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即使後麵隋朝建立也無濟於事,三十七年的統一,百姓沒過過幾年好日子,就迎來了隋二世的□□,隋朝很快就再次滅亡。
從東漢末年到隋末近400年的割據動亂,實在恐怖,要是沒有李世民這個天之驕子,李唐能不能那麼快實現大一統?或者根本就無法獲得大一統,會不會在當時門閥世家操控下再次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麵,再來一個三國亂上百年?
那個時代真的很恐怖。
【華夏之光在漢朝肆意的綻放,成為了強漢,但是絢爛之後迎來了痛苦的沉寂,魏晉南北朝這個上承秦漢,下啟隋唐的時代是我國繼春秋戰國時期之後的大動蕩、大分裂、大變革、大融合時代,是華夷之防空前的時代。
雖然這個時代的亮色突出。
戰亂時儒家思想禁錮受到撞擊,衣冠南渡,在南北方文化科技的碰撞中古代科學技術得到了發展,中國封建曆史上少有的科技高潮來臨,傑出數學家祖衝之的圓周率,傑出農學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傑出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等得以湧現,在當代和後世發光發熱。
科技的光輝在儒家文化的夾縫中發出一絲光芒。
“國家不幸詩家幸”,這一時期文學領域迎來了空前繁榮,堪稱百花齊放。曹操父子、建安七子的詩賦風流傳後世,還有《文心雕龍》、《搜神記》、《世說新語》等書籍的問世,也為我國古代文學事業添磚加瓦。
以王羲之為代表的的書法家更是名揚千古,在書法屆打下一大片江山,《蘭亭集序》翩若驚鴻,矯若遊龍,成為受儘世人追捧的千古第一行書。
留下的舉世聞名莫高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藝術寶庫。政治上留下五經博士,科舉與三省六部雛形的北周官製,而且還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民族大融合,最重要的是打破了皇權的神性,讓“百姓”有機會站到高處。
但!
皇權階級統治力下降,儒家勢弱讓人思想得到解放,中國曆史思想、文化、科技、文學獲得空前發展又如何!
能夠阻擋這一時期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中國長江以北的漢人被屠殺得幾近絕種的事實?能夠阻擋這個時代下華夏文明差點斷絕,漢族瀕臨滅絕,幾乎迎來滅頂之災的事實?
不能。
以上那些,獲利的幾乎都是士人階級。
請不要忘記,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是民的天下。
百姓們活不下去了。
這些短命的王朝根本就不是王朝,直接可以稱之為屠宰場。
八王之亂後的永嘉之亂,之後再是五胡亂華。
屠宰場就是整個華夏,屠夫們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人,就是你身邊的親朋好友,甚至至親骨肉。
南下的胡人殺漢人,分屬不同政權的漢人殺漢人,整整殺了幾千萬的漢人。
《中國人口史》記載,漢靈帝時全國總人口5500萬人,到三國結束全國人口約820萬人左右。五胡亂華爆發後長江以北中原地區漢族人口僅剩350萬,長江以南東晉人口540萬。
“千裡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
《梁紀》這句話形象生動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後麵再來漢人殺幾百萬胡人,胡人殺漢人,如此打打來殺殺去,你造反來我造反去,中原大地長時間陷入血流成河之中,北方漢人不足百萬。
這個時代對於升鬥小民就是一個史詩級災難片的時代。】
【而這個時代的存在必然是有它的客觀原因。
東漢至隋的氣候變遷——長降溫,導致的是重大自然災害激增。西漢東漢我們提到不想提的小冰河期從未結束,它從西漢延續到了東漢,再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後結束於隋唐。
它讓中原民眾的負擔加重,進一步過不下去熱愛造反,社會矛盾加劇。小冰河期更是北邊的蠻族集體南遷。
介紹了那麼久的草原你們應該知道草原生態係統的脆弱,自然界稍微有風吹草動句牧草枯死,牧民沒飯吃。
少量的蠻族都能夠給大統一的王朝秦漢帶來威脅,秦始皇需要派出三十萬大軍解決,漢武帝為此被說‘窮兵黷武’,更何況是東漢末年這個亂世。
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以及無數小部落的南遷給中原王朝帶了巨大的軍事壓力,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就是戰爭頻繁到百姓們每日都處在戰亂中,田地荒蕪,米價上漲,生活困難,流民四起,餓殍遍野。
但你們知道的,這絲毫影響不到士族。
自秦漢就有的華夏世家大族們繼續在動蕩中汲取養分——土地、錢財、流民…… ,自秦漢開始,他們的這種統治模式維持到了隋唐,維持了1000年。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權,
麵對混亂的局勢,世家大族自然要有本事應對。
“天下兵爭,聚眾築塢以自守。”
東漢末年的動蕩使得這些強宗豪族們建立了以“家族”為中心的塢堡。
“壁壘,蓋時遇亂離,豪望自相保聚所築者。”
且耕且戰,耕戰結合,塢堡自衛
這個是地方組織,也是軍事組織,更是政治組織和自治組織,幾乎可以說是自給自足的小社會,再發展完全點就可以像西歐那樣形成一個個小國家了。「3」
蠻族的漢化,漢族的蠻化,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王朝想要獲得如同秦漢那般的大一統,必然需要同時掌握“治理草原”和“治理平原”兩個邏輯,不同於以前,它需要處理好“胡漢”關係。
這不容易,這是前所未有的困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北朝打成一鍋粥,不再統一。
這個時代是一個蠻族南遷勢力與門閥世族割據勢力紛立的時代,是一個超級難以統一的時代。】
【和強漢處於同一時期的大一統強國西古羅馬帝國覆滅後歐洲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接下去就走入了歐洲各國政權紛立的朝代。
歐洲曆史三大傳統劃分——歐洲古典時代、中世紀、近現代
彆民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始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於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這個時期的歐洲就像魏晉南北朝時代封建割據戰爭頻繁,整個歐洲大地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
無知和迷信的時代,最終把宗教淩駕於一切,把“天主教的言論置於個人經驗和理性活動之上。”「2」
就像魏晉南北朝一樣佛教的飛速發展,僧尼群體日益龐大,最後被統治階級尊奉為“國教”。
多麼相似啊。
中國曆史上進入了和歐洲中世紀相似的黑暗時期。
大一統的習慣源於大一統本身,秦皇漢武備受推崇的主要一點是他們建立了大一統的慣性。在沒有大一統的時代,文明是靠著慣性傳承的,但……慣性不會一直存在,分裂的時間久了,大一統的慣性是會消失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漫長的大分裂,社會上禮崩樂壞,儒家思想麵臨崩塌,大一統的意識形態與民族信仰麵臨崩塌。
神州即將陸沉,整個華夏文明幾乎要毀於一旦,這是專治政治下對華夏文明的一次大考驗。
成是邁向更輝煌融合,敗就是像歐洲一樣讓華夏這個統一的文明消失殆儘。
華夏大一統的慣性即將消失,如同歐洲一樣的持續性分裂即將到來。
這片土地急需一個像秦皇漢武一樣能夠拯救他的偉人!】