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諾夫哥羅德地區來料紡織業現狀(2 / 2)

“這些是國王運來的戰利品,你們所見的全部是羊毛!這是我們第一次得到如此多的羊毛原料,國王命令我們將之加工成毛線再大量織成毛衣。”

僅僅說了這些話,圍觀的女工已經人頭攢動,議論的轟鳴如同野蜂狂舞。

佛德根看得清楚她們樂嗬的笑臉以及充滿發財渴望的雙眼。

因為春耕已經全麵結束了,女人們想要繼續賺錢補貼家用一個捷徑就是來製衣廠打工。老羅斯的女人們紛紛劃船帶著孩子從姆斯季斯克來到諾夫哥羅德,孩子直接入學享有免費食宿,她們就在製衣廠工作。

她們並不擔心自己的丈夫們以及年齡一定超過十歲的大兒子。

戰爭英雄、國王的堂兄阿裡克領取了大王指派的新任務,即帶領建勇和有衝勁的後生崽子們衝向東方繼續探索。一支將沿著姆斯季河探訪源頭的武裝探險艦隊即將出發,大量男人就要發起新的遠征。隻有神知道丈夫、兒子能獲得多少貂皮或是找到彆的好東西,可以確信的是隻要有資格來國營製衣廠打工,此來料加工計件式工作,錢財是乾一份有一份絕對不虧。

畢竟國營工廠在經曆春耕時期的暫停後重新開張,去年秋季庫存的亞麻儲備也在春耕前基本耗儘。

完全不用質疑她們對掙錢的渴望,換尹爾門湖地區的紡織業究竟如何,沒有誰比佛德根和布洛瑪更為了解。

站在羊毛堆上的佛德根揮手示意大家安靜,接著又大聲宣布:“大王要求我們儘量將羊毛製成衣服,大王會解決全部的銷售問題!所以!我們的任務就在於儘快完成它!你們必須意識到,到了金秋麥收前我們的亞麻就會采割完畢。你們所有人在秋收後隻要願意繼續在工廠乾活,一樣會非常忙碌。我們必須在亞麻采割季前完成全部羊毛的加工,這會是很艱苦的工作。”

“但是,我們不怕勞累!”站在人群中的布洛瑪大聲說道,此舉是附和佛德根的話,亦是在給女工們加油打氣。

於是,布洛瑪繼續叫嚷:“女人們!我們需要更多的羊毛更多的亞麻,我們任何的裁縫工作都會做,我們不願意賦閒!我們!渴望通過勞動賺大錢!”

女工們應聲發出屬於她們的維京戰吼,這一刻沒有族裔之分,她們希望通過勞動證明自己的價值,乃至看到了通過勞動自己賺錢養孩子是一件完全可行的事情。隻要身上有了錢,就能買到更好的裝飾品、生活品,可以買到足矣養活自己和孩子的糧食。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將嗷嗷叫得上升,可以不必再對丈夫的五花八門要求聽之任之。

她們,一旦掌握了自己賺錢的機會就回不去了……

即便沒有重型設備,沒有蒸汽機或是電力設備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依舊可以運行。

諾夫哥羅德的國營紡織廠的所有產品根本不愁銷路,它本質已經成為王室的禦用工廠,產品首先由王室采購,其次是直接供應給軍隊和學校。

換尹爾門湖地區各個斯拉夫農莊都在種植亞麻,其中湖泊南端的、靠近新奧斯塔拉城的“亞麻莊園”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個農莊數百人所咋地區土壤過於濕潤了,種燕麥不太適合,種植亞麻毫無問題。該村無法消化自己的亞麻產出,他們過去靠著銷售亞麻布換糧食過日子,由於交易對象是其他農莊,彼此的經濟水平半斤八兩,亞麻農莊的日子隻能湊合著過。

王國的國營工廠似乎有著無限的原料需求,亞麻農莊開始大肆開荒中亞麻,其他村子也在做。畢竟相比於開辟合格的莊稼田,將荒灘改造成亞麻田的技術成本很低,且亞麻乍一看去就如水邊的蘆葦叢,它根本不必打理任其瘋長,等播種後的四個月采割就行了。

但羅斯王國並沒有高級的紡車,婦女們還是用非常原始的坐式紡織機勞作。婦女們坐在皮墊子上,所謂機器一端由雙腳踏著,一端係在腰上,每一次穿線都是一次坐臥體前驅。她們的腰倒是被動練得非常靈活,織布效率實在糟糕。

