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拿騷與巴登巴登溫泉區(2 / 2)

藍狐從不是大善人,任何的事他都要算計一番是否有利可圖,他無出意外的還是從留裡克手裡學到了一些招數,譬如對窮苦人略施恩惠後收下當狗。

於是,他的麾下多有這種的“忠犬”。除了極少量的羅斯、瑞典出身的真維京人,便是一群在丹麥混不下去的維京化薩克森人,乃至一批皈依天主的薩克森人。

另有一個頗為靠譜的斯拉夫人隨從,奧伯特利迪特人瓦迪。

藍狐身為羅斯的哥德堡伯爵,屈尊到法蘭克腹地發展是奉王命行事,在任務完成後就要離開,然其帶領的隊伍無必要不離開,而是由後續抵達的古爾德家族的“另一隻狐狸”接手。

所以本著完全自願的原則,要加入藍狐的隊伍必須做出一個承諾——皈依天主。

已經吃飽的藍狐拍拍自己的肚皮:“你的村子有牧師真是太好了。瞧瞧的人吧……”

“如何?”亨利看他一眼。

“還有很多人沒有皈依你們的神。正好,到了你的村子找到你的牧師,就公開舉行一個洗禮儀式吧。”

“你……你們……真的願意?”

亨利拿騷略有激動,他畢竟不是教士,不過這群外來者皈依天主後,自己作為貴族就不會尷尬。

“當然。到了你的村子第一要務就是這個。我還要和你的牧師聊聊,那個男人一定會說拉丁語,我們會相談甚歡。”

“這倒也是。”

有些話要埋在心裡,亨利拿騷確信這群狠人就算集體皈依,他們照樣能心安理得做強盜,隻是會做到兔子不吃窩邊草罷了。那樣的話也好……

第二天,飽受舟車勞頓之苦的人們一直睡到了中午,他們再吃一頓飯,於下午保持充足精力正式紮入蘭河的河道。

這個夜晚,艦隊就在泉堡靠岸紮營。

此地當前存在意義就是采石場,留駐的人口還不足五十人,他們挖掘岩石切割成塊運回拿騷村,工作可謂極為清閒。

泉堡的得名就來自山丘上的羅馬遺跡,丘上本是數百年前的羅馬永固性堡壘,其中可用的建築石料陸陸續續被拿騷人搬回老家,他們又繼續在本地薄薄土層下挖掘花崗岩。恰是這些岩石的夾縫存在著加熱地下水的噴口,溫泉得以自流。

溫泉並未得到開發利用,實在因為它太燙了,又遠離大定居點,唯有采礦的工人可以利用這裡的資源洗洗衣服泡泡澡。

天氣漸冷,地麵湧出的熱泉形成小溪,水流快速冷卻最後注入蘭河。

藍狐恰是客居在此第一次獲悉這裡有溫泉。

溫泉不足為奇,亨利拿騷非常直接地指出現在東王**隊主要駐紮地的龐大美因茨地區,其中的小城威斯巴登,就因溫泉出名。而在南部不遠的沃爾姆斯,法理上那裡已經是路德維希的核心領地巴伐利亞,沃爾姆斯附近的丘陵區有著一片溫泉區,它被乾脆命名為巴登巴登,所謂此地溫泉極多。

整片地區都曾是一支羅馬軍團的駐地,拿騷坐在的蘭河下遊有著堡壘,其堡壘集群一直延伸到美因茨、沃爾姆斯和法蘭克福。彼時,羅馬軍團提防的就是北方的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終究,是法蘭克人笑到了最後。

拿騷家族無人記錄曆史,村民隻能通過口口相傳獲悉往日的記憶碎片。對於亨利拿騷,自己的家族似乎自古以來就與法蘭克人結盟,到了他這一代反而是為了美好未來而背叛。

所以,蘭河畔巴登埃姆斯(泉堡)、威斯巴登、巴登巴登,三個定居點早已存在且都因泉水得名,彼此的地理距離很近,隻因這段來茵河的河道正下方正是地熱活躍區。

在富足的時代,這樣的地理特點很適合興建療養院,事實上就是羅馬時代的探險家發現了這一特色。酷愛洗浴的羅馬人首先在威斯巴登建立溫泉澡堂,實為羅馬軍團大營的配套基礎設施。爾後,這些設施被法蘭克貴族繼承。美茵河畔法蘭克福是查理曼大力建設的一座行宮,此乃征討東方的前進基地,亦是一個洗浴療養聖地。

現在的東王國路德維希大王還有心情享受溫泉浴放鬆心情?他沒有時間這麼做。

而拿騷村附近的泉堡縱使有著溫泉資源,藍狐也敏銳覺察到可以利用它,現在也絕不是改造一個溫泉浴池的時機。

人隻有在富足的時候才會想著去享受,他獲悉拿騷村民的生活一直比較清苦。民眾忙於改善生計,哪有心情去享受?

拿騷家族真的愛自己的同血緣的族人嗎?他一直做得中規中矩,與其他小領主沒什麼差彆。

在過去的時代,拿騷男爵與蘭茵高伯爵是同盟,實力弱的拿騷要向東王國大貴族路德維希納貢,此事常年由來茵高幫襯運輸物資。貢品數量本不多,然整個拿騷男爵領就這點人口,他們在較為貧瘠的土地上種不出很多糧食,不

得已就隻能想出其他招數發展。

他們一直在發展農業,卻因種種原因不能富足。

雖是如此,民眾的精神世界倒也充盈,普通人不必多想,他們日常去勞作,每周去一次教堂做禮拜,節日都參與,生活清苦卻也過得下去。

為什麼這樣呢?

就是因為此地的地理構造。溫泉是個寶,奈何此地的土壤薄,唯有山丘夾縫中的河穀平原適合耕種。墾荒也是一種風險投資,若是墾荒大概率能來帶收益,民眾的積極性根本抑製不住。拿騷村秉承著往昔粗獷的農業方式,加上肥力不足的土壤,種植的小麥、燕麥年年並沒有多少富餘,連續多年有所欠收也正常。

但這樣的環境下,山丘上可以種植葡萄,河穀平原的荒地可以飼養牛羊。 這些都需要先期的投資,本就缺錢的農民已經大批化作拿騷家族的佃戶,缺乏投資的動力購買牛羊,而去山上開辟田畝發展葡萄種植園,這有著根本性的不可行。

因為,整個拿騷男爵領是拿騷家族的地盤,山頭都是貴族財產。“已經大發慈悲的開放山林狩獵權給你們,就不要再有非分之想。”拿騷家族自認為很仁慈,可惜,這份“仁慈”並沒有化作大量財富。民眾不富裕,小家庭就要大量生育增加更多農業人口,奈何很多孩子年幼便夭折,高出生高傷亡,這就是整個拿騷男爵領才區區兩千餘人的原因。

歸根到底,該地區是肥沃也貧瘠,它畜牧和種葡萄若是搞得好自然可以發財,再通過交易奶製品、肉類和葡萄酒賺取的錢財買糧食如此富足。

拿騷家族缺乏商業思維,也缺乏投資動力。若非戰爭,亨利拿騷會平平安安過一輩子,生活平澹,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留下,隻能由後人標注一個“某一代拿騷男爵”,而其後裔繼續做一介男爵,並持續下去。

但屬於該家族的曆史已經徹底改變!拿騷家族不再需要等到十三世紀借著神羅的春風開始發達,現在,家族要在一蹴而就要在尼德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