷,他的三個妻妾坐在自己身邊烤火,畏寒的感覺如出一轍。

“留裡克……”還是他首先打開話匣子,“我們幫他們麥收,等到我們的青年之城……他們也會幫忙?”

“嘿嘿,都是羅斯人,你居然擔心這個?隻要我下了命令,戰士們必須服從。”

羅斯的年輕崽子們的工作阿裡克看在眼裡,這番也順著老弟的話語保證:“菲斯克你可以放心,我不但會幫你,還會幫你把城市建好。”

“哦!那真是太好了。真是感謝……”

“不必多謝!小子,你父親和我父親並肩作戰,在同一場戰鬥為羅斯捐軀。你現在是第六旗隊的旗隊長,以後有著美好未來。我也是你的兄長,幫你的應該的。”

可菲斯克何德何能與阿裡克稱兄道弟呢?倒是對方的話非常暖心,比這火焰更讓人舒服。

鐵鍋陶甕正烹煮著新打出的燕麥,熬煮的麥粥裡放了一些黃根胡蘿卜和本地采集的提鮮又增加營養,接著是瘋狂地倒入大量的鹽。

羅斯公國獲得鹽的方式從來不是依靠麵相大西洋的納爾維克港的巴爾默克人的供貨,巴爾默克人提供最好的鹽,購買這些鹽的代價也不高,隻是物流的時間成本高得離譜。

芬蘭灣的海水含鹽量再低那也是海水,即便要付出更多的木柴成本,就地取海水煮鹽的工作新羅斯堡一直在做,好在當地有著用之不竭的木材資源,獲得鹽分不過是多添把柴的活計。

在這諾夫哥羅德地區,沒有誰比之羅斯人更能肆無忌憚地吃鹽。

入夜被迫休息下來的人們在秋收的第一天就取得重大成果,大家暫且因為疲憊不想多說話,等到熱騰騰的鹹麥粥煮好,大家大快朵頤後恢複體力,就又到了喜聞樂見的篝火侃大山的環節。

男人們誇耀自己今年割了多少麵積的麥子,估算自己擁有的麥子財富。他們炫耀自己結實的胳膊,吹噓一個人即可割掉數公頃麥子而不知何為疲憊。

他們吹噓完了自己的力量,接著又開始聊起女人。

有人的地方總有攀比,他們炫耀著自己的正妻與小妾,吹噓自己可以生下雙手數不過來的孩子。話茬至此就開始有人調侃起自己的王公,所謂十多名妻妾豈不是能生育合計一百個孩子?他們不懷疑王公留裡克的本事,首先“四月的公牛”是不知疲倦的,何況那可是神之子,當然與凡人有所不同。

留裡克聽到一番關於自己的評論一笑了之。

他們能聊到拚命與老婆生育子女,這才是讓他欣慰的。羅斯人到底是變了,當每一個男人掌握了大量的麥子,一對夫妻就告彆了過去的那種生活狀態,他們不必再因為資源的有限選擇性培養後代,而是有了肆無忌憚生育的資本。再說,這次秋收非常現實的表明一個事實——人口數量決定了秋收的效率。

如若遇到陰雨天氣就必須搶收麥子,現在的天氣難得的不錯,不過大家全然沉浸在豐收的喜悅裡,本著羅斯人貯藏財富的好習慣,各家各戶巴不得兩三天時間就把自家的田畝收獲乾淨,最後塞進自家的糧倉後拿出十分之一向王公繳稅。

羅斯壯漢可是普遍比本地區傳統斯拉夫農民高上一頭,身材更加健壯,體現在麥收就是更強的效率。

最早播種的燕麥僅僅三天的功夫就收獲殆儘,麥粒儘數脫殼,被木鏟鏟進粗布麻袋,一包包地亢進家中。

早在六年前羅斯人就開始改良自己的住宅,留裡克在這方麵起到巨大的表率作用,他對斯拉夫人的傳統木刻楞又做一番改良,增添的壁櫥設施增強了冬季取暖,而高於地麵的木地板極大程度避免了潮濕。這樣的木刻楞直接就能作為糧倉,固然大家還會麵臨老鼠作祟的問題,後者完全是小問題。

這個時代羅斯人甚至將老鼠作為一種食物,它與鬆鼠、貂都是一種肉食,隻是老鼠的皮革毫無用處。過去在艱難的情況下羅斯民眾自然是有什麼吃什麼,腐爛的魚肉也照吃不誤,至於引起了腹瀉等疾患沒人在意。

由原始的倉儲技術無法杜絕的鼠患問題是一個問題,不過留裡克還沒心思去祛除受潮、鼠患等引起糧食損失的問題。他需要民眾趕緊將收獲的麥子塞進家中,之後繼續橫掃剩下的田地。

人們要為羅斯王公收割剩下的麥子,為此王公提供的隻是收獲時期免費的夥食。

男人們並無怨言,因為大家都清楚過去幾年王公是如何使用麥子的,大家看似是在為王公收麥,事實也確實如此,不過最終收益的也是廣大民眾。王公仍擁有麵積驚人的田畝,現在這裡的小麥已經到了枯黃可割的地步,王公的許諾是不變的,每個月都會有一批小麥公開出售,它的價格無論荒年豐年都是恒定了,大家每個月都能買到一批小麥,之後在自家即可製作美味的軟糯烤餅,這是燕麥做不到的。

羅斯公國實行的是實際上的糧本位政策,王公禁止擠兌,也以律法的形式規定了每個月出售的麥子量以及價格,每一枚銀幣的購買力都定死,就是十磅燕麥黑麥或是九磅小麥,食鹽的價格亦是以麥子為錨定物。

要確保羅斯公國的經濟穩定,就必須保證大量的麥子塞進了王公的位於諾夫哥羅德、新羅斯堡和羅斯堡故土的“國家大糧倉”中。

民眾的思想覺悟還不是那麼高,眼光也不是很長遠。

他們倒是更清楚這樣的事實:當王公召集軍隊打仗,每一個戰士理論上不必自帶乾糧,大軍的糧秣皆有國家糧倉支出。

現在小麥也成熟了,完全不同於下垂的燕麥穗,小麥穗整體如同矛頭般筆直向上,麥粒的密集度也明顯高於燕麥。這裡的小麥穗當然不是茂密得無法下腳,沒有化肥甚至連農家肥都未使用的小麥田產量斷不會高,即便如此也是肉眼可見的強於燕麥,最顯著的特征自然是麥穗,一根穗子上可以長著多達二十枚顆粒,大家也不得不佩服一個不列顛抗寒種小麥天生高產!

男人們排成橫列如同戰陣,大鐮刀揮舞橫掃,麥稈成片被割倒,這是諾夫哥羅德的土地上第一次大規模種植小麥,實驗性質的種植有了肉眼可見的巨大成果,這樣讓留裡克堅定了一個決定——明年開春大肆種小麥,讓諾夫哥羅德、姆斯季斯克和青年城以種小麥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