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被仙幕扔上無數頭銜, 李.手持主角劇本的不世奇才,傑克蘇天花板.世民直接整個人愣在原地,半響後才反應過來:“原來方才那些誇獎都是給朕的…… ”
他聽到仙幕誇獎時還在心中暗想是哪個皇帝功績如此卓絕, 厲害到後輩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下無,沒想到這人竟然是他自己……
“厲害啊陛下,臣剛剛就覺得仙幕的誇讚隻有您可以受, 臣就知道榜三大哥就是您!”尉遲敬德的高興溢於言表,急不可耐。
李世民也笑了,他確實沒有想過在後世的名聲這麼大。
坐在李世民身邊的臣子有一個算一個, 每一個都由衷地向他們陛下恭喜, 仙幕的讚揚,他們陛下受得!
聽到榜三大哥公布, 李世民後世的帝王服氣者多, 不服氣者少之又少。
“太宗有文武之才,高出前古。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 庶幾成、康。貞觀之治,更是中國未有之盛景, 難怪他是榜三大哥。”朱元璋不住的感歎,“榜一他都當得, 更何況是榜三了。”「1」
看出朱元璋心底掩藏的遺憾,馬皇後握住朱元璋的雙手。
朱元璋反手握緊, 寬慰馬皇後道:“妹子無需擔心,我早就猜到了。太宗乃英傑之主, 納言如流,小大必采,致貞觀之治, 有君天下之德。他登上榜三大哥是理所當然之事。”曆史帝王千千萬,闖不進前三不要緊,他就不信他朱元璋闖不進前五,就不信這個邪了!
唐太宗之後的其他帝王有一個是一個,每一個都是這種態度,唐太宗做這個榜三,理所當然。
理所當然到他們不能置喙什麼。
因為這人真的有資格說是做帝王的滿分答卷,還帶附加分的那種。
後世人主皆想學習唐太宗,但可惜,貞觀之規模不可複罷了。
崇尚唐太宗的人,以唐朝的皇帝尤甚,尤其是末代皇帝李曄。
唐昭宗李曄麵色一片死寂,不過眼中卻充滿希望,他奮力消滅田令孜,重挫李克用,雖然讓唐朝不至於在他的治下就走向滅亡,但眼見著中央禁軍折損大半致使兵力不足,宣武節度使朱溫還在持續做大。
李曄有種預感,離唐室傾頹不遠矣。
若問李曄現在想做什麼,那真是恨不得也來一場穿越,直接讓他們的老祖宗李世民穿到他們的世界,挽救即將傾頹的唐朝。
不過也有不信邪的,尤其是東漢的皇帝,他們可不知道這個李世民是哪裡人,做了什麼事情,他們隻看到仙幕對這人那是誇了又誇,他們就知道重新複辟東漢的光武帝也是一方治理好能手,還複辟漢室了!
漢明帝有些不服氣,他眉心微蹙:“朕無緣上榜也就罷了,為何父親也沒有姓名。”
這個唐太宗是後世之人吧?
被仙幕這麼吹,也不怕折斷了腰,嗬。
他就看看這人到底是做了什麼敢讓仙幕這麼吹捧。
【唐太宗李世民,這是一個自小就顯現出與眾不同的人。
仁壽三年??公元603年,據《新唐書??本紀第二??太宗》載:(李世民)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
這是李世民出生後彆人對李淵說的話。
同樣是仁壽三年??公元603年,《新唐書》載: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
這就是唐太宗名字的由來。
高祖乃采其語,名之世民。
濟世安民。】
唐代太極宮門口,同樣在看仙幕直播的太上皇李淵看到這裡直接愣住了。
許久才動彈,這是那個人的小時候。
他常常氣自己二兒子殺兄奪位,翻臉無情,自玄武門之後對二兒子冷眼相待。
李淵沉默。
“已經許久沒有聽到那小子小時候的事情了。”卻是他忘記了,這小子從小就顯現出不同之處來,被鑒定為‘貴子’,被稱之為有龍鳳之姿,能濟世安民。
可不是嗎,龍鳳常被比作皇帝,他可不就是當皇帝的命嗎?
李淵心中略頹然,聽仙幕無所不用其極的誇讚之詞,這小子一定是把皇帝做的非常好吧。
不,他還未登基前就已經做得極好了,隻是現在看來……未來會做得更好。
【李世民這是從小被誇到大的人。《舊唐書·本紀第二》:太宗幼聰睿,玄鑒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時人莫能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