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心在顫抖的張湯回答道: “陛下,您當時沒有理會方士。”</p>

聽到下屬肯定的回答,劉徹心終於不顫抖了: “那就搜羅天下方士,定居長安,定要配比出能毀一城的火藥!"</p>

購買的火藥那麼貴,他買不起怎麼了!他用這些原材料自己配比可以吧?一年不行配兩年,一次不行配百次、千次、萬次!總又一次成功!</p>

【唐朝時期的火藥才是真正運用到行軍大戰中來的,不過因為硝含量並不高的原因爆炸威力不足,那時的火藥不能稱之為爆炸性武器,也不能產生攻城的效果。</p>

那時它們隻是配角,是屬於配合步兵和騎兵使用的武器,但即使如此它也在戰爭中發揮出了極佳的效果。</p>

如唐昭宗年間大將楊行密在圍攻豫章就首次使用了火藥,它將這個武器稱之為‘發機飛火’,把火藥粉製成環狀進行進攻,雖然不會產生任何爆炸的效果。但是也利用火藥易燃的優勢用作了噴火器和煙霧彈燒毀對方的龍沙門。</p>

這是曆史上最早把火藥用在軍事行動上的記錄。</p>

而唐朝之所以能夠把火藥用在軍事行動上有兩個人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叫孫思邈,一個叫清虛子。</p>

兩個熱愛研習道家老莊學說的人。】</p>

熟悉的道家學說讓劉徹再次意識到那群一直被他忽略的的方士可能真的是一群人才,他要是不用他老劉家祖宗的棺材板都得壓不住。</p>

【或許醫術的儘頭是長生,草藥學的儘頭是製藥術,製藥術的儘頭是煉丹術。</p>

孫思邈老前輩後麵越來越喜歡煉丹術,其寫的《丹經》中內伏硫磺法,也就是硫黃易著火,而硫黃和各種物質可組合成各種各樣的化合物,直到最後他發現</p>

了硫黃、木炭和硝石一起加熱可激烈燃燒。伏火法產生。</p>

在基礎上清虛子老前輩撰寫的《太上聖祖金丹秘快》提到另一個伏火方子: "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掘坑,入藥於罐內與地平。將熟火一塊,彈單子大,下放裡內,煙起。"</p>

以馬兜鈴代皂角,替碳燃。</p>

不過他們那時候可不是為了製造火藥,他們那時候是為了用火藥作燃的方式來去除丹藥中所謂的‘丹毒’。</p>

火藥因為來自藥學家,所以它很長一段時間都被當成藥類。像《本草綱目》中就提到火藥的功效有:治瘡癬、殺蟲,辟濕氣、瘟疫。</p>

火藥很好,就是解決不了長生而已。】</p>

“看來火藥之法不僅方士可用,醫家也可用。以硫黃、硝石為主,炭為助燃,加入各種藥物。”劉徹看向張湯。</p>

張湯垂首表示明白:臣懂,臣明兒個,不!現在就命人把天下名醫也給請入京城!</p>

看到寵臣懂得自己內裡的意思,劉徹很滿意,就是有個令他惆悵的點: “仙幕所講的法子皆是麵向大漢百姓,但火藥製法又如此容易,現天下臣民皆知曉了,朕恐天下大亂。"</p>

惆悵的劉徹轉頭就看到身邊大臣們異樣的眼神,疑惑的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去,劉徹就看到公孫賀正手持著一副大字站在他身邊,認真看去,上麵寫的是“陛下!仙幕在講到火藥時外麵看不到天幕所講的內容了!"大字很大,但方才劉徹沉浸於仙幕所說的配方當中,沒看到。</p>

劉徹:"……"劉徹的沉默震耳欲聾。</p>

公孫賀委屈: “陛下,臣知道您一定惦記著這件事,方才黃門來報,您正聽仙幕說話呢,臣等不敢打攪您,故而就書寫下來,以供陛下隨時查看。”內裡意思,您啥時候回過神啥時候就可以看到。</p>

就是他們沒想到公孫賀手持這麼大字站在劉徹麵前了,劉徹竟能沉浸到掠過這幅大字直接和張湯對話???</p>

就很神奇!</p>

劉徹也知道這事兒是他理虧,趕緊拍著公孫賀的肩膀道,安撫道: “好好好!好樣的!”天下不會因此大亂就好!</p>

漢朝百姓們對於仙幕講到關鍵部分突然消失確實沒有絲毫不適應,因為消失的仙幕上寫著一句他們莫名能看懂的字【為了社會安定,</p>

本段視頻不對天下人開放。】</p>

看到這句話他們沒有不滿,沒有怨懟,沒有覺得仙幕為何這種東西不讓他們看,是不是不在乎他們,都沒有。他們隻覺得自己上天眷顧著。</p>

這種國之重器,能夠一槍殺一人,一炮毀一城的東西確實不應該讓每個人都知道,當知道他們知道都看不到的時候他們很安心,他們的社會將會維持現在的秩序,不用防備哪天這一槍殺一人,一炮毀一城的東西就對準他們了。</p>

