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距離秦始皇發下召賢令僅過了兩日, 但鹹陽已經多了許多陌生麵孔。
今天也是仙幕與他們約定好的三日之期,百官再次齊聚一堂,排排坐。
“朕聽聞各家大才已至鹹陽?”始皇問道。
內侍回道:“啟稟陛下, 三天內各家大才皆有人抵達鹹陽,到鹹陽者皆安置妥當。”
秦始皇深吸一口氣:“今日仙幕言百越之地,去請諸為大才入宮同觀。”
下這個決定秦始皇也是廢了老大勁兒,他前麵已從仙幕口中了解過百越之戰的困難, 可以想象得到仙幕對這場戰役的吐槽。
但……反正這視頻是針對整個大秦播放,背後吐槽和當麵吐槽還真沒差,他還不如把諸子放在眼皮子底下, 熟悉的同時會後也好有話可商討。
在百官麵前社死過無數次的秦始皇現如今已經麻了。
不過。
秦始皇發現適應在百官麵前社死也沒用, 因為在看到六家諸子踏進這宮殿的一刻他還是不由自主的想說了一聲:這糟心的破屏幕!
第一次見麵的各位都保持著成年人該有的禮貌。
想讓秦始皇看花兒為什麼那麼紅的孔鮒維持君子風度,溫潤儒雅,就連胡子都特彆梳過。而他身後的幾個儒生個個精神抖擻, 麵帶淺笑,好一副文人風貌。
墨家钜子輸人不輸陣,雖然沒有儒家一般溫潤儒雅, 卻每個墨者身材都是魁梧有力,雙目炯炯有神,自有一番精氣神表現在身上。
道家來的人也是三四個,和儒家有些許相像,卻更顯仙風道骨, 一股子不問塵世的味道。
農家則是四五個穿著粗布衣, 麵色略帶滄桑的中年人。
醫家相較而言勢單力薄,僅三人而已。
還有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兵家、小說家等,眾大才齊聚一堂,本來寬敞的宮殿空地站滿了各色各樣的人, 而剩餘的一家……
百官把視線投向李斯,法家可不就在鹹陽。
李斯在官員與百官麵前站直身子,他的身後還跟著其他法家門徒,此刻他不再是李斯,而是李.法家傑出代表人物.斯!
不過這也不代表十二家真就這些人,還有許多人未至鹹陽,並且因宮殿位置有限,諸家也就最具有威懾力的人過來而已。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麵對困難還得揚起微笑,經過內官的介紹,諸子看到秦始皇先行了一禮,秦始皇還以一禮。
“諸位愛卿應詔而來,以己身學說事秦,乃秦之大幸,也是朕之幸,朕在心中神交已久。聽聞諸卿身在鹹陽,故請各位與朕共赴仙幕三日之約。”
要說成年人想要認真說話時就是好聽,王老將軍想到秦始皇請他滅楚時說的‘獨忍棄寡人’也是這麼好聽的。
王老將軍撇嘴,始皇陛下這話術杠杠的。
這虛偽的中年人哦。
雖然知道秦始皇說的是客套話,但聽著還是讓人很舒服。
孔鮒嘴角的笑容加深,還能保持矜持。
墨家巨子就不行了,他咧開一口白牙,笑得燦爛,拍著胸脯說道:“吾也與陛下神交已久,今次看到陛下的詔書更是心生愉悅,定為大秦的科舉製奉出我墨家的一片熱心!”
另一旁的道家聽出墨家钜子的言外之意,轉回來的時候視線飄過秦始皇,內心輕笑,帝王之心,權衡之術啊。
另一旁的孔鮒聽到墨家巨子提到詔令,他嘴角的笑容一僵,帶著僵硬的笑容轉頭看向身側的墨子,要是眼神能夠化成刀,怕墨家巨子早就被紮成刺蝟了。
孔鮒能安靜地向墨家钜子投以眼神殺,但有些人卻沉不住氣,在雜家隊伍裡,有人張口問道:“陛下,十二家學說各有所長,不知陛下可否有所偏重。”
那人嘴巴問著問題,心中卻不服氣,因為他們在詔令裡發下他們雜家竟然已經排在九家之末,僅在醫、兵、小說三家前麵而已!
要知道醫、兵、小說三家可謂是不入流到不成體係,他們雜家博采眾長怎麼就淪落成九家之後了?
“今大秦十二家學說皆是諸位大才以及前師窮儘智慮所研,各有所長,利國利民。朕以為當兼收並蓄。不過若說偏重還應看各家學者編撰的典籍如何。”秦始皇笑得一臉純良,絕無前兩日當著百官麵前說十二家廷辯之時自然會‘打’出個主次的豪氣。
雜家那學子沒問出個所以然來,也不能把刀子架在秦始皇的脖子上狂喊:你一定要給他說出個主次來!是不是他們雜家第一!
他無奈咂咂嘴,最後不放棄地說道:“陛下,雜家博采眾長,兼儒墨,合名法,與陛下詔令中所言折中選之,倒是適合我雜家。”
“呲。”還不待秦始皇反應,在名家隊伍裡就傳來嗤笑聲。
雜家學子向發出嗤笑的方向投以眼神刀。
隻要臉皮厚實誰怕眼神刀,嘴皮子最為利索,也最喜歡與人抬杠的名家學子可不怕這玩意兒,他仍舊不改嗤笑嫌棄的表情,道:“你雜家真沉不住氣,墨、農、法、儒、道這等大家都還未說話哪裡就輪到你這小家瞎叨叨。”
被說小家的雜家學子氣到臉紅,一開始的溫潤氣度直接消失不見,他用比名家學子更大聲地嗤笑回敬:“你名家就愛巧言令色,捧著儒家臭腳,你看儒家理會你了?”
在一旁圍觀二者互相抬杠的孔鮒心生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