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死人不可複生,為了躲避鄧後封賞嚇得和使者‘玩捉迷藏’的鄧騭還是被逼死了;同心憂國的鄧悝、鄧弘、鄧閭還是被砍頭了;功成身退後將封地讓給賢者的鄧氏家族終還是敗落了。
無怪乎鄧太後的逝世總是充滿了遺憾,無怪乎那麼多人都希望鄧太後能夠自立,像武皇一樣改劉姓鄧。因為真的不值得,他們鄧家一心為國,卻被一群宦官搞得家破人亡,實在是無事惹得一身騷。
直讓人感歎——為百姓值得,為了老劉家不值得。】
“……他們是為了大漢江山…… ”
汲黯心有戚戚,鄧氏怎麼可能不知道鄧後去世後,鄧家的走向就是滅亡呢?前期的謹慎不欲被封,中期的小心謹慎,奉公守法,勤勞王事,後期的封地讓賢不正是想要讓漢安帝放過他們嗎?
衛青霍去病心中的鬱氣結起。
這就是為人臣子的悲哀。
就像他們現在也是如此,如果最終上位的不是他們推舉上去的劉據,而是其他有母族的皇子,最終的結果無外乎就是衛霍兩家被滅。
劉據心中沉悶,無助地看向劉徹,呐呐開口:“父皇…… ”
劉徹怎麼不知道這娃準備說什麼,但…… 這是不可避免的。
一個掌權者的上位,開始時必定伴隨著鏟除異己。
他原來的走勢中為什麼會殺了鉤弋夫人,就是想打擊其背後的勢力,想讓忠心的霍光能沒有負擔與阻礙的培養小皇帝。
他相信無論是現在的漢朝,還是未來的唐宋元明清,包括仙幕所在的2000年後都是如此。
一個掌權者的上位,開始時必定伴隨著鏟除異己。
小劉據顫手:“這是無法避免的…… ”他看向汲黯,看到老師頷首,他就知道事實就是如此,周朝就有一大堆的例子。
劉徹看出小家夥的頹然,伸手揉了揉小家夥的頭發:“未來之事皆有定律,你我隻需要做好自身應該做的就好。”
劉據束好的頭發被揉亂了不想管,但……未來若是出現昏君,這些昏君就是他和父皇的後代……
以後他和父皇會產出好多好多,導致忠良被陷,百姓疾苦,國家毀滅。
小家夥想到這裡頭越發低了。
簡直是罪魁禍首。
劉徹歎氣,仲卿總覺得據兒從原定的溫良恭謹變成了與他性子有幾分相似,但是他倒是覺得據兒本身溫良的底色並沒有變化,隻是做事在他們的影響之下變得與命運軌跡中有不同罷了。
劉據比他仁慈,隻是做事風格變得與他一樣而已。
劉徹不覺得這個不好,這種皇帝正是像漢明帝那種有主見但愛國愛民,但又沒有他劉徹的狠辣的好皇帝。
看小家夥雖然振作,但還是為忠良的死而悲傷,劉徹趁旁人不注意,傾身向劉據耳邊輕聲說了一句話,隨即若無其事地繼續看仙幕。
徒留呆滯的小劉據。
“百姓幸福值的爆滿能夠許一個願望,據兒可以想想如何利用這個願望讓你所擔憂的事情不再出現。”
知道百姓幸福值早已爆滿的劉據滿心滿耳都是這句話。
一個能讓國家盛世永昌的願望……
在劉據發呆的空隙,仙幕繼續吐槽漢安帝。
【漢安帝的糟心自然不僅隻有這個,打擊完鄧氏外戚,他又給自己扶持起了另一個外戚。
這個外戚可不像鄧氏那麼友善,他們和曆朝曆代大多數外戚一樣對權利充滿了興趣。
上回說到漢安帝的父親另有其人不是漢和帝,他扶起的這批外戚就是他嫡母耿姬的兄長,立他為牟平侯,祖母宋貴人的四個兄弟也立為列侯,宋氏一族其他人也不放過,一個個插進去在朝廷中擔任卿、校侍中大夫、謁者、郎。
妻子閻皇後能忽略嗎?那當然不能!皇後的兄弟一並封為卿、校,掌管禁軍,反正讓整個朝廷上下裡外布滿自家的人就好。1
這還不夠,原先不是說他有自小陪到大的宦官嗎?自然也沒放過,宦官江京為都鄉侯,李閏為雍鄉侯,乳母王聖及其女兒伯榮沒有女子封侯的前俗,那就賜予金銀珠寶,送其奢靡的生活。
自此,東漢內寵始盛。
這些人貪汙受賄、乾預政事,無惡不作,乳母之女伯榮出行前呼後擁,郡縣官員夾道迎送,郡守和王侯叩首行禮1。
這種暴發戶上位的架勢。
就問你們,刺不刺激?】
劉徹顫抖著手:“刺激過頭了。”
比前麵幾任皇帝還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