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章 普魯士的德納魯瓦部大首領圖爾克的積極決意(2 / 2)

驚魂未定的桑巴部各村首領麵見南方的霸主,因是有求於人,所有人表現得極為謙恭。

在一番七嘴八舌的描述後,至此朝陽聖光之下,桑比亞半島的普魯士各部中的最強王者基本弄清了情況。

“難道這裡還有比您更偉大的首領麼?野蠻的丹麥人破壞了普斯凱蒂斯大祭壇,這哪裡隻是襲擊我們桑巴人,根本就是羞辱偉大的您!”

“對呀。您是鮮血祭壇的主人,您的部族也在祭祀大地女神,豈能允許丹麥人破壞我們的信仰?”

“那些人到處殺戮到處破壞,我們的祭司已經死了,我們這些人又該去往何處?這一次丹麥海盜的數量難以計數,他們是有備而來,是要毀滅我們的部族,在得手後就要毀滅您!還請偉大的首領做出斷然決定。”

各首領說的比唱得好,固然彼此鄰居見平時是想和的,現在終歸站在他人的地盤,是勇士也得勾下傲慢的頭顱,否則是一兵半卒的援兵都要不來呢。

這就能讓圖爾克下定決定舉兵北上討伐丹麥海盜,那就顯得他太蠢了。

他看得出這些首領焦躁與痛苦交加的神情,如若自己顯得故意拖延未免很絕情。他覺得自己要儘快給他們一個答案,而他自己心裡也泛著嘀咕——丹麥海盜什麼時候如此支棱,居然還要滅了我?

德納魯瓦部至多和一些丹麥遊商交易本地並不稀奇的琥珀,大首領所認知的丹麥人沒這麼大的膽子。

除非那些傳言是真的嗎!一個新崛起的丹麥首領成為大王,接著又表現出很強的侵略欲。

昔日的丹麥首領高德弗雷就曾舉兵偷襲桑比亞半島,後來丹麥沉淪幾十年,莫非現在結束沉淪又開始大肆劫掠了?

當他猶豫不決之際,突然有首領說道:“偉大的首領啊!現在您的部族也在積極收麥子,當您將麥子全部收入糧倉後,野蠻的丹麥人大舉入侵,那個時候您的人正是麥收後筋疲力儘。難道我們要以疲憊的戰士和那些海盜作戰嗎?真擔心麥子被他們搶走……”

一番話真是醍醐灌頂,本來圖爾克猶豫於是否出兵、出兵理由是否充分,這下看來自己真的要緊急動員兵力反擊了。

不同於濱海部族,處在內陸的德納魯瓦部更依賴燕麥、黑麥等穀物的收獲,他們各村亦在積極飼養牛羊,又在附近小河、小湖儘量捕魚,相對其他部族發達的農業,使得德納魯瓦部養活了多達一萬人!

一萬人之於羅斯並不算什麼,值此極端底下生產力的時代,德納魯瓦部有一萬人便可支撐起其在桑比亞半島的霸權,雖然這一代首領兼大祭司的圖爾克並無征服臨近部族、村莊之意。

除非這些村子願意主動投獻,再由各

村開會決定是否接納為新成員。唯獨在這個問題上,因牽扯到農田、牧場、魚塘等現實的經濟利益,圖爾克首領不可一言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他倒是牢牢保持著軍權和開戰權,引起大祭司的身份,可以堂而皇之的以神之名對外敵開戰。

如果丹麥海盜賴著不走了,德納魯瓦部糾集友鄰對其開戰,以集結儘可能多的兵力衝垮丹麥人的營地,如此大勝不止會使得德納魯瓦各村繳獲大量鐵器,身為首領兼祭司的自己又可獲得巨大榮耀。

圖爾克,他當然想一通桑比亞半島,成為這片大海與瀉湖夾角中小世界的至高統治者。

過去沒有機會,現在趁著集結民眾力量反抗侵略的契機,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成為至高首領。

多個村莊以大祭壇為中心建設,德納魯瓦部屹立於今日的加裡寧格勒正北方區域。

圖爾克首領依舊一身祭司著裝,當他糾集本部村莊首領與北方難民的首領們開會之際,新一批人進駐祭壇。

那是克德瑙部族的使者們,已經桑巴不勞森村的使者。

既然都是一件事而來,索性圖爾克邀其進入祭壇的露天會場。

恰是這一插曲,更令圖爾克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畢竟桑比亞半島不大,三個部族平日裡交流也比較頻繁。它是三麵環海、又有兩個瀉湖接觸的奇妙區域,它距離丹麥世界很近,極其容易被北方的金發海盜盯上並開辟新定居點從而賴著不走。

住在這裡的普魯士人可以接受金發的遊商,可不能接受家園被他們霸占。

現在各村首領態度變得高度統一,所謂三人成虎,雖說僅有最初的那些難民見到了殺戮慘劇,消息經過一宿的發酵、經各部的傳說,事情已經變得乖離。

誰是最尊貴的人?

人們齊刷刷得看向一身祭司著裝的圖爾克,凝視此人滿是藍紋的臉,還有那鑲嵌得慢慢琥珀之木杖,洗耳恭聽這位兼任戰士之人的宣言。

“本來我是懷疑的,基於現狀我想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大群丹麥海盜意欲征服我們,讓桑比亞變成他們的領地,而我們若不反抗就將全體成為奴隸。

很多人已經被殺,他們趁著我們麥收將繼續南下,我們筋疲力儘而麵對他們的入侵,就要以酸痛的胳膊手握斧頭和他們對戰,這對我們極為不利,恰恰也是他們的陰謀。

我想我們當將計就計!

他們殺害了我們很多朋友,殺死很多人現在是他們氣喘籲籲了,而我們不可坐以待斃。我有意組織軍隊向他們開戰,不是為了桑巴,也不是為了克德瑙,而是為了我們所有人。

所以,我希望你們都認同我為最高首領!至少這一次,你們將軍隊組織起來全部由我指揮。讓我三方組織起聯軍討伐丹麥人,收複普斯凱蒂斯祭壇!為死去的人們複仇!”

驚恐的人們最需要的正是圖爾克的開展決意,他的宣講得到逃亡桑巴部各村首領的高度歡迎,也令驚懼的克德瑙部使者欣喜。

對於德納魯瓦部,各村首領本就支持大祭司,大家真的相信這個男人得到了神的賜福有著難以明說的神力。現在被羞辱的還有大地女神,德納魯瓦部同樣祭祀這位神隻,信仰被辱、生存遭遇致命威脅、以及與各部平日裡積攢的情誼。

一個男人振臂一呼,各村都決定相應!

即便這個時候他們仍舊將敵人籠統得認為是“一大群有邪惡陰謀的丹麥海盜”。

他們開始行動了。

所有男人放下農具,麥收的工作全部交給女人、老人和孩子,將剛剛收割的燕麥夯打脫殼後煮熟後放進麻布口袋裡作為乾糧,男人們帶著他和農具改造的武器開始於各村集結。

大祭司也糾集本部所有的馬匹以及會騎馬者,即便人數不多,馬匹品質交叉且馬鞍儘是一張皮毯子。

德納魯瓦部組織出兩千名戰士,這就是該部全部精壯男子了。

克德瑙部人口不多,使者回去後,當地各首領需更多時間組織民兵。

圖爾克不願再等他們,這番糾集本部兵馬與逃亡而來的桑巴部民眾,硬生生湊出一直三千人規模的大軍。

他還特意差人清點了自己能立刻調動的兵力,從而在這一天傍晚完成集結後得到這一竟然數字。

“三千人大軍!丹麥海島,何愁不把他們衝下大海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