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斯摩棱斯克軍出擊(2 / 2)

瓦季姆很會總結自己的失敗。

既然缺甲衣,現在亡羊補牢並不算晚。

相比於自己覆滅的故鄉鬆針莊園,彼時的生活環境與斯摩棱斯克頗為相似。

他很重視鬆膠,尤其重視它的軍事價值。

一張牛皮被裁減為大小相似的薄片並進行鑽孔,用麻繩將各皮片係起來,最終能造就一套很有薩爾瑪提亞風格的皮質紮甲,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套傳統編甲術學習自古代草原人。

牛皮已經足夠硬,倘若每一片皮片深度浸泡新鮮鬆脂十日,再取出自然陰乾即可逐漸自然硬化。

此乃原始的硬化皮甲,由於斯摩棱斯克地區的鬆脂資源過於豐富,大肆製作硬化牛皮紮甲成為可能。

故意拖延一年時間再嘗試主動進攻,是的瓦季姆得以集結出一支精兵,並給這支隊伍大規模配置新造的硬化皮甲。

他做過實驗,鐵劍能在這樣的皮甲上砍出明顯痕跡卻根本無法砍爛,鐵矛進行戳刺也幾乎做不到一擊刺穿。

….

至於硬抗來自戰斧戰錘夯打,這就不能奢望了。瓦季姆直到即便戰士佩

戴瓦良格式的貼皮盔,它能扛住劍的劈砍箭矢射擊,被毫無刃部的鐵錘夯擊,錘子根本是無視頭盔保護,士兵的頭骨都能被砸碎。甚至是硬木做的長柄木錘,正麵砸中披著鎖子甲的戰士,也能砸一個筋骨崩裂。

鈍器有著用武之地。

於是作為士兵的副武器,他們的腰裡攜帶著手斧、匕首的鐵質武器,也有人帶著末端表麵鑲嵌鐵釘的木棍,作為近戰搏鬥的鈍器使用。

足以護臉的皮甲頭盔有著毛茸茸狐皮裝飾,士兵軀乾與肩頸披硬化牛皮甲,再套上一層各色皮革混織的皮衣禦寒。

他們腳踩厚實的牛皮鞋,麻布的裹腳布從腳丫一直纏到膝蓋。

他們都穿著粗麻布縫製的褲子,在大腿和襠部也掛著普通牛皮做保護。

接受瓦季姆檢閱時,戰士們一手握著矛,身後背著圓盾,穿戴皮甲各個頂著相似的皮虧。

在過去的時代斯摩棱斯克從未出出現這樣的軍隊,軍隊由本地年輕人構成,一雙雙眼睛流露著複仇的欲望,以及寄希望於一場勝利,以牙還牙掠奪羅斯人的財富肥了自己。

就在這裡,瓦季姆慷慨激昂再做一番訓話,戰士們聲威大震,他們高舉著矛呐喊,士氣之盛好似立刻可將羅斯馬匪生吞活剝。

但這並非斯摩棱斯克軍的全部。

要說服各位本地貴族出兵,身為大首領的瓦季姆必須拿出自己的家底做出表率。

他集合了社群全部的騎馬人,拚

湊出了勉強夠一百人的騎兵部隊。那不過是一群騎馬的步兵,所乘騎馬匹平日裡就用來拉柴車的,現在充當戰馬實在是各貴族給瓦季姆湊數。

在檢閱場的另一邊,商議過出兵大計的貴族們就在這裡觀摩起瓦季姆斥巨資打造的精兵。

像是遠道而來的維亞季奇部族首領,作為同盟者,他從未想到自己的鄰居居然拿出了這樣一支強軍。

「該死!我怎麼不知道瓦季姆這小子的這個秘密?他們由此強軍,倘若不去打馬匪而是打我,我頂得住嗎?」

表麵上不說更要陪著笑容,首領赫多達很擔心做大後的瓦季姆把屠刀舉向自己。

騎馬再巡視一番自己的戰士,瓦季姆的自信溢於言表。

他攥緊韁繩,馬匹在眾貴族間猛然「刹車」。

好一位橫刀立馬的青年將軍!

這樣的瓦季姆使得本地貴族終於燃起自信,也令維亞季奇首領不得不迫於軍事威懾做出支持主張。

「你們覺得怎麼樣?有了這支軍隊,我們可以打贏一場關鍵反擊戰。這樣……你們還有任何理由拖延出兵嗎?」

眾貴族互相看看,便有人挺身而出笑臉相迎:「如果是這樣,你可以作為合格的首領。我會派人參與,隻是你不要奢望我有你等的財力拿出這樣強大的兵丁。」

….

