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去南法蘭克(2 / 2)

節日的埃斯基爾換上華麗的禮服,那是潔白而縫紉金絲的布袍,頭頂也戴著高聳帽子。隻有重大儀式他才會這般打扮,平日裡自然是苦行僧打扮。

教士的隊伍給予聚攏的平民莊嚴肅穆神聖之感,手捧金甕的教士緊隨埃斯基爾,隻見這位聖徒手持新采的龍柏枝芽蘸著聖水灑向跪倒兩邊的民眾。

教士們唱起歌頌聖母的讚歌,他們的腳步伴隨歌聲緩步挪動。

隻要身上濺到了聖水,病人就會康複,黴運就會消除,正常的人都會得到幸福的祝福,而孕婦得此聖水,孩子定然安全降生。

甚至伯爵一家也不可免俗,他的扈從、親衛隊都在等候教士隊伍經過自己身邊得到神聖祝福。

巡遊是儀式的重要部分,借此機會藍狐終於看清了本地的普通農民們。在他看來,這裡的農民與那些遙遠東方的斯拉夫農民並無顯著不同,彼此都是穿著儉樸的粗布麻衣,臉是普遍有些麵黃肌瘦。這些人真的擁有購買羅斯商品的能力?且慢!藍狐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大客戶根本就是一群貴族,他們能拿出來的“貨幣”就是黑麥,如果“貨幣”不足也不是問題,屆時向這群農民加征稅好了。

農民的日子定然不好,看起來伯爵也不是關愛他們。關愛平民的工作是教士的工作,教士做得就很好嗎?顯然不是。

“據說很久以前的聖人摩西和耶穌都非常關愛他的民眾,書上是這麼描述。留裡克,應該是另一位真正的聖人吧……”藍狐把話憋在心裡。

節日一直持續到夜裡,隨著唱詩班的那些男孩的歌聲的結束而結束。

法蘭克人的節日未免顯得沉悶,根本不存在夜裡的狂歡,甚至於晚上的吃食還是一成不變的酸不拉幾的黑麵包,以及一些卷心菜、胡蘿卜和荷蘭豆亂燉成的鹹味濃湯。的確,黃根胡蘿卜和荷蘭豆,本就是弗蘭德斯和漢堡地區的土特產。

完成了節日慶典,埃斯基爾的一樁心願落了地。這是他擔任法理的漢堡主教後第一次在漢堡主持聖母聖誕瞻禮,這樣的節日隻怕也主持不了幾屆。

按照他之前的構想,前往雷根斯堡向王子送信是要沿著易北河逆流,之後走大概三周的陸路抵達。

關於這趟行程埃斯基爾已經喪失了發言權和行動權,漢堡伯爵趁著節日的機會,將與會的下級貴族即自己的封臣召集後召開軍事會議,以應對丹麥人的威脅,並宣布自己將帶著一批侍衛親自與聖埃斯基爾一道拜見王子殿下。

突然有了戰爭威脅?各個封臣隻好把手好自己的領地,然後寄希望於王子的親兵可以增援一下。

拜見王子,衛兵不可多!

伯爵決定輕裝前進,儘量快速抵達雷根斯堡,因為這一路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耗時都是緩慢的。

法蘭克實在太大了,尤其是征服薩克森後版圖進一步膨脹。曾經鐵錘查理與翻越比利牛斯山之敵決戰波爾多,明明法蘭克計劃糾集的是十五萬大軍,結果各地的軍隊用了三個月行軍,才最終有七萬人完成集結。

漢堡伯爵本就兵少,他的采邑也不富裕,絕大部分士兵要留下駐守,好聽點說是防著已經變了天的丹麥搞冬季攻勢,說不好聽點就是這次準備的盤纏不可能供應太多人開支。

僅有十名最精乾的士兵被選出,他們被伯爵突擊冊封為騎士,從一介扈從戰士突然成為最下級貴族,命運已經改變。伯爵寄希望於這種方式換來他們十人的絕對忠誠,以應對旅途可能的不測。

相比於埃斯基爾提出的走逆行易北河再走陸路的路線,伯爵直接將之否定。

埃斯基爾還能怎麼辦?隻能認同之。

是日,已經準備了一批黑麥麵包、肉乾和桶裝麥酒的伯爵準備動身。

也是趁此機會,藍狐清楚看清了法蘭克人的內河船隻。

它們都是些劃槳船,就長度、寬度都是遠遜於維京龍頭長船。法蘭克船隻沒有兩頭翹起的結構中間雖安置有桅杆,高度實在堪憂。

這種船隻根本不適合航海,或者說之適合在低海況時於大海上漂,倒是這種小船很適合在內河航行,機動靈活性看起來也很不錯。

一艘法蘭克劃槳船能坐下十人,倘若安置一匹馬或是拆解為零件的小馬車,就隻能坐下六人。

伯爵帶上自己小兒子去見世麵,加之扈從騎士後一行區區十二人。埃斯基爾長久以來習慣了獨行,他是身經百戰的實乾家,縱使是孤身前往雷根斯堡他仍有著信心,即便自己上年紀了。

他僅有藍狐、瓦迪兩個侍從教士,此行意義重大,便不帶可以“享用”的小教士。

伯爵有自己的黑料便是非法豢養妾室偷情,埃斯基爾一樣有不可告人的與小教士的不清不楚的親密關係。

而這次旅途存在風險,因為伯爵選擇了一條特殊是水道,倘若旅途出現危險,瓦迪和藍狐都可以挺身而出參與戰鬥,這是其他教士根本做不到的!

兩人都殺過人,本質上也是凶狠維京人,至少埃斯基爾如此認為。他因為在羅斯公國待了半年,方知那些家夥就是再彬彬有禮,清一色是實打實的殺人如麻的狠人。如果這份凶狠用在了恰當的地方,他們完成皈依,就一定是信仰的最勇敢的守護者。

如果是藍狐對殺死盜匪還心存擔憂,斯拉夫人瓦迪就是單純的凶狠。

那把鑲嵌寶石的短劍雖是藍狐的佩劍,它是贈予王子的禮物,是見麵的竅門磚,自然要用皮革好好裹住。藍狐與瓦迪的袍子下都藏有短鐵劍,一般情況下教士不該如此所為,然旅途有風險當有基本的自衛能力,伯爵便也不再對教士的異常舉動說三道四。

旅途的路線已經非常明確了,離開漢堡順流而下進入海洋,沿著海岸線南下進入威悉河入海口,逆流至河源抵達法蘭克福,從當地侯爵那裡得到一些補給後,繼續向南進入萊茵河支流,走陸路拐到多瑙河支流,之後順流而下直達雷根斯堡。

這才是最簡潔快速的道路,至於埃斯基爾的那一套路徑可是要貼著波西米亞人(捷克人)的領地,反而更有風險。聖埃斯基爾畢竟不懂軍事,不懂行軍,伯爵無意批評,他選擇的路徑已經不是第一次走了,故而心裡有數。

他們一行人已經開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