即便如此,整個諾夫哥羅德地區對於亞麻原料一直有著很大的需求,當前的亞麻產能擴張依舊不能滿足。

但環湖地區的畜牧業正在快速崛起,新奧斯塔拉城的綿羊繁育量高速膨脹。每年春耕結束就是割羊毛季。奧斯塔拉人能加工的羊毛量有限,剩下的羊毛自然優先船運至諾夫哥羅德輸送給國營工廠,拿著收益從國庫提取糧食帶回家。畢竟奧斯塔拉女公爵是國王的妻子,雙方的經濟關係極為密切。

就算國營製衣廠的女人們織布速度礙於落後的機器效率低,同時勞動的人數足夠多,就使得最終產能夠高。

對於變革為純正農耕民族的尹爾門湖畔斯拉夫人,他們的衣服幾乎都來自亞麻,縱使它們懂得非常炫目的染布技術,所生產的還是亞麻。

麵對嚴酷冬季,亞麻的禦寒能力遠不及羊毛。

關於羊毛軋毛線紡織的手藝,此乃包括老羅斯人在內的諸維京部族的傳統手藝。完全不同於老實紡織機的加工模式,她們僅用兩根木針即可編織出大量毛衣,且效率極高。以羊毛編製成風帆也是可以的,這是礙於現實需求,羅斯一直使用亞麻、船麻多層縫合製作成耐久不錯的混合型帆布。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如此帆布吸水後不會變得過於沉重,羊毛則不然。

這就是廣大女人們眼睛發光的原因,她們的勞動報酬取決去個人的才能,本著多勞多得的根本原則,她們就是要憑個人本是從一塊巨大蛋糕裡分出屬於自己的那一大份。

留裡克從弗蘭德斯掠來的羊毛是一份大禮,同是這一時期,湖泊最南端的新奧斯塔拉正進入他們的割羊毛時期,不久大量本地羊毛就要運來。

“那就開始吧!我們全力織毛衣!”

佛德根完全變更了整個工廠的勞動計劃,此事的工廠同時勞作者已經突破一千人。要管理如此龐大的人群在佛德根看來並不是難事,就如國王通過旗隊、百人隊、“船”隊和小隊的模式管理龐大軍隊,工廠也在落實類似的生產小組、車間模式。

正所謂太陽底下內有新鮮事,如果要增加產出,要麼多招工人要麼增加工作時間要麼多給報酬。

此三種手段國營紡織廠都在施行。

似乎繁重的紡織工作可以扔給奴隸們,留裡克從一開始就沒有實施這一製度。他心底裡仍舊不喜歡奴隸製,一方麵固然有著他根深蒂固的認知問題,更多的還是礙於當前的經濟局麵。既然開辦國營紡織廠最樸素的目的是讓出身老羅斯的人們生活更好,工作機會當然要留給自己人。

羅斯在曆次戰爭中總是殺伐過度,留裡克喜提一個殺戮之王的雅號,族人們認為這極為霸氣,但如此戰爭也使得軍隊根本沒抓到多少奴隸。目前在王國境內發展奴隸製缺乏最根本的條件,二來麵對越來越膨脹的老羅斯族裔人口,解決陸續年滿十二歲崽子們的工作生活,是愈發嚴苛的問題。

如果年輕的孩子沒有正當的營生,要麼帶著他們遠征打仗,一旦沒有戰爭他們又會變得無所事事。

如此也是留裡克支持大哥帶著建勇東方探險的一個原因,所謂探明更好的東部定居點,就把按照維京傳統已經成年的男女輸送過去,令其發展城鎮。

除此外,對內發展製造業尤其是吸收女性人口工作,對於整個王國定然有著定海神針般的作用。

單是一座國營製衣廠是不夠的!還要有二廠、三廠乃至更多。

無論是掠奪的也羊毛還是本地自產,羊毛沒有經過任何的加工,其中還混有大量的枯枝敗葉和灰塵。進行來料加工就必須從頭處理這些原料,於是乎諾夫哥羅德城裡開始彌漫著澹澹的異味,以及濃重的煙火氣。

大量的陶甕或是鐵鍋支起來,以沸騰的肥皂水煮毛脫脂。脫脂後成潔白狀的大塊羊毛風乾後再進行軋毛作業,以輪式機器卷繞出羊毛並環繞成線團。如此就得到成品毛線,它可以立刻進行紡織,也可再染成多種色澤。當然,諾夫哥羅德地區的斯拉夫人有著高超的紡織品染色技術,其所能得到的有藍色、黃色、紅色、黑色,以及以藍色黃色混合的綠色。配色混燃是本地斯拉夫人的技術,他們自古生產花布,現在也能生產花色毛衣。

羊毛加工的工作正式開始,眾多女人們覺得自己今年能在現在的家園坐著勞動發大財。這是過去根本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