「我也一樣。」又有人站出來:「當然可以出兵,也能交給你指揮。我甚至會派出兒子帶兵協助你,不過你的確不能奢望

我的家丁實力強勁。」

各貴族皆答應出兵,本該是令瓦季姆極為快慰的事,可這群老家夥各個都是老狐狸。

「怎麼?」騎著馬俯視眾人的瓦季姆故意擠眉弄眼:「我怎麼覺得你們仍有些許質疑之意?」

「我們誰敢呢?畢竟你是首領,這是大家***同一、還在這裡的祭壇向神宣示的。」又有老貴族如是說,就是言語間一直流露著一絲不屑。

「老叔。你莫過於還是不太信任我?」瓦季姆眯起眼質問。

「我沒資格。」

「不。你,還有你們……」他繼續看著眾貴族,右拳當眾拍打起自己的心臟:「把你們的子侄交給我。儘可能湊出三千人的軍隊,倘若能湊出更多,譬如四千五千就更好。我們就選擇現在的時間節點,攻擊羅斯人在西德維納河上的據點,占領那裡以絕對兵力切斷馬匪的商隊……」

又是重複一番已經集體商議後的戰略,所謂占領維捷布斯克,攔腰截斷「琥珀之路」,再以地利逼迫波洛茨克人入夥兒(他不知道波洛茨克人早已戰敗),乃至迫使德裡戈維奇人與德列夫利安人共舉的「杜布勒同盟」與斯摩棱斯克社群建立良好關係。

他特彆宣誓:「不成功,便成仁。如果神拋棄了我,就讓我戰死。當然,我會取得勝利!」

瓦季姆的野心實則很大,他想的不僅是複仇,在因勢利導中甚至已經萌生建立一個正式斯拉夫國家的念

想,仿佛要在東歐腹地複刻大摩拉維亞公國的曆史進程。所謂將所有與龐大克裡維奇人有關係的大大小小部族,最終籠絡在以斯摩棱斯克為中心的國家體係內,他瓦季姆就成了新國家的王。

血統,現在極為重要。

不管怎麼說瓦季姆原屬的鬆針莊園,那就是一支北遷的克裡維奇人小部落,與另一群波美拉尼亞移民混在一起,被外人稱之為「伊爾門斯拉夫」並非自稱。

就如斯摩棱斯克人自稱的那樣是S,北方的人們的自稱是Svne,僅僅是在末尾多了鼻音。

可惜,北方的近親已經被羅斯人征服,喪失自己族人的瓦季姆終於在斯摩棱斯克開啟了他的複仇,以及建立自己王國的第一步嘗試。

整個斯摩棱斯克在秋雨季節後全麵動員,那些偏遠地區的大定居點難以出兵,來祭祀中心開會的遠方定居點首領紛紛交出自己的衛隊作為對瓦季姆行動的讚助。

兵源幾乎都來自斯摩棱斯克本城以及附近村莊,另有亞拉(亞爾采沃)定居點,因距離大城很近,數百名民兵果斷出兵協助。因為站在亞拉村社的立場上,自己正處於與維亞季奇人活動區的邊緣,雖說雙方現在平安無事,誰能保障維亞季奇人不打自己的主意?亞拉村社非常需要斯摩棱斯克的軍事保護

,現在正值大戰,出兵協助大首領實為投名狀。

情況遠勝過瓦季姆的估測

三千人?不!參與作戰的民兵總數已經達到四千!

因為兵力眾多,參與其中的人越來越自信。帶著武器參與民兵隊伍討伐馬匪有著十足的正義,因為見得同鄉構成的大軍兵力過於雄厚,以至於從貴族到獵戶農夫想著的絕非戰敗與損失,反而擔心因為出兵太少在勝利後搶奪戰利品連喝湯都沒機會。

本地貴族紛紛拿出子侄帶領家丁出戰,一批又一批壯年農夫參與其中,儼然成為風尚。

恰是秋收剛過,斯摩棱斯克的糧食補給非常充盈的狀態。

仿佛一切儘在掌控,勝利的天平自大軍集結開始就倒向斯摩棱斯克了。

拖延到十月初,軍隊集結完畢。

泥濘的大地重新乾燥,氣候雖變冷,第一場雪還不至於突襲大地,現在正是發動初冬攻勢的好時機。

斯摩棱斯克軍,出擊!

重生的楊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