他們隻想要這種武器對準外敵,隻想要他們家出去打戰的孩子健健康康的出去,手腳齊全回來。</p>

他們隻是大漢的一粒塵埃,哪裡需要往哪搬,他們知道大漢是被上天眷顧他們就開心,就有活下去生活的動力了。</p>

【唐朝時期</p>

的火藥隻能說是擁有小學文憑的小學生,那宋朝的火藥就不一樣了。</p>

在後世人眼中可以稱之為‘嬴弱’的宋朝可不‘贏弱’,它是中國兵器史上的一個巔峰時刻。】仙幕為了佐證這個朝代真的很厲害,直接展示出了一個個武器。</p>

漢武帝他們——看過去,發現這些武器他們還真的沒有見過,上麵標注的床子弩、神臂弓、麻紮刀和疾子甲隻看得他們流口水。</p>

“這些都是哪裡來的神兵利器。”</p>

旁邊的人一拍他腦袋: "這自然是工匠們做出來的!"一眼就能看出這些武器殺傷力的武將們突然覺得工匠是多麼可愛迷人。</p>

劉徹也發現了,仙幕所介紹的很多東西都是需要用到大量的匠人,他突然想到難怪秦始皇要對諸子十二家折中而用之,這些人的腦子要是開動起來,怕是世界都得跟著抖三抖。</p>

【宋朝人更是直接搞出了爆炸性火藥!在《武經總要》中詳細記載了製毒藥煙球、蒺藜火球和引火球的配方,南宋初年甚至有軍事學家搞出了管形火器——火統!】</p>

仙幕上展示出了火統。</p>

劉徹他們隻見那群穿著與他們不同形式衣服的人把手中的長竹竿切段,經過各種形式的組裝後變成了一個樣式奇特的……火統?反正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東西。在裡麵裝上黑色的粉末後,兩人手持,點火發射,直接就射到了對麵敵人的身上,讓對方燒得嗷嗷直叫。</p>

隻不過因為是新武器,劉徹他們很容易就看出來這玩意兒的神異之處和不足之處。"此物手持便能遠距離殺人,</p>

堪稱暗殺利器。"</p>

是的,這東西在劉徹看來隻能說是暗殺利器,在大規模作戰時還是不夠。數量不足,火力不足。</p>

衛青他們身為旁觀者也一眼看出來這東西可以變得更加厲害的地方: “此物為竹竿做成,隻能承受最多十次的發射,其承受之身也應當進行加持或者更改。"</p>

但要說如何更改才合適,他們就不能很好的說出來了,還需要進行不斷的磨合才行。</p>

劉徹讚同他們的想法,這也是他看到這個火統後的第一想法,這東西並不適合大規模作戰: "不過這個宋朝能夠超出前麵朝代發明出那麼多神兵利器和火器,在對上遊牧民族時應當是如魚得水,打敗遊牧不在話下吧。”劉徹突然對這個宋朝有了一絲興趣,能夠擁有火器的朝代應該很厲害吧?</p>

就是為什麼仙幕會說這個朝代是被稱之為‘羸弱’,有點費解。</p>

聽到劉徹喜歡這個宋朝,在場的有些人腦中隱約想起仙幕之前好似提起過這個宋朝,當時好似不是什麼好評價?無奈仙幕提起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他們也不記得這個的宋朝是什麼樣子的了。</p>

不過這麼個擁有火器的朝代應該很厲害吧?</p>

【雖然用竹筒來發射的火藥威力不如後麵發明的大炮,但在使用冷兵器的元、金兩朝麵前還是具有強大威懾力的,像大將李綱守開封時就利用霹靂炮把攻城的金朝軍隊擊敗。</p>

不過後麵你們應該知道,在戰爭的驅使下宋元明時期對火藥的研發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比賽時期。</p>

宋人研發火藥,金人要比宋人更強大,金朝人俘虜宋人後也學會了火藥,元人要比金人在火藥研發更為先進。</p>

結果就是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元朝成為了中原第一個遊牧民族政權。】剛剛還在誇讚宋朝的劉徹: "???"</p>

他決定收回這個誇讚,身為一個中原國家竟然會被遊牧部落打敗並且讓他們入主中原,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朝代的皇帝都應該被釘在恥辱柱上!</p>

劉徹冷漠: "這種國家不能說是‘羸弱’。百官們好奇望過去,那能說什麼?漢武帝更冷漠了: "應該說是廢物!"</p>

對上遊牧民族從來不帶慫的建章宮百官非常認同!不過有一點倒是值得他們注意。</p>

劉徹凝眉說道: “遊牧民族俘虜宋人後學會製火藥之法,這點需要吾等多加注意,火藥不出則矣,研製出火藥後定要一年內擊潰匈奴。"</p>

眾人對劉徹的話身有同感,不鳴則已,一鳴定要驚人,打得敵人如落水狗一般無反擊之力!而且還要做好防護,防止外邦那些狗腿子偷方子!</p>

【元朝時期,火統的技術由原來的竹竿變成了‘銅鑄火銃’,以火藥的爆炸為推動力也不容易損壞。】</p>

仙幕的說法打開了建章宮百官的思路,他們方才還在想什麼東西能代替竹竿,甚至已經想到了燒窯,沒想到竟然銅也可以,公孫賀一拍腦袋: “銅可以,那鐵應該也可以!”像是想到什麼,他突然眼底放關,那金是不是也可以?金子做的火統!</p>

眾人的思路跟著他一起打開,突然發現這世間竟然有許多東西可以嘗試製成管狀的火統!【而接下來,就是整個華夏曆史上火器史的巔峰時刻。】仙幕突然降低聲音,讓建章宮的眾人不由得跟著屏氣凝神。</p>

【明朝時期的大炮</p>

堪稱全球無敵,宋朝的霹靂彈在它麵前隻能說是弟弟。畢竟那霹靂彈說好聽點是霹靂,說不好聽由竹筒發射的它隻能說是大號禮花,彆說一炮毀一城,連城門都打不開。】</p>

【而明朝的大炮,炸城門?那隻能說是灑灑水,多來幾個,真實的一炮毀一城。】</p>

隻見仙幕上轟的一聲響,一座城在六座大炮之下夷為平地。</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